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长江、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1:46:14
为什么把长江、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急.
为什么把长江、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急.
为什么把长江、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 “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1亿左右人口.黄河水利资源丰富,流域内地下矿藏众多,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关于黄河的源头历史上曾有过多种说法.早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就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但没有被公认.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实和 1704年清朝的拉锡,为探求河源曾到达星宿海.因此,星宿海为河源的说法已经流传多年.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8月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河源考察队,又把约古宗列曲作为黄河正源.20多年来,虽然以错就错,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问.直到1978年夏天,再次组织河源考察队,伸入河源地区实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区西部,有3条河流汇入星宿海,它们是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约古宗列曲的一条支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较约古宗列曲长近30公里,流域面积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确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的依据较为充分.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 800米,山脚下几个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黄河最初水流.
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5000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这是人们熟知的歌曲《黄河颂》的歌词.每当人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就会浸沉在对黄河的无限追忆之中.
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在黄河流域内已经发现了2000多处原始村落的遗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时代,祖先们就在这辽阔的土地上定居,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
新石器时代中期,散布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上的黄帝族,和当时的蚩尤族、炎帝族同为中国远古时代的3个部族.他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后来炎帝联合黄帝攻杀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黄帝族的人民逐渐融合,并定居在陕、甘、晋地区,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
3500多年前进入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华族就是汉族的前身,所以汉族人民都把黄帝奉为始祖,自称为黄帝(也称炎黄)的子孙.当时的华族居住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称这一带为“中华”.后来,华族的文化向全国各地传播,“中华”二字便成了整个中国的名称.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而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的斗争也接连不断.秦末的陈胜、吴广,两汉的赤眉、铜马、黄巾,隋末的瓦岗军,唐朝的黄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等,都在黄河流域这块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壮的史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是中国人民可靠的革命根据地,直至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儿女,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为黄河自豪,为黄河歌唱.
长江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97公里(以沱沱河为源),一般称6300公里.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回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在重庆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大河之一,干流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北纬33°28′,东经91° 08′).干流流经青、藏、 川、滇、鄂、湘、赣、皖、苏、沪10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公里(若以当曲为源头,长江全长应为6403公里),居世界第3位.流域介于北纬 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干流概况长江干流各段名称不一:源头至当曲口(藏语称河为“曲”)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长358公里;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境的巴塘河口,称通天河,长813公里;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称金沙江,长2308公里;宜宾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约2800余公里,通称长江,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间称“川江” (奉节至宜昌间的三峡河段又有“峡江”之称),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间称荆江,江苏省扬州、镇江以下又称扬子江.流域内高原、山地占65.6%;丘陵占24%;平原、低地占10.4%.
长江支流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有48条;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雅砻江、岷江及其支流大渡河、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9条.其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超过10万平方公里,以嘉陵江流域面积最大,约16万平方公里.
中国大部分的淡水湖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面积较大的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与唐古拉山脉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这里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就是长江的源头.从江源到人海口,可分为三大段.四川宜宾以上为上游;宜宾至湖北宜昌为中游;宜昌以下为下游.上游段约长三千五百公里,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八百一十三公里,河道较宽,水流舒缓.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二千三百公里.自宜宾以下才称长江.中游段约长一千公里,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二百零四公里,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下游段约长一千八百五十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缓慢,江面宽阔,一般都超过二公里,最窄处也有六百五十公尺.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多,每当汛期来临,极易造成溃堤泛滥灾害,自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从宜昌到芜湖一段,两岸湖泊极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阳湖最大.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江水入江苏后,因受山势所阻,向东北绕过宁镇山地.自镇江以下,折向束南,进入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湖泊星罗棋布,水道交织似网,一片水乡泽国景象.江口竟宽达八十公里,呈现江海相连的壮观景色.长江两岸多名山大泽,风光秀丽,有许多游览胜地.由于流程长,流域广,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游有「天府之国」,下游多「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中华民族的摇篮虽在黄河流域,但据史载,周武王灭殷后,领域南达长江流域,此后黄河、长江两流域便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心.沿江有不少名城,如重庆、宜昌、武昌、南京、上海等.上海更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两岸有许多名胜古迹,是了解中国历史的珍贵资料,还有不少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长江干支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横贯东西、纵连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航道总长八万多公里.万吨级轮船可达南京,三千吨级可抵达汉口,一千吨级可至重庆,五百吨级可通宜宾.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就印迹在河流岸边,因此人类的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狭长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出肥美的平原三角洲,才有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残存着古埃及古埃及7000年文化,唱响了一曲“水的原始颂歌”;乳汁充沛的印度河和恒河并肩打开了古印度文明之门,成为“永恒的涅盘”,也造就了璀璨的建筑艺术明珠泰姬陵和永恒的爱情神话;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烛照人类的古巴比伦文明,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汉谟拉比法典和空中花园成为古文明的神秘侧影.
人类逐水草而居,有水的地方,始有生民.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于现代社会的中华文明,其生存繁衍更与水有着亲于血脉之恩.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盟大败蚩尤于黄河畔,渐在中原地区定居下来,各古代部落通过冲突、合并,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苍颉造字,于是华夏文明延续于今.且不说,炎黄之传说.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各栖于黄河和长江,并适地而居,培育出小麦和水稻,开启了中国农耕业的源头.长江黄河实乃中华文明的乳源.
然而,当滔天洪水拍打着现代文明的脊背;当大地咆哮,海啸卷走成千上万的家园;当蒙难得人们把悲伤的泪水注入孕育他们祖先的河流和海洋;依然有多少人只是咒骂着曾经造福于人类的水源?
然而,当黄河名副其实地滚动着混浊的黄流;当长江开始对黄河呼唤:“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当八百里洞庭日渐缩小,沿岸的居民在突袭的洪水中呼喊的娘亲时;还有多少人在此刻想起,他们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已经承受了上千代人的肆掠?
作为炎黄子孙,在传说和灾难前,我们可否有过思考:我们受水的恩惠幼多深?
回溯历史:水不仅孕育了我们祖先的生命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水还深刻了中华文明的内涵,丰富了辉煌的中华文化.
涘水而歌,秋水伊人.《国风》汩汩流淌的是水的低吟浅唱,古老而唯美的腔韵开现实主义诗风.
屈子临江,去国怀乡,目及“洞庭波兮木叶下”,贬谪流离,辗转求索,至于汨罗,抱石沉江.《离骚》遂开浪漫主义诗风,传爱国主义情操于千古.
水,流淌过炎黄子孙的血管,也让我们的先辈洗礼着思想和生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绍公谏厉王:“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李世民也向流水借鉴治国之理.
范仲淹立于岳阳楼俯览洞庭,发出语惊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滚滚江流东流去.而水已经不是原来的水,当明智的人呼喊:“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时,我们开始关注曾经恩惠于我们,赐予我们生命的源泉.
曾经孕育人类文明的水系已经不再清澈如初,已经在被肆掠中反抗着人类的贪婪和恩将仇报;大海蔚蓝的祥和已经成为过往,潮红的海面上散发着腐臭;沙漠中的清流在退缩;湖泊里的鱼虾在死亡;山上的清泉已经罕见......于是,尼瓜拉瀑布成为风景;于是,西湖成为天堂;于是,桂林山水可以甲天下.然而,我们依然看到,属于风景的水正在遭受这污染和破坏.我们开始抱怨:“凤凰如今的商业气息太浓,不再是《边城》里的凤凰.”我们遗憾: “九寨沟在开发中变味.”我们绝望:“大自然里已经没有了最后的香格里拉.”
曾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精神让后代传颂.据说,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任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大禹领命之后,首先寻找了以前治水失败的教训,接着就带领契、弃等人和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做了深入研究后,大禹终于得出治水之法在于疏导.
秦代蜀郡守李冰就善于利用水利知识造福于百姓,尊重水,顺应水流的规律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还修筑了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的都江堰.所以余秋雨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李冰于是和秦始皇的名字同载入史册.
念及水恩,我们应该有所悔悟.老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们应该心怀感恩.真正明智的人类,要像智者一样利用恩惠于我们的水资源,更要有仁者的情怀,懂得利用水资源,更要懂得珍惜和爱护水资源.
黄河长江中下游,是诞生人类的最佳区域
中华文明先夏史纪年表
*第一阶段:发明用火、穿衣时期
1 、北京人(100~50万年)
许多动物都能够使用简单的石器、木器,许多动物都能够直立或半直立行走,因此是否会使用工具、是否直立行走并不能成为判断是否人类的标准.我愿意指出只有举起火把才算是人,在此之前的那些不会用火只会制造简单石器的当事者,它们还不是人类,而是类人猿或者类人猩猩.目前已知最早使用火的是北京人,此前学术界曾将其称为北京猿人,这是错误的,因为能够使用火就是地地道道的人类.道理很简单,所有的生命都不敢也不会使用火,唯独人类的神经元智力系统发达到能够使用火、驾驭火,详情可参阅网络版《揭开生命的最高秘密》一书.
火的使用,不仅使人类获得一种强大的战无不胜的武器,而且也促使人类真正站立起来,这是因为只有站立行走才能举起火把.同样重要的是,火的使用对使用者是一种强烈的智慧启迪,火既是信号,也凝聚着自信,正是火苗的跳动在引导着人类走向文明.
使用火的人类,彼此之间更需要合作与沟通,这进一步促进人类语言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智力水平和生存能力也随之不断提升,从而导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第一个勇敢的拿起火把的人,应该是一位女性,她的这一行动不仅确立了人类成为生物之王,而且也确立了女性在人类社会的领导地位.由女性领导早期的人类,有助于人类群体的不断扩大,这是因为女性的性垄断、性排斥要比男性少.
2 、发明穿衣时期(50~10万年前)
与此同时,火的长期使用还促使人类形成对火的依赖,并由此开始制作和穿上衣服(草编、毛皮),并导致体毛逐渐退化.
根据人类发明用火和穿衣的过程,我们可以推论出人类最可能诞生的地方应该在哪里.第一,由于地球大陆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因此人类最可能诞生在北半球.第二,最有助于使用火和穿衣的纬度应该是在北纬30~40度一带,这里四季分明,有寒有暑,需要用火取暖和穿衣取暖.对比之下,低纬度赤道地区,气温比较高,不需要用火取暖,也没有必要穿衣服;高纬度极地地区,气温又过于寒冷,人类最初制造的简陋的衣服难以抵御如此寒冷的气候.第三,北美洲已知不是人类诞生的地方.第四,非洲尽管有古老的类人动物生存活动过,但是非洲位于赤道地区,其北端刚刚到北纬30度,气候并不寒冷,四季也不分明,并不需要用火取暖,也没有必要穿衣服,因此非洲不是诞生人类的首选地方.第五,欧洲基本上不在北纬30~40度的范围内,因此欧洲也不是诞生人类的地方.第六,根据前五条可知,最可能诞生人类的地方是亚洲大陆位于北纬30~40度的区域.
进一步说,亚洲大陆位于北纬30~40度的地方可以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其一,中部地区包括天山山脉、青藏高原一带,这里远离海洋,降水量稀少,海拔太高,生存环境不够好,因此人类不大可能诞生在这一区域.其二,西部地区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半岛,这里的自然环境虽然有可能诞生人类;但是由于伊朗高原比较贫瘠,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半岛的面积略小,在这里诞生人类的可能性并不高.其三,东部地区包括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由于海岛面积比较小,而且孤立,缺少生存周旋余地,因此这些地方不是诞生人类的地方.
中国的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中下游正好位于北纬30~40度之间,这一区域自然物产虽然比较丰富(这是长期稳定生存的基础),但是又不像在热带雨林里随手可获得食物,因此必须开动脑筋去奋斗.事实上,这一区域面积广阔,降水量适中,四季分明,地形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既有平原、高原,也有许多中低高度的山脉.这些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脉里有大量天然山洞,为早期人类定居提供了住所.山上多松树等易燃植被,干旱年份或干旱季节遇到雷击,就会形成自然山火,这就为类人猿举起火把变成人提供了足够多的机会.综上所述可知,中国的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中下游乃是诞生人类的最佳区域,50万年前的北京人首先用火,绝非偶然.人类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诞生之后,才逐渐从这里迁徙到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等其它地区.
都是转的,希望你能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