端午节心得体会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18:47:09
端午节心得体会急
端午节心得体会
急
端午节心得体会急
明天就是端午节,谈话之余,常会感到在一些人眼里,端午节似乎可有可无.其实不然,端午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节日,只不过近代新文化运动兴起,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把大量旧有的传统民俗文化都革除掉了.一代代人下来,到如今,有些人竟以为粽子只是一种地方小吃,其中的来历及文化内涵,已被丢失得非常久远了.
随着近年来的改革开放,国力渐强,融入国际社会更是势不可挡.另外,还需顾及到港、澳、台同胞及遍布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民族情感,那些传统民俗文化便被渐渐拾取起来了.在这一过程中,特有的中华民俗的魅力,风靡全球,这些被称作“软实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引起了国家当政者的高度重视.于是,在祖国大江南北,吃粽子、包粽子大赛之类方兴未艾,赛龙舟的活动更是扩展到世界几十个国家.
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大夫屈原而形成的,屈原为一朝之臣,忧国忧民,针砭时政,但他提出的改革弊政,富民强国的朝政,得不到楚王重视,反而被贬斥流放,屈原忧愤不已,投汨罗江以身殉政.当时的百姓闻讯后,急忙驾船捞救,但千舟竞行终不见屈原尸身,其时,又怕鱼虾毁其尸,遂以苇叶包糯米投喂.为寄托哀思,人们常荡舟江河之上,慰其亡魂,此后就逐渐地发展成为吃粽子、赛龙舟了.有唐诗《端午》可以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直臣屈原,尚有人记得,但不知是否还有人记得,多年前,浙江一范氏青年烈女,直言痛斥当时世风日下,“走后门”“说假话”大行其道,投诉各部门而不得其解,遂写下遗书,蹈海而亡,书曰,但愿能以我的身亡,换取那些不顾百姓利益的人幡然醒悟.时至今日,腐败贪渎愈演愈烈,一丝芳魂,不知归处,岂不是更冤吗.看来,她没想到,当西方先进技术输入的同时,腐朽的思想观念也在腐蚀着人的灵魂,真真是枉送了一条性命.
今年,是国家第一次把端午节定为法定假日,但恰逢遇上了汶川大地震,因此,大张旗鼓的搞赛龙舟庆贺,就显得不和时宜了.因为在那边,还有千百万灾民无家可归、嗷嗷待哺,全国上下,也是民心沸腾,都在无怨无悔、无私无畏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去了.当我们依然沉浸于悲痛中,念念不忘逝者亡灵,发誓要重建一个美好家园的时候,不妨借着端午节,缅怀一下屈原,思索一下,为什么千百年来,民间一直会对屈原哀而祭之、思而念之.
屈原忧国忧民,痛贬弊政的作为,如今也可以体现在救灾的各种行为之中.不见有一些所谓的大牌记者,为了自己的报道先行,碍妨了救援车队的行进吗;不见有许多自带运输车辆的志愿者们,经常遭到当地一些官僚们呵斥而感到寒心吗.当然,国难当头,这些负面新闻不宜过多张扬,公道不公道,自当在以后一并去算总帐就是了.
在灾难与救援面前,选择坚强与感动,也许不是难事,困难的是反思,进而可以说,反思也不难,难的是行动,而一时的行动,做起来也或许并不算难,难的是持续与持久,这持久的大敌,当然不会是大自然,而是进入有序化以后的按部就班般的推脱与冷漠、自私扯皮与犬儒无能却自充正义的推宕.
灾难,固然是自然界里的“天行有常”,但能够持续地凝聚起全民信心战胜灾难的,就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深刻检讨,也不仅仅是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更应该做的,是化悲痛为思考.比如对教学楼倒塌的“豆腐渣”现象,如果不去进行公允的令人信服的调查和公开、透明的问责到底,是不会换来震不垮的学校的.那些稚嫩花朵的突然夭折,岂不是被“豆腐渣”工程白白的凋谢掉了吗?时逢端午,让人想起了屈原,更想起了除开大自然以外的弊政害人.在重新建设灾区的时刻,更需要重建我们的制度、重建我们的队伍,这不仅是表面上的物质重建,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重建.必须革除掉少数人“暗箱操作”公共事务的现象,革除那种“自我监督”体制的弊端.让民众真正成为重建的主人,真正而绝不只是在形式上做到民主参政、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当然,我们不会指望一次大规模的灾区重建,就能够革除掉所有腐败的痼疾,但最起码可以借这个契机,建立一套全民参与的民主反腐机制,并能够在实践中逐渐地长效和完善起来.多难兴邦,这不仅仅只是安慰和励志,而是在付出了高昂代价之后,一次真实的历史机遇.把握住这个机遇,是对逝者的大慰,更是对生者的大爱.
在思索中过端午节,当让我们更加成熟,我们追求的,不单单只是风雨同舟,而是想要把对人性的关注与赞美,真正贯穿在我们整个共同生存的社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