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讲一下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感情经历?政绩就不必说了.只要感情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10:08:16
谁能讲一下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感情经历?政绩就不必说了.只要感情的.
谁能讲一下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感情经历?
政绩就不必说了.只要感情的.
谁能讲一下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感情经历?政绩就不必说了.只要感情的.
让我来试试吧.
俄罗斯帝国神宗文皇帝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帝国武宗烈皇帝尼古拉一世的嫡长子,1824年,小亚历山大开始学习皇储必备课程.1825年受封为皇太子,1838年5月至1839年6月,亚历山大进行了在欧洲的旅行,他访问了欧洲很多国家我就不赘述了.总之他在巴黎歌剧时偶遇普鲁士宫廷年方15岁的玛利亚·海斯-达姆施达德斯卡,当即一见钟情.在和父皇谈过后,1840年亚历山大与玛利亚订婚,1841年4月16日两人在俄罗斯帝国南京莫斯科举行盛大的婚礼.玛利亚宣布皈依东正教,并改名为玛利亚·亚历山德罗夫娜.玛利亚举止高雅,赢得了宫廷中人的好感.两人婚后生活一直安定,一共生了六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然而在1865年,皇上的感情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波澜,经过长期的心里斗争,他最终将感情寄托于年轻的叶卡捷琳娜·米哈伊洛夫娜·多尔戈鲁斯卡娅,自1866年7月起两人开始秘密在一起.这种感情并非是一般中年人对于年轻女子外貌的喜爱,而是一个48岁的成熟男人对一个18岁年轻富有魅力的女人的迷恋.反映这种真情的证据,就是两人曾试图分开半年,但最终都无法忘记对方.亚历山大多次和左右亲信表示自己没有了多尔戈鲁卡娅一天也无法度过,两人育有一子儿女.
伴随着两人感情的升温,皇后玛利亚的身体每况愈下,罹患肺结核.1880年5月底,皇后玛利亚去世,亚历山大二世在皇后去世后仅40天就和多尔戈鲁卡娅秘密结婚.他在婚礼上说:“我用了14年的时间等待这一天的到来,我害怕失去幸福!希望上帝不要过早地剥夺我幸福的日子.”
亚历山大二世不久就下诏封多尔戈鲁卡娅为特级公爵夫人,赐姓名尤里耶夫斯卡娅,授予她的亲属和后代法律特权,世袭罔替.无疑,亚历山大二世的行为在皇室中带来不良影响,也使他的儿子,即日后的俄罗斯帝国明宗成皇帝亚历山大三世对多尔戈鲁卡娅形成不好的印象.
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遭到民意党人扔炸弹袭击,皇帝在下车察看卫兵时被歹徒丢过来的第二颗炸弹炸伤,当日下午3点30分,亚历山大二世驾崩.
后来在储君将大行皇帝的灵柩由冬宫运往彼得罗巴夫洛夫斯基大讲堂之前,多尔戈鲁卡娅将自己的一撮头发剪下放入已故君主的手中,作为他们相爱十余年的纪念,在场众人无不堕泪.
俄罗斯帝国明宗成皇帝亚历山大三世即位后,无法忍受母后的情敌在俄国居住,一纸诏令贬出俄国.之后多尔戈鲁卡娅居住在法国巴黎和海滨城市尼斯,这两处地方都有亚历山大二世为她买下的私宅,另外根据亚历山大二世的遗诏,俄国宫廷每年支付多尔戈鲁卡娅3.5万卢布.在余生中,多尔戈鲁卡娅开始撰写回忆录,主要内容是他和亚历山大二世的感情生活,现在这些书我估计国内绝对没有,楼主感兴趣不妨去法国寻访.1922年2月15日,多尔戈鲁卡娅在法国尼斯去世.
楼主该满意了吧.比较详细了,百科都查不到,打字不易啊望楼主体谅.
很Y荡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Александр II Николаевич,1818年4月17日—1881年3月13日,1855年—1881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一世的长子。
1814年,当亚历山大一世率领大军威风凛凛奔驰在法兰西大地上时,作为打败拿破仑的主力的沙皇俄国,其荣耀也达到了高峰。此后40年中,俄国以“神圣同盟”骨干的身份,扮演“欧洲宪兵”的角色,包括出兵镇压了本...
全部展开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Александр II Николаевич,1818年4月17日—1881年3月13日,1855年—1881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一世的长子。
1814年,当亚历山大一世率领大军威风凛凛奔驰在法兰西大地上时,作为打败拿破仑的主力的沙皇俄国,其荣耀也达到了高峰。此后40年中,俄国以“神圣同盟”骨干的身份,扮演“欧洲宪兵”的角色,包括出兵镇压了本来与己无关的匈牙利革命。
但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使沙俄从荣耀的顶端跌落到了耻辱的谷底,本来想从多年的手下败将土耳其身上再咬下一块肥肉,没想到遭遇英、法两国的横加干涉,在这场战争中,沙俄的落后和腐败暴露无遗,从枪到船到路,都和英法差了一大截。沙皇尼古拉一世在作战连连败北的情况下精神崩溃服毒自杀。重振这个老大帝国的重任落在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身上。
亚历山大二世从小就接受了作为一个皇位继承人的培养,在他的老师,主张实行较宽松的君主制的茹科夫斯基的影响下,也能接受一些民主思想,他年轻时代周游欧洲各国,开阔了眼界,也更能反思俄国的现实。
亚历山大二世明白落后的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落后的根源。当时俄国90%的人口是农奴,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严重妨碍了以自由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数百年来农奴制与沙皇俄国的统治基础紧密结合,以至于历代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但历史已经将责任无可推却地放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面前,克里木战争之后,俄国农奴反抗运动一年比一年高涨,迟一天改革,问题就更严重一步。
实际上,亚历山大从继位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心实行改革。1857年,他成立了“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开始筹备改革。1861年3月,沙皇终于下诏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改革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将获得自由的农民组织到公社中,公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服从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
从亚历山大的改革条文中,充分可看出他的良苦用心。农奴获得解放之后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连带土地解放农奴,让农奴无偿获得他们一直所经营的土地在一场改革(而不是革命)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土地的产权本来为农奴主所有,农奴的经营权是同他们的农奴义务结合在一起的。亚历山大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贵族和农奴都满意,在巨变的同时维持国内局势安定,让农奴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或许已是最佳的选择。说俄国1861年改革只是封建主对农民的一场掠夺显然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解释。许多农奴解放之后由于土地减少等原因在经济上仍然不能自立,必须以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剥削,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毕竟已迈过了最艰难的一步。
改革最深远的影响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大批取得了自由身份但缺少土地的农民涌进城市做工。上层建筑为了适应经济基础的改变,也做了一些改革,如设立地方自治机构和城市自治局,司法上引进陪审制度,给予大学广泛的自治权等,1874年开始军事改革。
但是,亚历山大统治后期思想越来越趋向保守,俄国离真正的宪政还很遥远。
被解放的农民由于土地减少、支付赎金,以及由改革带来的混乱破坏了以前的那种安定感,反抗斗争更加激烈了,1860年农民骚动126次,而改革之年1861年增至1176次。但俄国的政局大体上仍保持稳定,终于度过了这段混乱的时期走向新时代。亚历山大本人则成为打开潘多拉盒子的牺牲品,他成为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从1866年到1880年,亚历山大二世遭到的精心策划的未遂刺杀至少有5次。1879年,激进组织民意党判处亚历山大二世死刑,组成了刺杀组织训练专门的刺杀人员。在经过两次未遂刺杀之后,民意党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1881年3月1日,埋伏冬宫拐角的刺客将炸弹投降经过的沙皇马车,将沙皇的卫兵炸成重伤。沙皇以为自己又逃过一次刺杀,他从马车里出来,想察看伤者的伤情并说几句安慰的话,这时又一颗炸弹飞了过来,沙皇倒在血泊中,终因流血过多而死。他的改革成了他被杀的重要诱因,这也许是他始料不及的。
在亚历山大二世时代,由于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俄国一度被关在欧洲大门之外,转而将它的侵略野心投向东方。沙俄利用中国清政府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机,使用诱骗加武力威胁的方式,先后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大片领土。60—70年代,俄国先后征服了中亚的浩罕、布哈拉、希瓦三汗国,基本确立对中亚的统治。普法战争之后,俄国在欧洲又开始活跃起来,1873年与普、奥组成了“三皇同盟”。
亚历山大二世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1861年改革,终于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最大的瓶颈,俄国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管不彻底,但终被证明是推动历史进步的。
亚历山大二世创立了国家杜马制度,国家杜马制度到今天的俄罗斯仍然存在。
“国家杜马”的称呼是从旧俄国套用过来的。
“杜马”一词,是俄文(дума)音译,意为“议会”。沙皇俄国原是封建专制国家,1905年爆发革命运动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为缓和政治危机,于同年9-10月间宣布召集“国家杜马”,赐予一定权力。1906年和1907年,产生了第一、第二届国家杜马,但随后不久就被解散。后来又产生了第三、第四届国家杜马,其权力都不大,但名义上是国家的议会。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建立了“议行合一”的苏维埃制度。1993年,俄罗斯又恢复“国家杜马”的称呼。
俄罗斯的国家杜马是1993年建立的。在此之前,俄沿用苏联时期的办法。苏联的议会是“人民代表苏维埃”,其常设机构是两院制的“最高苏维埃”,内分联盟院和民族院。1988年,苏联进行改革,“人民代表苏维埃”改称为“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其常设机构依然称“最高苏维埃”。当时,俄罗斯也照此办理,建立了“俄联邦人民代表大会”,其常设机构是“俄联邦最高苏维埃”。
1993年10月俄罗斯发生“炮打白宫”事件后,叶利钦总统宣布废除苏维埃制度,建立新的联邦议会,其上院称“联邦委员会”,其下院即“国家杜马”。
俄宪法规定:“国家杜马由450名代表组成”,“每4年选举一次”。另据俄国家杜马选举法规定,国家杜马的225名代表在全联邦选举中按党派原则产生,得票率5%以上的政党才能进入国家杜马,并按得票率分配议席。国家杜马另225名代表则在“单席位”选区的选举中由多数票产生,即在全国设立225个选区,每个选区产生一名代表。新的选举法还规定,从2007年开始,政党进入国家杜马的得票率将提高到7%。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