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文章谁有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文章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21:29:18
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文章谁有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文章啊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文章谁有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文章啊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文章谁有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文章啊中新网3月23日电伊拉克战争开始已有三天.在这短短

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文章谁有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文章啊
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文章
谁有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文章啊

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文章谁有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文章啊
中新网3月23日电伊拉克战争开始已有三天.在这短短72小时之内,美军已经使出了它所得意的五大战术,相信在持续进行的战争中,美军仍会把这五大战术用得得心应手,从而实现其战略目的.
一箭双雕的威慑战术
由于美国军事行动逐渐“升级”的策略在越南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在新一代美国军官的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当国家进入战争之时,就必须以排山倒海之势,果断地击垮敌人.但伊拉克战争开始阶段却显示了对少数目标展开猛烈攻击的特点,而没有使用所谓“震慑”的进攻战略,这让国际军事观察家们大惑不解.
然而,就在大家为美军突如其来的战术迷惑不解的时候,北京时间3月22日,美军对巴格达和伊拉克全境上百个目标进行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打击.在短短5分钟时间内,座落在底格里斯河西岸的25幢政府大楼全都被夷为平地,美国国家地理探索者杂志巴格达特派记者描述说,萨达姆的总统府也成了目标,“腾起了一阵阵的烟雾,整个总统府都被炸毁了.部长委员会办公楼、政府机关的掩体烈火熊熊!”
美国国防部官员声称,22日所用的武器相当于海湾战争一天投向巴格达武器总理的3倍:从海湾10多个国家30个空军基地起飞的战机总数多达2000余架次,美国空军所有型号的战机全都投入了作战,海湾地区所有的5个航母战斗群都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总计有1000枚巡航导弹和3000枚炸弹从空中和海上射向巴格达!到本文截稿时止,又有新的消息说,23日凌晨,美军将对巴格达进行比22日规模更大的打击,美军准备向巴格达发射1500枚“战斧”导弹,投掷向巴格达的炸弹数量更加惊人!
这就是美军在现代战争中推崇倍至的威慑战术.尽管美国国防部这次给这种战术换了一个名称,但本质上却并没有区别.美军使用这套战术原因很明显:一是消灭伊军的有生力量;二是动摇伊拉克民心士气,从气势上彻底摧毁伊拉克军民的抵抗信心.
瓦解军心民心制造混乱的宣传战术
和1991年海湾战争、1999年科威沃战争,或者更早前的战争明显不同的是,在以往的战争中,美军常常将摧毁对方的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机构和通讯设施作为战争的第一要务,然而,这次美军却基本上没有动伊拉克媒体和通讯设施.这一最大的变动正是美军宣传战术的一个重要举措,它的本意是要瓦解伊拉克的军心民心,制造社会混乱.
非常典型的例子是,首轮打击过后,西方媒体立即宣传说,有确切迹象表明,萨达姆正在与伊拉克的高级领导人在一个被美国F-117隐形轰炸机投下的两枚炸弹击中过的建筑中召开会议,其中包括一名军队指挥官和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其中萨达姆的长子乌代已经被击毙.紧接着,美国广播公司21日又宣称,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可能已经在美国对伊拉克第一晚的空袭中受伤,有目击者看到萨达姆从被导弹击中的建筑物中抬出,脸上还戴着氧气面罩.22日,美国广播公司又报道说,三名伊拉克重要官员在对伊战争首轮“斩首”行动中被击毙.他们是拉马丹、伊布拉西姆杜里和被称为“化学阿里”的马吉德.这些报道随着副总统拉马丹等人一一露面不攻自破,但反复进行这样的宣传确实会影响伊拉克民众的信心.
动摇军心是美国人进行宣传战术更重要的目的:战前,美国媒体就说有17名伊拉克士兵已投降,后来又说有两个师投降,再后来又将两个师改成两个团,再后来这个消息就销声匿迹了.21日,美国媒体报道说伊拉克装备最精良的部队第51师共8000人投降,但22日伊拉克新闻部长就断然否认,说这支部队还在与美军激战,而且指责美军出示的图片是假造的.22日,美国一家电视台播出画面,表明伊拉克军队在巴士拉外围地区丢盔解甲.美国媒体,特别是这些知名媒体的消息报道被美军以各种形式传给伊军,从而使得伊军的信心大为动摇.
分裂巴格达政权的离间战术
战争爆发第一天,美军用导弹袭击了巴格达,试图消灭萨达姆本人.令人惊奇的是,美国主流媒体第二天就全程详细地报道了这一决策的全过程,让人觉得确实有人向美国情报机构透露了萨达姆的行踪.难怪,英国媒体直言不讳地说,这其实才是美国人的离间计哩.
另外,潜入伊拉克的特工不断挑起伊拉克南北的反对派制造动乱,或者武装暴动,试图分裂巴格达政权.除了北部的库尔德人外,22日,有消息说伊南部城市纳杰夫正在发生反萨达姆政权的暴动,这些消息人士称:“纳杰夫人民在各区与萨达姆军队发生冲突,他们销毁了萨达姆的画像和雕像.”反萨达姆的传单在该市散发.反叛的情绪在纳杰夫及伊中部一些省份蔓延.塞马沃也爆发了类似的反叛活动.
针对不同对象手段不同的劝降战术
战争最初的48小时内,美英方面宣称的伊军投降人数累计已经达到8200多人.美英联军同伊拉克一些部队就投降事宜进行了接触.
不过,同样是劝降,却因对象的不同而用不同的手段,比如说北京时间22日晨,伊军第51师8000名官兵向巴士拉附近的美英军队投降,包括该师师长和副师长.这是伊拉克战争打响以来第一支整建制投降的伊拉克部队.据报道,伊拉克第51师是一支机械化步兵师,共有大约200辆坦克,是伊拉克装备最为精良、训练最为有素的军队之一,也是萨达姆保护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的重要力量.据悉,美军为了说服第51师投降,向他们抛撒了大量传单,进行了大量宣传广播.
在伊拉克南部乌姆盖斯尔港的战斗中,英军指挥官21日说,至少250名伊拉克士兵向美海军陆战队投降.这批伊军投降据说是其中的一个排被美军强大的火力消灭彻底后,以战逼降的.
至于高级军官的劝降则由特种兵和特工亲自出马.早在去年12月,就有军事观察家指出,美国已经对伊打响了心理战.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说,美军的情报部队搞到了伊军高级将领的手机号码,并且在摸清了他们使用手机规律的情况下,直接打电话给这些伊军高级将领!这些会说流利阿拉伯语,甚至能跟这些伊军将领攀上七大姑八大姨关系的美国特种兵们希望伊军高级将领们能考虑一下推翻萨达姆的做法.有消息透露说,这些接到美国特种兵电话的伊军高级将领往往震惊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有的默不吱声地听着,多数是立即挂断了电话.美军高官认为,哪怕伊军高级将领再也不接听,打电话也可以动摇其意志,“让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是谁,我们正盯着他们一举一动”.
普通的士兵则靠的是撒传单.美军就向伊拉克空投了大量传单,劝诱伊拉克士兵投降.尤其是3月中旬到20日开战前,日空投传单数量曾达到200万份.据悉,美军还同伊前线司令官谈判过“投降协议”,承诺伊军在缴出武器后仍可回到自己的营房居住,不会被送到战俘营,而且高级军官可以保留自己的亲随.美国方面通过传单之类方式给了伊拉克军人的“详细保命指导”:离开你们的坦克,同时将炮口方向掉转,改为冲着巴格达;离开各种作战车辆,并将车门打开.美军强调,只要伊拉克军人老老实实呆在营房里,就不会遭到打击.
“蛙跳”战术迅速结束战争
美军在此次战争中频频使用蛙跳战术,其中美军第101空降师夺占西部的H2和H3就是典型的战例.
蛙跳战术指的是作战手段和战法:作战手段特别强调用直升机进行跳跃式行动,战法指的是躲开不重要的硬钉子,直到对方的核心.
美军使用蛙跳战术已有多年的历史,早在1943年6月中旬,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指令尼米兹提交一个在11月15日前后攻占马绍尔群岛的作战方案.尼米兹对于两步进攻的建议很感兴趣,他也感到同时攻占三个最大的环礁太冒险.考虑再三,他提出了一个独出心裁的方案:采用“蛙跳”战术跳过沃杰和马洛埃拉普环礁,直取夸贾林环礁,获得两个机场和一个一流的锚地.
直升机在越南战场上的表现则进一步发挥了蛙跳战术.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直升机部队使用了“蛙跳”战术.这种战法的基本方式是:陆军航空兵受领任务后,立即出动武装直升机和侦察直升机,把突击队员运送到战斗地域.突击队员迅速机动到敌人的翼侧和后方,配合正面攻击部队对敌实施包围,保障中路主力突进.战斗目的达成后,继续按预定作战方案,在下一个要点机降,组织第二次对敌垂直包围行动,使正面部队逐步前进,保证进攻部队的态势.在越南,仅美骑1师在1966年中就实施了6次大规模直升机作战.(闻新芳)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反对下去发动一场违背民意的侵略战争?
一、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确立了以维护美...

全部展开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反对下去发动一场违背民意的侵略战争?
一、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确立了以维护美国霸权为总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即霸权战略。同时制定了三大具体目标,即维护美国及盟国的安全;扩展美国经济;在世界推进美式民主。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这"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展开的。美利用冷战后旧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确立这一"空前绝后"的"战略机遇期",加紧全球战略扩张,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单极世界。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打击了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布什政府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调整美国安全战备和对外政策,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9·11"事件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得势,布什政府将维护国内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第一要务,将反恐与防扩结合起来,为此出台了"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理论。"9·11"事件后,美以反恐怖为名,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进驻中亚,增加了对南亚局势的影响力。这次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通过战争,不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这个钉子,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走廊;还可以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这一箭双雕的作用。
二、基于地源政治的战略考虑美国《国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乔治·理博伊等人写的一篇文章:"应该根据各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可能性来确定重点关注的国家。它们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程度各不相同,威胁并不是单单来自一个潜在的‘匹敌的竞争对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这是对的。但是,由于美国的资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须确定标准来决定哪些资源应该投入到哪些地方。"这实际是为美国政府构画了确定下一个目标的标准,即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和资源价值,执掌这个地区(国家)的政权对美国威胁程度,其他国际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这一地区(国家)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是否有合适的时机和条件来消除这种威胁。众所周知,亚太地区是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集中的区域,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广泛而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利益。美历来认为,自己在中东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利益。2002年夏,美国防部向布什总统和国会提交的《国防报告》中,将中东列入美国重点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9·11"事件后,美国把铲除中东的原教旨主义温床、遏制恐怖主义威胁作为自己在中东追求的又一战略目标。随着布什政府以维护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为核心的国际安全战略的确立,中东地区在美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区大国,处于中东的中心地带,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个极具地缘政治经济意义的区域,铲除一大强烈反美的地区性强国,对美来说具有长远的战略利益,当然不会错过机会。美国有官员曾公开声称:伊拉克是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的最佳位置。
三、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美成功地对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进行了改造,并因此深受鼓舞。布什政府更是将推行美国民主、价值观作为他这届政府的一大根本国策,并写入了2002年9月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之中,布什本人对推行美式民主具有一种近乎宗教式的热情。开战之前,布什就宣称他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向整个阿拉伯世界实行民主辐射,为建立一个美国治下的世界新秩序开辟道路。支持布什战争的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茨更是露骨地说:"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实现政权改变,一个民主、自由的伊拉克将为中东国家的人民树立一种典型,伊朗、叙利亚人民将从中得到启示,沙特等国也会为政权形式而不安,从而实行改革。这充分暴露了布什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的真实用意。
四、控制中东的石油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1993年已探明了石油储量达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10%,美政府官员从不讳言他们这一目的:控制伊拉克石油。白官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国防部助理国务卿沃尔弗维茨公开声称,对伊动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石油。据《世界日报》报道,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在新加坡参加亚洲安全会议期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让我们简单地看这个问题,伊位克与朝鲜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资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别无选择,伊拉克这个国家到处都是石油。"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又讲道:"由于美国政府官僚政治的原因,我们就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资源,国防部组成了由伊拉克前石油官员和美国公司的执行官参加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监督伊拉克油田管理和尽快出售伊拉克石油。这一事实说明,美国想一手垄断伊拉克石油的图谋已成为司马昭之心。
五、项庄舞剑,意在暗算欧洲这是欧洲经济界流传的一种观点,认为美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石油的出海口,钳制欧洲的石油来源,削弱欧洲经济,震慑欧洲资本大量进入美国,从而打击欧元,甚至使其破产,以维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欧洲的经济规模和金融市场的规模与美国相当,如果未来不出现其他主要货币挑战美元地位的情况下,欧元的确可能与美元平分秋色。那么,欧元的挑战会给美国带来多大损失呢?有人进行了计算,美国的损失最高可达到2.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人均1万美元左右。与伊拉克战争做比较,战争及战后经济重建所需费用,尽管各方的估计很不相同,但最高的估计是2000亿美元。这样看来,通过伊拉克战争打垮欧元,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暗算欧元的动机确实可以成立的。但我认为现实的可能性比较小,尽管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大约占世界的70%,但其出口却是占世界石油交易的40%,中东之外的俄罗斯、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等都是石油大国,因此,即使欧洲一夜之间无法从中东进口石油,仍然可以从其他地区获得部分石油,不至于使自己的经济瘫痪。况且在自由经济条件下,管制世界石油贸易比根除毒品还难,即使欧洲无法从中东直接进口石油,它还可以通过提高油价的方式,轻易地让本来驶往其他地区的油船改驶欧洲。
此外,为小布什捞取政治资本,借伊拉克战争提高自己威望,以便能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连任。同时,对伊位克开战可以从沙特阿拉伯撤军,由此解决美沙等国因基地组织而产生的主要裂痕,也无不是美国对伊动武的一个次要因素。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