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写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凤凰的文章一篇,要有文采,3000~7000字,以游客的角度来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8 14:41:11
求写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凤凰的文章一篇,要有文采,3000~7000字,以游客的角度来写.
求写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凤凰的文章一篇,要有文采,3000~7000字,以游客的角度来写.
求写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凤凰的文章一篇,要有文采,3000~7000字,以游客的角度来写.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来历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
历史
凤凰县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明始设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凰山而得名.1913年改为凤凰县.200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春秋战国 时期,凤凰为“五溪苗蛮之地”,凤凰属楚国疆域.据本县出土的文物考证,当时汉文化已影响到这里.秦一统天下,分天下为36郡,凤凰当时属黔中郡.
汉朝 高祖五年,更黔中郡为武陵郡.所以凤凰在西汉、东汉、时期为辰阳县地,属武陵郡.
三国 时期,凤凰先属辰阳县、武陵郡,归蜀;后刘备战败,吴占其地,凤凰仍属武陵郡.
西晋 时凤凰归镡城县地,属武陵郡;东晋时为舞阳县地,也属武陵郡.
南北朝 时期,凤凰一直属武陵郡.
隋朝 一统江山,改辰阳县为辰溪县.凤凰当时属辰溪县,隶属沅陵郡地.
唐朝 初为锦州地,唐高祖武德三年,置麻阳县,凤凰又属麻阳县.唐武后垂拱三年,凤凰从麻阳县分出,次年设渭阳县,县址设黄丝桥,即今黄丝桥古城.古渭阳县,属锦州卢阳郡.
宋朝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改渭阳县为招谕县.宋神宗熙宁八年,废招谕县,复置麻阳县,渭阳又划归麻阳县.
元 朝设五寨司,属思州安抚司.这是土司政权时期,由本县少数民族的统治人物执政,五寨司设在今凤凰县城.
明朝 承元制,设五寨长官司和竿子坪长官司,都属保靖宣慰司管辖.明永乐三年,置竿子坪长官司,仍属保靖宣慰司管辖.明隆庆三年,在凤凰山设凤凰营.
清朝 顺治三年,清朝为了镇压苗民,采取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的的的措施,在五寨司设镇竿协副将.清康熙三年,为辰沅永靖道治.康熙三十九年,又将沅州镇总兵官移驻五寨司城,将镇竿副将换防驻沅州.康熙四十三年,苗人向化,裁去土司,置凤凰营于今县城,在凤凰山的原凤凰营地设置通判.通判本应管理地方行政,但当时土司大权在握,形成土流并存的局面.雍正七年,设辰沅永靖兵备道.乾隆元年,改沅州为府属兵备,十六年改凤凰营为凤凰厅,通判升为同知.嘉庆二年,凤凰厅升为直隶厅,属湖南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后,推翻清王朝,1912年元旦,凤凰光复.
民国 二年9月,废凤凰厅,改建为凤凰县,仍为湘西军政统治中心.
1949 年凤凰县解放,初属沅陵专区,1955年划归湘西苗族自治区,1957年改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直至如今.
建筑
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美食
湘西凤凰姜糖, 凤凰血粑鸭子, 酸汤煮豆腐,苗家酸鱼,苗家的火烧食,农家菜豆腐,酸辣子炒沙萝菇,湘西糍粑,湘西腊肉, 凤凰酸萝卜,蕨菜炒隔年熏腊肉
工艺品
这里的织锦、蜡染、扎染、银饰等做工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凤凰蜡染原始古朴,分为两大流派:一为土家族蜡染印花布;一为苗族蜡染土布.土家蜡染印花注重配色纯净,讲究立意构图,成形的布料呈花异彩流布,幅面艺术风格特异纯美,突出的工艺特点为热色;苗族蜡染土布注重染色纯,不讲究华美雕饰,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艺术感,突出的工艺特点为冷色.
扎染可称为蜡染的姊姐艺术,但它的特殊工艺性能,突出表现在手扎制作方面.用白色的线绳,在纯白光滑的布料上扎制好形象各异的花纹图案、飞鸟虫鱼等,置入已准备好的蓝能溶液里浸煮,放于通风透光处晒绳,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图像便出现在你眼前.最后再做些防止脱麓的技术性加工处理,整个工序便告完成.
织锦主要体现土家族风格,手工编织,作工精细;比扎染和蜡染制作时间较长.
古城区内银饰较多,作工精巧,款式多样.这里的银饰分老银和新银.老银从民间收集而来,无论在作工和设计上都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这里一般以苗族银饰为主,这样的银器价格较贵.新银,现代加工及设计,都具有标准含银量,因款式和做工不同而价格不同.
还有一些民间工艺品,如民间剪纸, 编织花带等.
旅游禁忌
1. 不要打张开的伞进别人的家.
2. 不要随便踩别人家的门槛.
3. 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男女不能同房住宿.
4. 到苗族家里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脚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龛方向).
5. 苗寨里尽量不要和已婚妇女套近乎.
6. 苗寨,土家山寨里不要随便吹口哨(召鬼).
此外,在凤凰古城内是不通行硬币的,进入古城前最好准备一些纸币.
景点介绍
沱江泛舟--
沱江河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伟.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
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可以撑一支长篙漫溯.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来的风景.
东门城楼--
东门城楼位于城东,紧靠沱江,原名"升恒门",为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
东门城楼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城门下部由紫红砂岩砌成,上部城楼则用古砖砌筑. 城门宽3.5米,高4米,呈半圆拱,两扇城门都用铁皮包裹,用圆头铁钉密钉,牢实坚固. 城墙修筑全部用红砂条石,精工细钻,规格一致,城墙厚0.8米,下部内外两侧用条石加石灰浆砌成,中间填以碎石粘土,层层夯实;顶部的中间填充物改为石灰、鹅卵石、黄土拌成的三合土,厚约0.33米,上面铺以红砂块石.
城楼高11米,大门上方有枪眼8孔.歇山屋顶,覆以腰檐,飞檐翘角,精美壮观.
沈从文故居 --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文物专家.他的文学作品被英、美、日、法、瑞士等几十个国家所翻译,如《边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被誉为世界乡土文学之父.
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凤凰人民的骄傲.他的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也给后人研究中国和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
故居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系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占地60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栋共有房屋10间,沈先生1902年12月28日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88年沈老病逝于北京,骨灰葬于凤凰县听涛山下,同年故居大修并向游人开放,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熊希龄故居--
熊希龄故居位于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故居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故居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69年6月25日(农历)熊希龄先生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天生聪慧被喻为“湖南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辞职.
熊先生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这位风云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当时国民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
杨家祠堂--
杨家祠堂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木结构四合院,上下两层,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呈长方形.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龙刻凤,戏台为穿斗式,正殿为抬梁式,整个建筑做工精细,极富民族特色,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祠堂坐落在县城东北部的古城墙边.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祠堂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占地770平方米.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高16米,面阔7米,进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龙刻凤.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配有厢房.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做工精细.窗户、门、檐饰件均系镂空雕花,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南方长城--
中国南方长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竣工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2年)长城南起与铜仁交界的亭子关,北到吉首的喜鹊营,全长三百八十二里,被称为“苗疆万里墙”,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
南长城沿城墙每三五里便设有边关、营盘和哨卡,以防苗民起义.如:亭子关、乌巢关、阿拉关、靖边关等,如今这一线还依稀可见碉堡、炮台和边墙.它把湘西苗疆南北隔离开,以北为“化外之民”的“生界”规定“苗不出境,汉不入峒”,禁止了苗 、汉的贸易和文化交往.
南方长城,是个实实在在的历史文化实体遗存,它表现了一个朝代的特征,涵溶了那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构架了那个朝代治国方法的精神实质,是研究明清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征服统治鲜活的历史史料.
黄丝桥古城--
黄丝桥古城位于县城正西24公里处,古称渭阳城,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朝廷为了安抚和镇压少数民族,这里设立了凤凰直隶厅和沅永靖兵备道.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这里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苗民起义,也就是历史学家称这次起义是清朝中之战,从此清朝走向落.黄丝桥古城属南方长城的一部分,是苗汉相争的前沿阵地.
古城坐西朝东是一座青石结构的石头城,城墙所用石料皆采用石灰岩的青光巨石,最大的约重2000斤,小的也有1000余斤,石面平整,工艺讲究.
城墙周长686米,东西长153米,南北长190米,总面积29070平方米,城墙高5.6米,厚2.9米,城墙上走道宽2.4米可以跑马,大小箭垛300个,开东、西、北三门.1983年10月黄丝桥古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奇梁洞--
奇梁洞位于县城北四公里处,属典型的碳酸盐岩洞,该洞以奇、秀、阔、幽四大特色著称.洞长6000余米,共分五大景区:即古战场、画廊、天堂、龙宫和阴阳河.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连.它集奇岩巧石,流泉飞瀑于一洞,由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钟乳构成了一幅幅无比瑰丽的画卷.
一条小溪穿洞而过,水流平缓,灯光打在岩壁上,皱襞倒影在水中,如梦如幻.
岩洞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打在石笋、石幔及石花上,营造出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在洞内有一大厅,据传是苗民纠集的地方,厅里立着一块带一个小孔的石头,对着小孔“呜呜”地吹,整个大厅会回荡着低沉的号角声,当年的苗民就是用这种方式传令的.
少数民族
[编辑本段]
凤凰古城是多民族聚居县,主要由苗族、土家族、汉族、回族,以及解放后分配到这里工作和其他原因来本县居住的其它民族组成,其中以苗、土家、汉三族为主,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的73.26%,汉族10.75万人,占27.74%.苗族为本县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与汉杂居.
苗族是凤凰古城最古老的民族.远古苗族生活在黄河流域,其先祖蚩尤曾与炎黄部落作战,失败后苗裔退居江汉、洞庭湖一带,建立三苗国.商周时,三苗被破,苗祖迁徙到湘西“五溪”一带,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又由湘西分迁到西南各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湘西苗族以远古骧蔸部落的仡熊仡夷为主体,融合三苗、盘瓠两个部落中的一部分先民组成.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土家族具有长远的历史渊源,凤凰古城土家族据考证,可能是:廪君蛮巴人后裔.土家族古代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边界,一直居住在长江、沅水之间,是一个较稳定的民族.作为族称的“巴人”,曾经是一个多部落的统一体,其祖先一般认为是今鄂西的巴东、建始地区的“南猿人”以及长阳地区的“长阳人”.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到了汉代,称巴郡南郡蛮、武陵蛮、娄中蛮、澧水蛮与中沔蛮(屠山蛮)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称武溪蛮、西溪蛮、天门蛮、黔阳蛮、建平蛮等.隋代称“岳左”.宋代称北江诸蛮.《宋史•蛮夷传》称蛮区人为土民、土蛮、土官等.明清两代称土夷、土蛮、土家.到了明未清初时期,才出现“土家”与“客家”之汉语称谓.所谓“土家”,是相对于“客家”而言的,而所谓“客家”,又主要是指汉人而言的.“土家”意为“本地人”,“客家”则意为“外来人”,只有较多的汉人移居到土家地区以后才出现.本来,土家族自称“毕兹族”,古代巴人也是这样自称的,但“毕兹”不等于就是“本地人”.“毕兹”是土家族的自称,是古代就有的,而“本地人”是后来较多的汉人移居到土家族地区以后才出现的汉语称谓.
走进凤凰
对凤凰城的向往,在我心中由来已久。读多了沈从文先生的文章,常常在脑中勾勒她的样子。原以为凤凰城只是沈先生的家乡,后来才知道凤凰城还是我国保存得最好的一座古城,现在已经成了一处旅游胜地。
2004年春节,我选择大年初一这个吉祥的日子,到凤凰城这个具有吉祥名字的地方去旅行,相信美丽的凤凰城会给我带来运气,会给我带来好的心情。
到凤凰城的时候已是下午,当汽...
全部展开
走进凤凰
对凤凰城的向往,在我心中由来已久。读多了沈从文先生的文章,常常在脑中勾勒她的样子。原以为凤凰城只是沈先生的家乡,后来才知道凤凰城还是我国保存得最好的一座古城,现在已经成了一处旅游胜地。
2004年春节,我选择大年初一这个吉祥的日子,到凤凰城这个具有吉祥名字的地方去旅行,相信美丽的凤凰城会给我带来运气,会给我带来好的心情。
到凤凰城的时候已是下午,当汽车在沱江上的一座大桥上经过的时候,我就一睹了她的风采。她隐藏在青山中,庄重的城楼,厚重的城墙,青砖灰瓦的小楼连绵一片。那绿缎子似的沱江穿过城的中央,江的两边就是那独特的吊脚楼。我依稀听到江边传来的咚咚的捶衣声,还有苗家姑娘的山歌声。那山,那水,那楼,在冬日的下午,相映成辉,绘成一幅浓墨的国画,那种风景是我不曾见过的,我的心也一下子融化在这风景中。
我是经过老街走近凤凰古城的。丈余宽的街道,全是厚重的青石铺就,街道两旁商贾林立,有各种名号的银匠铺,有蜡染坊,有湘绣馆,有苗族成衣店,还有各种名号的姜糖铺。店铺大多宽敞,很有老字号的气派。街道热闹,人头攒动,但不喧嚣,也不嘈杂,没有吆喝声,也没有吵闹声。逛街的人好像在参观历史博物馆,做生意的人俨然是博物馆的讲解员。我在一家店铺看中了一对手工刺绣的鞋垫,吉祥的图案,精致的手工,让喜欢女红的我爱不释手,一问价钱才十元,我顺口还了八元,老板欣然答应,还热情的邀请我烤火。凤凰人烤火的方式也很独特,四方的木架上铺上一床棉被,烤火的人就把双腿伸到被子里。我也把双腿伸到被子里,一股暖流顿时涌向我的全身,温暖而舒服,让我不想再移动脚步。被子上摆满了瓜子糖果,还有黄橙橙的桔子,主人热情的请我吃东西。我拿起一个桔子,脑海里浮现出《长河》中夭夭摘桔子的情形,在一九三四年的中国,有钱人就吃着美国的橙子,今天的我也离不开美国的新奇士,而此刻我只想尝尝这只凤凰城的桔子,它是否饱满而甘甜,它是否清凉而滋润。
进了东门城楼,街道更窄了,三尺宽的街道上大多是酒吧、餐馆和家庭客栈。街道的一边就是吊脚楼,坐在木质吊脚楼的酒吧里,一边喝着咖啡品着茶,一边倾听沱江的流水声,忘记了孤独,忘记了寂寞,只是感受着凤凰城的宁静,感受着凤凰城的优雅。
穿过北门城楼,来到了沱江边,一排跳岩横在江中,跳岩就是一块块大岩石,按距离安放在江中方便人们来往,我好奇的在跳岩上一蹦一跳的走向江心,只见江水悄悄的流过跳岩,没有一丝浪花,也没有一丝声音。江水清澈见底,江底的水草随着流水在跳着欢快的舞,好像也在欢迎我这个远方的客人。
热情的凤凰小伙子邀请我坐他的木船游沱江,我欣然赴约。我和其他游客一行八人坐上了他的木船,小伙子高兴的撑着竹竿,把小船撑向江心。小船顺江而下,嗖嗖的凉风在耳边吹过,我不由缩紧了脖子,把双手插在衣袋里,仔细欣赏夜幕下的凤凰城。沱江两边的吊脚楼挂上了一排排红灯笼,喜庆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酒吧的霓虹灯也在闪烁着耀眼的光。沱江边的水车还在不知疲倦的旋转着,水车旁应该是有碾坊的,但碾坊已经废弃了,只有这水车还在向人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它也成为沱江边一道美丽的风景。讲述着古老凤凰城故事的还有那撑船的小伙子,他一边划着浆一边介绍凤凰城的来历,还不时唱起了苗家山歌,他的歌声悠扬洪亮,我们和着他的歌声给他喊着号子,气氛热烈而融洽。
小船在灯火通明的万寿塔靠岸了。万寿塔,在我的家乡也有一座万寿塔,它更加高,更加雄伟,它耸立在长江边。不知是不是有水的地方都有万寿塔?只有万寿塔才能镇住河妖的侵扰?
我走在沱江的虹桥上,确切的说它是一座架在沱江上的文化长廊,也是一条街道。在那里我翻阅了沈从文的小说,散文,店主热情的对照文章向我介绍凤凰城,介绍沈从文小时候的故事。也向我介绍黄永玉,介绍凤凰城的风土人情。当我走完这座百米长桥时,我对凤凰城的了解就更加深了。
晚上我是住在沱江边的家庭宾馆里,这家人跟所有的凤凰人一样,热情好客,厚道淳朴,他们邀请我烤火,吃零食,还热情的邀我吃饭,说是我口福好赶上了吃饭。我也不客气的坐在了桌边,品尝凤凰的美食__雪粑鸭。
我的窗口对着沱江,可以看到吊脚楼,可以听到水车汲水的声音。冬日的夜晚,江风还很有些袭人,不知是太冷,还是我择床的缘故,那一晚我没有睡好。迷迷糊湖,象是在江中漂流,又象是在凤凰城转悠。天刚刚发白,雄鸡打鸣声,此起彼伏,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躺在陌生的床上,计算着我有多少年没有听到这雄鸡打鸣的声音,是三十年抑或四十年?
一阵苗家姑娘的山歌,让我再也不能躺在床上了,收拾好行装,背着背囊又要出发了。热情的房东做好了早餐,那是凤凰独特的早餐,糯米做的饭,里面放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咸咸的味道很好。吃过饭,我跟房东算房钱,房东怎么也只收二十元的床位,我执意给了她三十元。三十元对我来说真不算什么,但我觉得这三十元让我感到沉甸甸的。
大年初三的早晨,我要到沈从文的故居去,还是沿着那条老街。老街已经很热闹了,街上弥漫着熬姜糖的清香味道,我还学着他们拉了一会姜糖,那姜糖在我手中变得越来越白。街上最多的是那些摄影发烧友,长枪短炮的,满街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其次就是那些学生,三五成群,拿着沈从文的小说;再就是纯粹的旅游爱好者,跟着导游在小巷中转悠。象我这样单身旅行的还真少,全大街除了我还没有看到象我这样形单影只的人,所以我走到哪里总是有人关心的问:“就一个人出来旅游吗?”但是我却一点也不感到孤单,我知道沈先生也曾经孤独和寂寞过,他排遣孤独和寂寞的方法就是一个人走走看看,一个人思考和想象。不过我可要比沈先生幸运的多,资讯的发展已让我不孤单,我的手机短信息上已经留满了家人和朋友的祝福。
在老街上我竟然遇见了著名画家和作家黄永玉先生,他也是凤凰人,还是沈从文先生的表侄,瘦瘦的老头,着一件风衣,带一顶鸭舌帽,手里离不开他的烟嘴,后面跟着的想必是他的太太,跟当地的老太太并无区别,只是她着一件宽大的披肩,在后面看就象是穿了一件蓑衣,有点滑稽。听老街上的人说,黄先生常年住在凤凰城,每年的春节必是在故乡度过的。他在给他表叔的碑上写着:“一个士兵要不战死在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从文是在死后才回到故乡的,而他是在故乡笑看死亡。有什么能比在故乡的土地上迎接日出,送走月亮而更遐意?有什么能比在故乡的怀抱中老去而更欣慰呢?
沈从文的故居在一条毫不起眼的小巷中,两进的房子,朴素而陈旧。房中陈列沈从文的文集和手稿,大多数用品都是沈先生死后从北京运回的,那张跟随了他大半辈子的书桌已班驳陆离,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可是就在这张桌子上,沈先生完成了《边城》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作品。沈先生把所有的稿酬都捐给了家乡的学校,可是他的生活却是那样的简朴,他的高风亮节让我肃然起敬。
沈从文的墓地是一定要去的,从介绍上知道沈从文的墓在沱江边,在听涛山下,想象着沈先生在青山翠绿中,倾听着沱江的声音,思考着人世间的道理,注视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我在吊脚楼的终端看到了一行大字“沈从文墓地”。沿着山间小道上山,在半道就看到了黄永玉为沈先生立的那块碑,水泥做的非常普通,只是碑上绿色遒劲的草书象是在向人们证明着什么,又象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我一口气爬上了听涛山,看到了“听涛”两个大字,但怎么也找不到沈先生的墓,山上再无其他道路,沈先生的墓地在哪里呢?看看地图上的介绍,说是沈先生的墓背靠听涛山,于是我又折返回来,终于我找到了沈先生的墓地,难怪我找不到她,根本就没有墓,更是没有地。一块五平米的地方,地上镶嵌着普通的卵石,一块同样普通的大石头立在这块土地上,介绍上说是一块五彩石,其实那是人们赋予的美好的名字,他普通得让我忽略了她的存在。在这块普通的石头上,铭刻着沈先生为自己写的墓志铭:“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沈先生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不就是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深情吗?不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他为我们讲述了什么呢?不就是贫民百姓的普通生活,不就是本本分分做人的道理吗?他留念这片土地,却不曾占有一尺土地,只是用他那深情的目光看着家乡。
他的笔只有蘸着沱江和辰河的水才能有神韵,才能有感情。他回来了,回到他日夜梦魂萦绕的故乡,回到给他灵感,给他力量的沱江边。他在听涛山下,倾听着沱江的潺潺流水声,注视着凤凰城的变化。在他的祝福下凤凰城会变得更加美丽!他的人民也会永远善良!
是人家博客文章,你去发挥。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