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52——1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02:34:15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52——100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52——100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52——100
52、曹彬称病
宋将曹彬攻打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即将攻克的时候,突然说患病了,手下的将领们非常惊讶,全部都来看望病情,希望能早日康复.曹彬说:'我的病不是医生的药能治好的,惟有你们大家共同表态,发誓在城攻下的时候,不滥杀一人,则病就好了."将领们答应了,立即焚香为誓,第二天曹彬就说他的病好了.到了金陵攻克的时候,城中十分安定,百姓如同平常一样.另一个将领曹翰克打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的时候,恼怒久攻不下,在攻克后,大肆屠杀城中百姓.
53、欧阳修发愤苦学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4、名落孙山
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 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 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解名,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名”,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 “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 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55、蝙蝠
凤凰是百鸟之王.凤凰过生日,百鸟都来祝贺,唯独蝙蝠没有露面.凤凰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这样傲慢!”蝙蝠蹬着双脚说:”我长着兽脚,是走兽国的公民.你们飞禽国管得着我吗?”过了几天,麒麟做寿.麒麟是百兽之王.百兽都来拜寿,蝙蝠仍旧没有露面.麒麟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如此放肆!”蝙蝠拍拍翅膀说:”我长着双翅,是飞禽国的公民.你们走兽国管得太宽了吧!”有一天,凤凰和麒麟相会了,说到蝙蝠的事,才知道它在两边扯谎.凤凰和麒麟摇头叹息,不胜感慨:”现在的风气也太坏了.偏偏生出这样一些不禽不兽的家伙,真是拿它们没有办法!”
56、红毛毡
红毛国(旧时对英国和荷兰国的称呼)过去是被允许与中国进行相互贸易的.守边主帅看见他们来的人太多,便禁止他们上岸.红毛人一再要求:”只要给我们一块毡毯大的地方就够了.”主帅想,一块毛毡毯大的地方容不下几个人,便答应了.红毛人把毡毯放在口岸边,上面只站得下两个人;他们拉了拉毡毯,就可以让四五个人站在上面了;一边拉一边就不断有人登上岸来,一会儿时间,毡毯就变得约有一亩地那么大,上面已站着几百号人了.这些上了岸的红毛人忽然一起把短刀抽出来,出其不意发动进攻,抢掠了方圆好几里地才离开.
57、越人养狗
越地的人在鲁上遇到一只狗,(那)狗低头摇尾发出人的语言说道:”我善于捕猎,(捕到的猎物)和你平分.”(那)越人很高兴,带着狗一起回家.喂给它高粱和肉食,象对待人一样对待它.(那)狗受到盛情的礼遇,日益傲慢起来,猎取的野兽,必定全部吃掉了事.有的人就讥笑那越人说:”你喂它饮食,捕猎到的野兽,狗全部吃了,那狗是干什么用的啊?”那越人醒悟,因此给狗分(野兽)的肉,多的给自己.狗恼怒,咬他的头,咬断了他的脖子和腿,(就)逃跑了.把狗当成家人养,(然后)却(又)和狗争食,哪有不失败的呢!
58、承宫拾薪求学
后汉时琅邪有个叫承宫的,是个孤儿,从8岁给人放牧猪羊.乡里人徐子盛给几百个学生讲授《春秋经》.一次承宫放牧经过,在那儿休息时听见《春秋经》,于是请求留下,为学生们拾柴.虽然过了几年艰苦的生活,但承宫都勤学不倦.
59、苏秦刺股
苏秦是洛阳人,学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写了十多个建议书都没有派上用处,最后他所有的钱都用完了,悲惨而归.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缝纫,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认他这个儿子.苏秦叹了口气,说:”都是我苏秦的错啊!”就发誓要勤奋读书,说:”哪有事情办不成的?!”读书快要睡着的时候,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然后成了六国的相印.
60蛙与牛斗
一只青蛙在草中,看见牛慢慢过来,认为是很大的东西,十分嫉妒它.于是吸入空气鼓起肚子,想要超过牛,问同伙:”我的肚子稍微大点,像牛吗?”同伙说:”距离远着呢!”青蛙十分气愤,又吸入空气鼓起肚子,说:”现在怎么样?”(同伙)说:”和前面没有异处.”青蛙猛地跳起来,再次吸入空气鼓起肚子,片刻,肚子裂开而死了.牛经过青蛙的旁边,把它的尸体践踏在泥土上.这就是自不量力的人
61、二叟登泰山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关系和特别好,甲老翁的妻子早去世了,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巴蜀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心中很悔恨,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很陡峭,我也没有登过,总想着他,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吧,以前的愚公,旧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今日我门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2天,两个老人都取乐,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从鸸到泰阴.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坐大山.
62、人有亡斧者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他处处注意那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丢斧子的这个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他找到斧子以后,就觉得邻居家的儿子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63、蛛与蚕问答
蜘蛛跟蚕说:”你饱食终日,一直到老.丝吐成经纬(织成茧),颜色黄白灿烂,于是将自己裹缚.养蚕的妇人将你们放进沸腾的水中,(你们)就丧失了性命.但是,你们的巧只适合用来自寻死路,不是太蠢了点吗?” 蚕回答蜘蛛说:”我的确是自寻死路,(但)我所吐的丝就成了花纹和彩绣,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百官祭祀礼服所绣的服饰,哪样不是我做成的呢?你是空着肚子营造(网),口吐经纬(的丝)、织成罗网,在那上面等候.看见蚊虫蜂蝶经过,没有不杀(了)它们而(让)自己(吃)饱(的).巧是巧啊,多么残忍啊!” 蜘蛛说:”为别人着想就做你;为自己着想就做我.” 唉,世上做蚕不做蜘蛛的少啊!
64、莽汉断棘
终南山上面有一条道路布满荆棘,(它的)主干柔软刺很密,碰上它的人总是被缠上无法解脱,不受伤就没完.人们害怕它的刺,都绕开那路躲避它.一个人露出义愤的样子,撩起衣裳进去,想一段路一段路地折断它们.哪知左边手指掐断了它,右边的手臂被拉住了,下边衣裳被钩住了,而上面的衣袖又被牵住了,没到片刻时间就已极其疲乏了.君子说:”人痛恨荆棘这种害人的东西是对的,(然而)恨它却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对付它),如果拿斧子,找到它的根砍断它,什么荆棘不能除去?”
65、楚王射猎
春秋时楚国有个擅长射箭的人叫养叔,他有百步穿杨的本领.楚王羡慕养叔的射箭本领,就请养叔来教他射箭.楚王兴致勃勃地练习了好一阵子,渐渐能得心应手,便邀请养叔跟他一起到野外打猎.楚王叫人把躲在芦苇丛里的野鸭子赶出来.野鸭子被惊扰地振翅飞出.楚王弯弓搭箭,正要射猎时,忽然从他的左边跳出一只山羊.楚王心想,一箭射死山羊,可比射中一只野鸭子划算多了!于是楚王又把箭头对准了山羊,准备射它.可是正在此时,右边突然又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想,若是射中罕见的梅花鹿,价值比山羊又不知高出了多少,于是楚王又把箭头对准了梅花鹿.忽然大家一阵子惊呼,原来从树梢飞出了一只珍贵的苍鹰,振翅往空中飞去.楚王又觉得不如还是射苍鹰好.可是当他正要瞄准苍鹰时,苍鹰已迅速地飞走了.楚王只好回头来射梅花鹿,可是梅花鹿也逃走了.只好再回头去找山羊,可是山羊也早溜了,连那群鸭子都飞得无影无踪了.楚王拿着弓箭比划了半天,结果什么也没有射着.
66、酒徒遇啬鬼
曾经有个人嗜好喝酒,忽然遇到故人,他的故人是个吝啬的人.嗜酒的人说:”希望到贵府叙旧,又口渴又心烦,茶也行酒也行,只求止渴.”故人说:”我的贱寓很远,不敢劳烦您的玉趾.”嗜酒的人说:”料想只不过二三十里罢了.”故人说:”敝寓十分简陋,不能让您来.”嗜酒的人说:”只要能开门就好.”故人说:”只是没有准备器皿,没有杯具.”嗜酒的人说:”我和你相互熟悉,用瓶子喝也行.”故人说:”暂且等我半天,我拜访完朋友就来叫你一起回去.”嗜酒的人目瞪口呆.
67、唐临为官
唐临当上万泉县令的从属官员.县里有十几个囚犯,都是因为未交赋税而被关押的.适逢暮春时节的雨季,正是耕种的好日子.唐临禀报县令:”囚犯也有妻子孩子,不能耕种与收获怎么养活他们,请把他们放出来.”县令害怕他们逃跑,不允许.唐临说:”大人如果有所顾忌,我一个人承担罪责.”于是县令请假回家.唐临把囚犯全部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并且和他们约定:农忙结束,都要回到监狱里去.囚犯们感激唐临的恩情,到时候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了.唐临从此出名了.
68、鹦鹉亦有情
宋朝高宗时,陇山县有人把一只能说话的鹦鹉带到了宫中.高宗养他,非常喜欢.有一天,高宗问他:”你思念家乡马?”回答说:”怎么不思念家乡?然而思念又有什么用.”皇帝很可怜他,立即派人把它送回龙山.几年后,宫里有人经过那个地方.鹦鹉问:”皇上还安康马?”回答说:”已经去世了.”鹦鹉悲伤地不停的叫.
69、陶母责子
晋朝人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侃的母亲将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封回信责备陶侃,信中写道:”你身为官吏(本应清正廉洁),却用官府的东西(作为礼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愁.”
70、荀巨伯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友人对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这种为了贪生怕死而败坏道义的行径,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病,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身体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整个军队撤离小城,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71、任末削荆为笔
东汉时的任末,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14岁时就拜了很多老师,只要听到有名师可从,就不怕路途遥远,总要背着书箱上门求教.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72、砚眼
明朝有一位陆公庐峰,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曾经在市集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已经到了官办的旅馆了,差使仆人前往,用一两银子买下砚台后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对它不像原来的砚台感到惊讶.仆人说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者砚台有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它有一点凸,路上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使他平整.陆庐峰大为惋惜.
73、王羲之学书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智慧.”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74、孟母三迁
孟子年少时,家住坟墓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75、梁山伯与祝英台
祝英台女扮男装,到学校读书,与梁山伯成为同学.在一起读书三年,两人感情很好.学业完成后,英台准备回家,山伯送她.途中英台对山伯说,家里有一个妹妹,今年刚满28,贤淑而且很有才华,要帮妹妹做媒,山伯同意了.第二年,山伯到英台家看望,见到英台穿着女装,便明白了先前说的都不是真的,所谓的妹妹,就是英台自己.山伯很高兴,可是英台已经许配给马家,两个人不紧黯然垂泪,于是约定要一起生一起死.不久,山伯因为思念英台而生病去世,英台被逼出嫁.当花轿路过山伯的坟墓时,坟墓裂开了,英台跳了下去,两人化成蝴蝶自由飞舞.
76、二犬情深
咸溪人童镛,家中养了一白、一花两只狗,它俩是一母所生的同胞,生性聪颖,善解人意.后来,那只白狗忽然因眼疾瞎了,不能回笼照料自己的饮食,花狗便衔了食物喂它吃.到了夜间,就睡在它的身旁. 后来白狗死了主人很怜惜,埋在山麓间,花狗仍朝夕去看望它,在它的墓前转几圈,象凭吊的样子.必定要相伴一段时间后,才恋恋不舍地返回.
77、赵某误子
吴国有个姓赵的人,家里很富有,有很多收藏品.他的儿子们仗着父亲有钱就每日挥霍不务正业.有一位老人好意劝导他说:”你的儿子们都游手好闲,一旦你死去,他们怎们能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应当让他们学习本事,然后才能有本事独立生活.”姓赵的人不听劝告,继续放纵儿子们.等到赵某死去以后,他的儿子们依旧挥霍无度.不久,资产都被挥霍空了,三个儿子有的在街市中乞讨,有的偷邻居的东西,有的饿死在路边.人们都说:”这是自做自受!”然而这难道不是他们父亲的错误吗!
78、擒贼
有一对姓周的夫妇,以打鱼为生,白天出没于风波.一天,两个大强盗相互说:”等到性周的到了市场,只留下他的夫人时,我们可以抢他们的钱.于是看到姓周的离开了.姓周的离开了,两个大强盗拿着刀靠近船.周氏夫妇养了一条狗,它看到了大强盗,狂叫.周夫人听到了就出来了.两个强盗跳上船,拿出刀要挟她,狗咬着抢着强盗,所以强盗脱不了身.周夫人乘他们没有防备,把一个强盗推入河中.一个强盗被狗咬着,很痛.周夫人拿着刀想要劈他,强盗脸上显出委屈的样子,跪着赔礼道歉,这是姓周的正巧回来了,看到这幅情景,就邦着两个强盗去了官府.
79、张元饲弃狗
张元,字孝始,是河北芮城人.祖父叫成,做过平阳郡守.父亲叫延俊,在州郡当官,曾经作过功曹主簿.并且因为至纯被乡里人所推荐.本性谦虚谨慎,孝顺父母.有一次,张元在森林小道里看见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着.他的叔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反驳叔父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不是不可以阻止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所以要把它收养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所以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过了不多久,小狗的妈妈衔着一只死了的兔子放到张元面前,然后走掉了(这似乎是为了感谢张元收养其子之恩).后人把张元饲养被人丢弃的小狗的故事,简称为张元饲弃狗.
80、何岳两次还金
: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81、车胤曩萤夜读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82、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83、苏东坡焚房契
苏东坡从广东往北回,选择住在阳羡,邵民陪他去看一套房子(值五十万),苏东坡用完了身上所有的钱刚能买下,后来挑了个吉日住入新家,经常与邵民在月下散步,听到有个妇人哭得很伤心,便推开门进去,妇人看到苏东坡仍然在哭.苏东坡问她,妇人说:我有一套房子传了百年,而我的儿子不成材,买给了别人,现在我搬到着儿来了,住了百年的旧房子永远没了,怎能不痛心?问她屋子在哪儿,就是苏东坡所买的房子.苏东坡再三安慰她说:你的屋子是我买的,不用悲伤,今天把屋子还给你. 他马上叫人拿来凭据,在妇人面前烧了.第二天叫妇人的儿子,接他母亲回到原来住所,竟然不索要他的价值.
84、危如累卵
春秋时代,晋灵公贪图享乐,派大臣屠岸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怕有劝阻便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 大臣苟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晋灵公为了防止苟息劝阻, 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苟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死.苟息见到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劝你什么,只是来给你表演一个特技.我能够把12颗棋子垒起来, 再把9个鸡蛋垒上去而不会倒坍.” 晋灵公听了,便叫苟息表演.苟息先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鸡蛋一个个加上去.晋灵公见了,在一旁大叫”危险”,苟息慢条斯理的说:”这有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 晋灵公问他更危险的是什么,苟息说:”大王,你造九层高台,弄得国内已没男人耕地,国库空虚,一旦外敌人侵,国家危在旦夕,难道不更危险吗?”晋灵公听了,这才醒梧过来,立刻下令停止了九层高台的工程.
86、李林甫口蜜腹剑李林甫为宰相后,对于朝中百官凡是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而受到玄宗宠信或官位快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忌恨由文学才能而进官的士人.有时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说些动听的话,而暗中却阴谋陷害.所以世人都称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88、李绩煮粥唐英公李绩,身为仆射,他的姐姐病了,还亲自为她烧火煮粥,以致火苗烧了他的胡须和头发.姐姐劝他说:”你的妾那么多,自己为何要这样辛苦?”李答:”难道真的没有人吗?我是想姐姐现在年纪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怎么可能呢?”89、鸡感恩有个外出者在下雨天晚上行走,就到朋友的家中投宿.朋友看到有客人来,很开心,就杀了鸡招待他.这个外出者怜悯那只鸡,假装说吃素,主人就不杀鸡了.夜里睡到三更时分,夜行都忽然听到鸡叫声很急促,以为是黄鼠狼来了,就起来赶黄鼠狼.然后墙倒了,正好是客人的那间房.主人也被惊醒而起床,以为客人被压死了,点了蜡烛去寻,发现客人在鸡笼的旁边(而安然无恙.)大概是鸡感激客人的救命之恩,(发现墙要倒了,)就用鸡鸣让客人起床.90、隋侯救蛇得珠历史上一位隋侯,有一次出使齐国,途中见一条蛇,被困在沙滩上打滚,头部受伤流血,隋侯怜悯,急忙用药敷治,然后用手杖挑入水边让它游走.后来从齐国回来再经过此地时,见该蛇口衔一颗宝珠,等候赠送隋侯.隋侯不敢接受.当晚梦见脚踏一蛇,惊醒一看,见床头有一对夜明珠,直径一寸,发光可以照耀全室,世称为隋侯宝珠.91、赌徒贷资有一富翁,很多商人都向他(富翁)借资金.一天外出,有一个少年跟随在他(富翁)的后面,向他(富翁)借生意的本钱.富翁答应了.少年跟到了富翁家里.正好看见桌子上有数十枚铜钱,少年闲来无事,用手把钱自下而上垒高,手法甚为熟练.富翁拒绝了他的要求,最终没有给他钱.有人问富翁问什么不借钱给他,富翁说:"这个人肯定是好赌而不是行为端正的人,赌博中熟悉的手法不自觉显露在手上."问那个少年,果然是这样.94、王充读书王充,东汉之博学者,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在乡里以”孝”而被人们称道.后来到了京城,拜师扶风班彪,学习儒学.王充好读书且不被书中的句子所束缚.家里穷没有书,王充就常常到洛阳的市上,阅读那里卖的书,一读就能背诵下来,很快就精通的各个流派的学说.95、邓攸保侄邓攸是晋国人.邓攸的弟弟很早便过世了,留有一个小孩,算是孤儿了.正值社会动乱,北方的胡人入侵首都,抢夺牲口.邓攸带着妻子孩子逃亡他乡.吃光了食物,胡人再次逼近.邓攸对妻子说:”我的弟弟死得早,只留下了一个孤儿.现在如果我们带着两个小孩子逃命,大家都会死.不如我们放下我们的孩子,带着弟弟的孤儿逃走吧.”妻子听后泪如雨下.邓攸安慰她说:”不要哭了,我们还年轻,日后还会有孩子的.”妻子听后也就同意了.96、画鬼易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 他说:”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97、孟母不欺子孟子很小的时候,一天东边有一户人家杀猪.孟子不知道那一户人家为什么要杀猪,就问他的母亲.孟母没多想就说:”杀了猪给你吃肉呀.”刚说完,孟母就后悔了,她在心里数说着自己:”我怀着孟子以来,坐席不端正我不坐,割肉不周正我不吃,从孟子还是胎儿的时候我就让他受良好的教育,现在孟子初识人事,我怎么就欺骗他呢?这是教他说话不讲信用啊.”于是,尽管当时家里很穷,孟母还是去东边杀猪的那户人家买了些肉回来给孟子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对孟子的承诺.98、跛足虎太行山天井关以西十里地,有一座茅草庵,有个老和尚住在那里.老和尚曾经在山涧中行走,有个小老虎和狗差不多大,有一条腿断了,萎靡的趴在地上,可能是从山崖上摔下来摔伤的,被母老虎抛弃了.老和尚可怜它,把它带回庵里,用粥饭饲养它.后来慢慢驯养它,老和尚出门它就跟着,老和尚在庵里它就跪在地上. 过了两年,老虎更加威猛了,人们都叫它”跛足虎”.有个客人拜访草庵,老虎也跟着和尚来回走动的招待客人.于是远近的人都说老和尚能降伏老虎,和尚也得意洋洋,飘飘然,认为老虎对自己友善. 一天,和尚带着老虎出远门,鼻子流血不止,都流到了地上.和尚怕污染了土地,用脚点地让老虎舔掉血迹.老虎舔了血感觉非常好吃,就嫌血太少,又因为忍不住嘴馋,于是扑倒了和尚把他吃了.从此,”跛足虎”在路上出没,见到人就吃,伤害了很多人.99、樊重种树樊重想要做些木制器具,就先种下树木,当时别人都嗤笑他.但是过了多年以后,(当年樊重种的树)都可以派用场了,(做成了各种器具).当初那些讥笑他的人,都来向他求借.这就是种植树木不可以停止的(道理).俗话说:”一年的计划,没有比得上种稻谷的;十年的计划,没有比得上种树的.”说的就是这个啊.100、司马光勤学司马光是宋朝哲宗时的宰相,曾经主编过《资治通鉴》,是当时的有名的丞相.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
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