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哲理的故事,6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04:52:02
有哲理的故事,600字有哲理的故事,600字有哲理的故事,600字一个差役押解一个犯罪的僧人去充军.僧人很狡猾,到了半道上,夜里住宿时,用酒把差役灌醉,使他沉睡不醒,然后拿起剃刀把差役的头发剃了个净光

有哲理的故事,600字
有哲理的故事,600字

有哲理的故事,600字
一个差役押解一个犯罪的僧人去充军.僧人很狡猾,到了半
道上,夜里住宿时,用酒把差役灌醉,使他沉睡不醒,然后拿起剃刀
把差役的头发剃了个净光,又把枷锁打开,套在差役的脖子上锁
好,自己连夜逃跑了.黎明时分,差役醒了过来,寻找僧人,却不见
了踪影,摸了摸自己的头,却是光光的,又看了看枷锁,戴在自己脖
子上,十分吃惊,说:“僧人还在,我如今在哪里呢?"------人生在天地之中,迷迷糊糊地不能认识真正的自我的人,岂只是差役一人!

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
  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观察中,角度为何比距离更...

全部展开

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
  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观察中,角度为何比距离更重要呢?因为角度是观察人、观察事物的出发点。人们从什么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什么结论。从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不仅难以一致,而且往往迥然不同。
  有人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自我,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总觉得自己不幸运、不快乐、不幸福。殊不知周围还有更多的人在“另眼”观察你、评价你。这个“另眼”就是另一个“角度”。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你:“怀才不遇”既可能是“不善表现”的结果,也可能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甚至很可能你本人就是“平庸无能”之辈。你可以自己认为自己不幸福,但在很多人眼里你却是“被快乐萦绕着的幸运者”。我们见过遭遇失恋的男女常常痛不欲生、浑浑噩噩,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最可怜的、最倒霉的人。可在别人的眼中,“失恋”正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个非凡的磨练、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而这,也正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所在。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当带兵打仗大任。在越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空谈误国”的千古骂名。
  人们眼中为何总是出现失真的“我”呢?
  为什么你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并非特别,并没有那么不平凡;而你自己认为痛苦、烦恼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这是因为对“自我”正确的观察、客观的评价,并非来自自己,而常常来自他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这个实践当然包括自我感觉,但更多则包括他人的评价与认可,包括世间一切客观要件当做你的“参照物,当做你的观察坐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了解对方易,了解自己难。其实,要真正了解自我,不妨来一个换位思考,不妨试着从别人的立场、别人的角度去观察。这样,你才能摈弃自我“感觉良好”的弊端,才能真正走出“完美主义”的误区。如果你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自我,那么你看到的只是失真的、残缺的,甚至是畸形的“自我”。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