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谓,法,虽,为,然”的用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8 06:19:03
文言文中“谓,法,虽,为,然”的用法
文言文中“谓,法,虽,为,然”的用法
文言文中“谓,法,虽,为,然”的用法
1.之
⑴他、她、它(们).
⑵的.
⑶往,到.去.
⑷这,此.
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⑹我.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2.既
⒈尽,完了,终了:语未~.食~(指日蚀、月食的蚀尽).
⒉副词.已经:~成事实.~往不咎.
⒊副词.不久,后来:~而缝合.
⒋连词.常跟"且"、"又"、"也"等连用〈表〉两种情况并存:~矮且小.~做得快,又做得好.~要数量多,也要质量高.
⒌既xì 赠送人的谷物或饲料.
3.弗
(1)
通“沸”(fèi).泉水喷涌的样子.
(2)
通“怫”.怫郁,不舒畅.
(3)
“弗”为“不”的同源字.
4.甚
◎ 很,极:~好.~快.
◎ 超过:日~一日.
◎ 方言,什么:~事?
◎ 表示进一层的意思:~至.~或.
5,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6;非
①不对;错误,跟“ 是 ” 相对:是非|痛改前非|胡作非为.②不;不是:非卖品|答非所问|非笔墨所能形容.③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口是心非|无可厚非.④不合于(某种规定):非法|非礼|死于非命.⑤表示否定,跟“ 不 ” 呼应,表示必须:非去不可|你非答应不可.
7.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谓
1.告诉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谓安陵君曰。――《战国策·魏策》
2.说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3.评论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论语》
4.称为
谓之文也。――《论语》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谓之天门...
全部展开
谓
1.告诉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谓安陵君曰。――《战国策·魏策》
2.说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3.评论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论语》
4.称为
谓之文也。――《论语》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谓之天门。――清·姚鼐《登泰山记》
5.认为,以为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6.意料
不谓严挺之乃有此儿也。――《唐语林》
7.援助
故节于身,谓于民。――《晏子春秋》
8.通“为(wèi)”。相当于“是”
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9.通“为”。因为
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列子》
啬之谓术也生于道理。――《韩非子·解老》
虽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例如: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3.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然:
1.……的样子。
2.指示代词,“这样”、“那样”。
3.做动词,“是的”、“对的”、“认为……是对的”。
4.转折关系的连词:“但”、“但是”、“可是”、“然而”等。
所
一、用作助词。
(一)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二)"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前所谴责,因而获免。(《柳毅传》所字结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一)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虎丘记》,凭借……方法。)
(在此声明,我也是在各个地方复制的)
不过,应该对你有帮助。
收起
谓:对......说 法:法则 虽:即使 虽然 为:被 然: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