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02:08:51
谁有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谁有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谁有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作者:半江明月照小楼
?
记得在学校的时候,外国文学老师在讲到美国文学时非常欣赏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亨利·梭罗以及他的那本《瓦尔登湖》.梭罗在一八四五年春天,放弃了繁华的城市生活,在一个人迹罕至的瓦尔登湖畔的丛林中建造木屋,自耕自食, 在那里生活、阅读、倾听,种豆、生火、做饭,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田园.他想以此来证明,人可以生活的更简朴、更从容,不必为追求物质文明的发达而放弃人为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梭罗在湖边完成了他对自身深度的“衡量”,这本书便是对自己闲云野鹤般离群索居的生活的写实描写.
当时,我对梭罗的行为不能理解,对他书里的思想更不能去认同.而在多年之后的一次初夏的夜里,我在给麦田浇灌的时候,我却突然地 体验到了自然田园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并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了梭罗以及他的《瓦尔登湖》所包容的的丰富而伟大的田园意蕴.
当时已近子夜,孤云独去,月澄无影,麦草青青,流水灵动.初夏的凉风携着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道路两旁的白杨熟睡一般地静默着,仿佛是多情的少年陷入了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与沉思,使让我自然联想到几千年前的《诗经》所描绘的“月出皎兮,杨柳依依”的情景.脚下的流水潺潺,间或还有不知名的昆虫的吟唱.天空中偶尔留下的几声鸟鸣告诉我已有几只鸟儿飞过,在苍凉的月色下却有几分秋雁的味道.这样的天籁和弦之音连同不远处宛如浮在海面上一般的村庄里的几点灯火,与无边的夜色融合在一起,一切仿佛充满了无穷的哲理,不由得使人神与物游、身境两忘,甚至连带来小睡的衣物被雾气打湿也浑然不觉.而这些不也同样具有“微风吹解带,山月听弹琴”“天凉月又满,城阙夜千重”的古典韵味吗?也许缺少的只是几声远寺的钟声,否则不也就构成了一幅“一枕清霜、两行秋雁、半江灯火、几杵疏钟”的写意山水画吗? 当时它让我突然感觉到 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提升, 自己的心境得到了开拓.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片自然的田园简直就是曹雪芹笔下的“红尘中一二等的富贵风流之地”?而此情此景只能存在于这样的月色下的麦田,决非喧嚣的紫陌红尘所能具有 .当时,更深深地理解了何以能有魏晋时遗世独立的竹林七贤与北宋时梅妻鹤子的梅尧臣,为什么甚至连曾国藩也会用“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的联句来劝勉自己的子孙,更深深理解了远在异国的亨利·梭罗以及他的那本被称为“寂寞的、 一个人的书”——《瓦尔登湖》.我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诗人海子去山海关自杀时带着四本书,其中有一本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奥地利学者弗洛伊德说过:人类在潜意识里有一种被放逐的欲望,有一种去远方流浪的冲动.我想这后面还应再补充一句:那流浪的去处,必定是找一个有着宁静湖泊的田园,停下来,作为最后的归宿, 在那里做一名樵夫舟子、山野农人,然后,就这样,慢慢地老去……
朋友,当我们的心灵版图因喧嚣的尘世而变的越来越小时,请让我选择一个静静的田园,坐下来,然后问自己一声:找到了吗,那在清冷的月光下平静、自在、坦然、简单的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