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恐龙灭绝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6 02:55:11
为什么恐龙灭绝了?为什么恐龙灭绝了?为什么恐龙灭绝了?地球历史上的中生代曾经栖息过种类繁多的爬行动物,这其中最著名的也许就要属恐龙了.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恐龙化石多达几百种,这样一个主宰地球l.6亿年之久

为什么恐龙灭绝了?
为什么恐龙灭绝了?

为什么恐龙灭绝了?
地球历史上的中生代曾经栖息过种类繁多的爬行动物,这其中最著名的也许就要属恐龙了.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恐龙化石多达几百种,这样一个主宰地球l.6亿年之久的庞大动物类群在白垩纪末期却突然覆灭.写下了生物史上令人费解的一章.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来自中国的古生物学和物理家黎阳2009年在耶鲁大学发表的论文引起国际古生物学界的轰动,他和他的中国团队在6534.83万年前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K-T线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二百三十二倍.如此高浓度的铱只有在太空中的陨石中才可以找到,地球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据墨西哥湾周围铱元素含量的精确测定,当时是一颗类似小行星的物质不仅撞击了地球中美洲地区,还撞破了地壳,致使地球内部岩浆汹涌喷出,撞击造成的超级火山爆发,从古玛拉岩石的同位素含量测出此次爆发的威力远远高于黄石超级火山最大的能量(普通火山口的直径也就是是几百米,而这次被撞击成的口子直径超过148千米.),整个地球被浓浓的火山灰和毒气所覆盖,地球上的生物长时间不见阳光和月亮,植物无法光合作用,大气层氧气含量极低,从大多数恐龙死亡时扭曲的姿势来看都非常地痛苦,完全是缺氧的自然反应(中生代地球的氧含量是现在的170%以上,别说是灾难发生时的缺氧,就算是现在的氧含量,恐龙这样灵活而无毛的富氧生物也无法生存在现在的地球环境上,像白鲢一样缺氧即难存活,而哺乳动物耐氧性则要强得多.).综合这些因素造成此次生物的大灭绝.以前学术界都是把外来天体撞击说和火山喷发说分开讨论的,但这两个学术都有相当大的缺陷,外来天体说光是撞击不足以影响那么严重,时间那么久,范围那么远(全球性的),而火山说,地球上的火山活动本身就很多很巨烈,但都不足引起如此大的生物灭绝,包括黄石超级火山在内,而中国学者黎阳提供的论证方向和证据完美地解答了国际古生物界的长期疑问,两者的结合才可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地球生物大灭绝.
近期理论
德国科学家最近提出,恐龙灭绝是由当时恶劣的“空间天气”造成的,也就是说,来自宇宙的强烈粒子流闯入地球大气并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从而致使恐龙灭绝.据德国《科学画报》杂志报道,来自波恩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约尔格.法尔教授介绍说,地球在6千万年前曾陷入一次强烈的宇宙粒子流“风暴”中.在遭遇这样的风暴时,高速进入地球大气的各种粒子会达到平时的上百倍之多,将大气中的分子“撕裂”成为形成雨水所必要的凝结核,最终导致地球大气中云层增厚,降雨频繁,气温急剧下降.科学家认为,正是宇宙粒子流的爆发导致了地球气候条件的剧烈变化,而不能适应此种气候变化的恐龙也因此在较短时间内灭绝.迄今为止,各种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解释均不能自圆其说.近年来美国物理学家路易·阿尔瓦雷兹提出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备受各方关注.他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上层时发现微量元素枣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多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合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于是阿尔瓦雷兹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导致了恐龙的消亡.但是,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解释岩层中铱含量增加和恐龙灭绝存在许多疑点.1.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铁类元素构成,这样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而在地球上从未发现有这样大型的陨石; 2.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由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很小一部分.仅一颗小行星撞击扬起的尘埃能够把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埋入深达几千米的岩层中吗?3.一颗小行星所含的铱元素就能均匀的散布以至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吗?铱元素在地球深处也同样存在,为什么只推测铱元素来自地球以外而不是来国地球内部呢?我们知道,地球内部的热核反应会不断积聚起巨大能量,一旦地壳承受不住时,内部压力便冲破地壳突然释放形成大爆发.铱枣这种主要存在于地核内的元素在大爆发时通过熔岩喷发从地球深处被带到地壳表层,而公认的标志白垩纪结束的黏土层正是由大量火山灰尘堆积形成.所以,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含量普遍增多证明当时地壳曾发生了普遍性剧烈喷发.

目前科学仍未证实,有火山爆发说,外星岩石撞击说,瘟疫说,冰川说,外星人入侵说,不管什么说,总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也是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现在,人类认为的各种原因取典型的几种列举如下:
(1)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

全部展开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现在,人类认为的各种原因取典型的几种列举如下:
(1)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
(3)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4)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5)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6)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7)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6)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
4、资料:
(1)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
到目前,各种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解释不下几十种,如气候变化说,植物影响说等等,但均不能自圆其说,其中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近来倍受各方关注。美国物理学家路易•阿尔瓦雷兹在研究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粘土层时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岩层中陡然增多30~160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测验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于是他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 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恐龙的消亡。但是,用小行星撞击来解释岩层中铱元素含量增加和恐龙灭绝存在许多疑点。
○1 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 铁类元素构成,这样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而在地球上从未发现有这样大型的陨石;
○2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 ,由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很小一部分。仅一颗小行星撞击扬起的尘埃能够把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埋入深达几千米的岩层中吗?
○3一颗小行星所含的铱元素就能均匀的散布以至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吗?况且,铱元素在地外小行星上存在(含量并不高),在地球深处也同样存在,为什么只推测来自地球以外而不是来自地球内部呢?
其实,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含量增多的异常情况与恐龙的灭绝的确密切相关,但通过仔细研究却可以得出另一种结论。我们知道,在地球内部进行的热核反应会不断积聚起巨大的能量,一旦地壳承受不住时,内部压力便冲破地壳突然释放形成大爆发。铱——这种主要存在于地核内的元素,在大爆发时通过熔岩喷发从地球深处带到了地壳表层,而公认的标志白垩纪结束的粘土层正是大量火山灰尘沉积形成(科学家在夏威夷克拉维亚火山喷出的气体中曾检验出微量的铱)。所以,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含量普遍增多恰好证明地壳发生了普遍性剧烈喷发。化石档案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恐龙的死亡时间和绝大部分恐龙蛋化石的形成年代是在白垩纪末期,已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保存在白垩纪与第三纪界限(K-T界)的富含铱的薄粘土层下的地层中,富铱层的下伏地层和上伏地层中生物群的面貌截然不同,恐龙在白垩纪末期以后的地层中便消失了。各种地质和化石线索表明,白垩纪末期的地球上确实发生了对恐龙生存极为不利的突然变化,这与地质学界认定的白垩纪末期大规模造山运动等一系列全球性地壳构造剧烈变动的时间正相吻合。
白垩纪末期大爆发的能量,远非我们现今的火山爆发所能比拟,从大面积火成岩凝固的德干高原到辽阔大洋盆的出现,其熔岩喷发猛烈程度可想而知了。喷发时隆隆的轰鸣划破本来宁静的天空,滚滚的烟尘使世界陷入一片昏暗之中,生命乐园变成了死亡地狱。在大爆发后地壳膨胀分裂形成了现在的大陆和大陆架,原先曾经广布繁盛动植物的地球表面,地层开裂,山脉隆起,绝大部分动植物被喷发的熔岩和火山灰所掩埋,恐龙和其它动植物的遗骸在高温、高压、隔绝空气的巨厚岩层中,经历了漫长时期,这些有机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变成了现在的石油和煤炭矿藏。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沿着岩层中的缝隙汇集在地层中低凹的区域,因为地层构造与地表形状的整体性,所以,石油一般都集中在地表凹陷的地区下面的地层中,据勘探在所有大陆和大陆架的地层中都有石油和煤炭矿藏分布(大洋盆是白垩纪末期大爆发后才形成所以例外)。
通过化石可以了解某地质时代生物类群生活活动的情况,近年来在内蒙古巴音满都呼白垩纪末期的地层里出土的数百个原角龙和甲龙化石中,有大量恐龙完整骨架成群堆积在一起,从遗骸的埋葬姿势看,它们是在极度痛苦中死去。其中有两窝甲龙幼子,它们萎缩着身子紧紧依偎在一起,抬头作观望状,显然在临死前的时候发生了从天而降的可怕情况。在蒙古戈壁有一处食肉恐龙临死前正在孵卵的化石,它后肢叉开,前爪分开并伸向后方的动作显出是正在护着自己的卵,窝内有十五枚恐龙蛋。这些瞬间死亡场面清楚说明它们是灾难性的集体死亡,而且死后尸体迅速在原地被埋葬。在世界其它地方的恐龙化石许多都有相似的死亡特征。同时发现当地含化石的岩层是一种砖红色的粉沙岩层,而恐龙化石普遍出产于沙岩层中,这种由大量火山灰沉积而成的沉积岩正是形成化石的最佳环境。
化石形成的前提是生物死亡后,遗体或其生活活动的遗迹迅速被沉积物所掩埋。没有特殊情况形成的动物尸体迅速原地埋藏,是不会保留下这么多埋没时间相对集中,个体完整无缺的恐龙、恐龙蛋化石的。所以,大多数恐龙应是在生存环境一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因突然降临的毁灭性灾难而大批死亡。可以推测那次环境剧变的过程相当突然和短暂(新星爆发时突然变亮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天至几个月)。
(2)恐龙真的灭绝了吗?
大量的石油和煤藏以及体现当时地球环境特征的动植物化石均显示,白垩纪末期以前,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和厚度远远超过现在。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一块8000万年前的玛瑙中密封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中氧气含量高达30%,由此推断,8000万年前地球大气中氧含量为30%,而现大气中氧气含量仅21%。那时的地表在浓厚大气层包围中,全球都是非常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在趋于平坦的大地上湖泊广布、河流纵横,到处覆盖着高大的蕨类和裸子植物,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当时极地和赤道的温差很小,加拿大地质学家曾在北极圈内的埃尔斯米尔岛发现了一片以水衫为主的化石树林,林中还有鳄等爬行动物化石,说明白垩纪时的极地具有热带的气候。自然环境是决定生命存在形态的主要因素,动植物体形特征就是生活环境的反映,地球大爆发后,造成地球温度骤降,那些身躯硕大的只能在气温暖湿、植被丰富的优越环境下生活的特化动物恐龙们,一旦它们赖以生存的湿热环境不复存在时,即使侥幸躲过这场劫难存活下来,身体器官系统也已无法适应改变后的相对寒冷干燥、有冷暖季节区分的气候环境而继续生存,结果多数未能跨过新生代的门槛。
虽然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物种因不断的“灾变”而消亡,但生物进化链条的每一环节从来没有缺失,只是生物的形态、习性有所改变,由一种结构变成了另一种更适应环境的结构,新物种的诞生实际上是旧物种在新环境下进化的结果。当那些大型的恐龙由于气温过低和缺乏食物而大量死亡后,还有一部分幸免于难、体形较小的恐龙,因在生存方面具备的便于隐藏以躲避外界环境变化,食量小,耐肌饿等优势,伴随一些早在晚侏罗纪就已经进化为原始鸟类、哺乳类的原本不起眼的动物,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经过7000万年不断演变,大多数恐龙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由变温的冷血动物演变为耐寒的能调节体温的热血动物——鸟类、哺乳类及人类,逐步占领了地球生物圈的广阔空间。由于哺乳类与爬行类的渊源关系,在它们身上仍可以看到恐龙的身影,如犀牛与角龙、鸭嘴兽与鸭嘴龙……否则,老虎、大象从哪里来的?
每次大规模物种进化后,总会有一些物种保持原状。像部分鱼类在泥盆纪因地表出现陆地而演变为两栖类后,鱼类还延续存在一样,爬行类中也有极少数至今仍然保持了7000万年前恐龙的原始形态。从那些小型恐龙和古鳄化石可以看出现今生存的巨蜥、鳄的相貌与恐龙时代生活的前辈一脉相承。
(3)、生物灭绝的“灾变”。
地球岩层中的生物遗迹揭示,恐龙灭绝等一系列物种突变是源于一种相同的驱动因素,不是偶然和不确定性的,而是可以预测和定向性的。印度德干高原暗色火成岩的形成是在白垩纪末期不到100万年内喷发出来的,西伯利亚暗色火成岩的形成年代与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之间也有明显的联系,地球上大部分泛布玄武岩的地层形成时间与历次生物大灭绝时间大体一致。在生命进化史上生物界几经周折和磨难,生物灭绝从没有停止过,每隔一定时期就会发生一次物种大灭绝。白垩纪末期的恐龙灭绝不是惟一的灾难,而只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在更早的年代中曾发生过多次,如二叠纪末期,活跃在海洋中的三叶虫等大多数海生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突然大大减少,还有奥陶纪末期……
地质年代的地层单位之间界限就是以古生物、古气候等划分的,从太古代到新生代的每一地质年代交界时都是地壳构造剧烈活动,地表环境发生迅速变化,生物形态出现大规模变异的时期。白垩纪末期的大爆发就像震旦纪与寒武纪交界、二叠纪与三叠纪交界的大爆发是同样的情况,不同时代的生物大灭绝现象的背景都是由于每次地球大爆发过程中,地球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大批生物的死亡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陡然下降。
地球的大爆发虽然是一个突然的过程,但也是一段时期地壳变化积累的结果。之所以在K-T界以后的地层中很少找到恐龙的化石,是因为化石的形成和保存需要苛刻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生物的遗体都能成为化石,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只是地质历史时期曾经生存过的生物中非常少的一部分,这就造成了生物史记录的不完备性。只有每一次地球大爆发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地质环境才会有大量生物以化石的形式保留下来,因为地球的大爆发过程是周期性的,所以,物种灭绝率每隔一定的时间(约几千万年)出现一个峰值,而被保存下来的表明生物进化史的化石证据也是阶段性的。
地壳周期性的地质变动会使化石标本呈现出突然性变异,却不能完全否定生物通过天择对生物实践有利遗传的改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物种突变的周期也只是相对短暂。根据遗传学研究,物种从一种遗传稳态转变到另一种遗传稳态是需要几百个以上的世代才能完成的,例如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一级或纲一级的动物化石在地层中突发性出现的“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现象不是只发生在早寒武纪的短短几百万年内,在晚震旦纪就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多细胞动物;越来越多的带羽毛恐龙化石被发现,证明部分小型兽脚类恐龙早在约1~3亿年前由于环境改变而开始了向鸟类演变的进程。同样,显赫一时的恐龙家族在白垩纪末期的消失并不是恐龙种群全部绝迹,在早第三纪的地层中还没有发现恐龙化石也不等于早第三纪没有恐龙生存,原因是在大爆发的间歇期,地壳大规模变动停止后,地表环境进入相对平稳时期,已不具备生物遗体化石化的基本条件,动物死后尸骸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风化、流水以及氧化分解等外力作用早已化为乌有,即使有局部地区的火山爆发时形成的少量化石也只能是残肢碎片了。于是我们就很难发现大爆发间歇期的大量完整生物化石。
迄今没有明显的证据可以证明,像恐龙灭绝这种大规模生物灭绝是由于小行星撞击等来自外太空的影响引起。但是,地球内部地质构造曾经频繁变动(至今仍在继续)的事实表明,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只有一个——即白垩纪末期的地球大爆发。不断发生的周期性地壳构造变动(大爆发)引起的环境“灾变”,在生命进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当然,物种的逐渐进化也始终贯穿于整个生命演变过程。这种周期性天体爆发是所有行星(包括地球)在演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些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和海底下的石油矿藏就是解释恐龙时代因地壳剧烈变动而终结的最好说明。
5、在古地层中,白垩纪地层与第三纪地层中间有一层薄泥层,其中富含铱(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在地球内部、小行星上均有分布,地面上很少见),被人们称为K-T边界。在K-T边界下(即比K-T边界早形成的地层)找到了恐龙的化石,而在K-T边界上(即比K-T边界晚形成的地层)却没有发现任何恐龙的化石。这说明了恐龙是在K-T边界形成时灭绝的。
6、在关于恐龙灭绝原因解释中,最有可信度的两种解释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和西伯利亚地盾。其主要原因都在于K-T边界。它们的主要原因是:在K-T边界下(即比K-T边界早形成的地层)找到了恐龙的化石,而在K-T边界上(即比K-T边界晚形成的地层)却没有发现任何恐龙的化石。这说明了恐龙是在K-T边界形成时灭绝的。根据K-T边界的厚度可以推断出恐龙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灭绝的。根据K-T边界中富含的金属元素铱,可以推断出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或者发生大规模的火山爆发造成了恐龙的灭绝。
7、K-T边界富含的铱使恐龙灭绝的原因这个千年谜团有了着落,验证了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在天上,就是在地下。而西伯利亚地盾也常常受到质疑,恐龙灭绝的速度就是其中之一,根据K-T边界的厚度,恐龙大概是在一次快速的“灾变”中灭绝的,而西伯利亚地盾有可能使恐龙在50万年左右灭绝,速度的确是个很不符合条件的因素。那么很可能是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使恐龙灭绝了。
8、有关西伯利亚地盾的资料:
(1)简介:西伯利亚地盾(俄文:Сибирские траппы,英文:Siberian Traps)是个大火成岩省,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地盾的形成时间,介于二叠纪与三叠纪之间,约2亿5100万年前到2亿5000万年前,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即恐龙灭绝事件)的时期相符合。西伯利亚地盾火山爆发持续约一百万年,横跨二叠纪与三叠纪的交界。目前没有明确证据可支持西伯利亚地盾火山爆发与二叠纪末灭绝事件之间有直接关联。形成西伯利亚地盾的火山爆发,是过去5亿年来,已知最大型的火山爆发之一。
(2)地理位置:西伯利亚地盾的位置,界于北纬75度到50度之间,东经60度到120度之间。西伯利亚地盾的洪流玄武岩范围相当广泛,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原始的面积可能达700平方公里,涵盖当时西伯利亚的大部分。而最初的熔岩体积估计约100万到400万立方公里。 西伯利亚:苏联亚洲部分的一区域,从乌拉尔山脉一直延伸到太平洋。这一广大地区于16世纪至17世纪期间逐渐并入俄罗斯。自17世纪早期以来一直作为政治犯的流放地,横跨西伯利亚的铁路建成后(完工于1905年)俄国人开始在此定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其矿产资源而得以发展。
(3)形成:西伯利亚地盾的成因被认为与西伯利亚克拉通下的热柱有关。根据玄武岩中的氦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西伯利亚地盾的玄武岩形成于热柱。另有理论认为,西伯利亚地盾火山爆发是由大型陨石撞击而形成。
(4)镍矿:西伯利亚地盾火山爆发持续了至少一百万年,并形成众多火山口。规模庞大的诺里尔斯克-塔尔纳赫镍铜钯矿床,占了西伯利亚地盾的大部分。大范围的凝灰岩与火山碎屑岩显示,在宁静式喷发时或是之前,曾有爆裂式喷发。含有硅的火成岩(例如流纹岩),也显示当时有爆裂式喷发。
(5)具体情况:据《探索》杂志报道,西伯利亚偏远的森林是被人们遗忘的荒蛮之地,苏联时期它曾被西方人看作是避之不及的恐怖地方。现在科学家认为,一位“古代杀手”就隐藏在这里。科学家们开始分析这里一座2.5亿年前大爆发的火山,据信,这次爆发导致地球上90%的生命灭绝。
研究人员对西伯利亚地盾火山的研究已经有些年头了。他们认为,占地约为阿拉斯加州面积的西伯利亚地盾火山岩在全球变暖并导致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有史以来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以挪威奥斯陆大学的赫里克•斯文森为首的一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发现,西伯利亚地盾火山在其20万年活跃期间拥有一座充满致命武器的“兵工厂”,其中的首要武器是碳。
西伯利亚地盾火山喷出的喷出的岩浆面积高达7百万平方公里,接近澳大利亚的面积。灼热岩浆流入西伯利亚西部的通古斯盆地,该地区沉淀着厚厚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熔岩的热度烘烤着这些碳氢化合物,把该区域变成世界上最大的燃烧化石燃料的车间。西伯利亚地盾火山可能已向空中喷射多达100万亿吨的碳(人类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碳约为80亿吨)。
这足以造成全球气候灾难。但研究组还想知道如果熔岩渗透该区域丰富的盐层后会发生什么。在实验室把盐加热到275摄氏度会生成以甲基氯为主的大量毒气,甲基氯是一种有效的臭氧“杀手”。斯文森说:“它是第一份二叠纪末期臭氧耗尽的地质现实证据。”
但是,麻省理工大学的琳达•埃金斯•坦顿称,关于这一发现还有很多不确定之处。她说:“有证据显示,在这时期的化石记录中存在大量基因突变。”可能是臭氧层受损后紫外线照射的结果。但是,坦顿说:“这种臭氧破坏者的理论相当新。问题是火山爆发是否足以强大到把气体喷入同温层。”
答案可能来自对遍布通古斯盆地的众多管状结构的分析研究。这些管状结构直径一般在300米左右,斯文森的研究组相信,这些管状物是碳和氯混合的致命气体喷入大气中后留下的古代火山坑。
9、支持“小行星撞击地球”是恐龙灭绝的原因的学者们认为:2.5亿年前恐龙出现后,在中生代主宰了地球,但在侏罗纪末期,气候巨变,全球变暖,大型食肉恐龙大部分灭绝,但这不足以使庞大的恐龙家族灭绝。逃过一劫的恐龙来到了白垩纪,继续繁衍生息,正当恐龙家族再次壮大起来,比以前更加繁荣的时候,潜在的危险也即将到来。在深层宇宙空间,两颗大型的小行星相撞,其中一个直径为1680千米,大部分碎片散落在宇宙空间,一些碎片改变了轨道,一块跨度为10千米的碎片成为新的小行星,并向地球冲来。这颗巨大的小行星一直以每秒20千米的速度向当时恐龙的生命摇篮——地球飞去。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这颗致命的小行星终于来到了它的终点站——地球,并且撞击了它,造成了全球性的毁灭性灾难。距离撞击还有3小时时,距离地球还有40000千米的小行星开始燃烧,此时地球引力致使它的运行速度加快;距离撞击还有30分钟时,动物们已经预感到了有事情发生,因此开始骚动;距离撞击10分钟时,动物们已经预感了灾难的发生,惊恐万状,此时因为小行星的接近,地面开始炽热;距离撞击还有5分钟时,小行星更近了,地面升温加剧,恐龙感到炽热难耐,植物开始冒烟、燃烧;距离撞击还有1分钟时,由于小行星不断接近地球,河水沸腾。当小行星进入大气层时,蒸发了约10000立方米、728亿吨的石块。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听到小行星剧烈撞击大气层的声音,而且很有可能多次听到;小行星撞击大气层造成了大气层中的气层发生巨变,大气层上层的温度达到1200-1400℃,地面炽热达几千摄氏度。而这颗直径相当于大气层厚度——10千米的小行星经过大气层,几乎相当于没有经过大气层,它飞速撞向了今墨西哥犹卡他半岛。当这颗巨大的小行星前部撞击地面时,其后部才刚刚经过大气层,处在距离地面约9千米的高空。这次撞击的力量相当于100万颗核弹爆炸的力量,其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太阳的能量,使墨西哥犹卡他半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这次剧烈的撞击造成了地球强烈的地震,并释放出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和撞击产生的热量以冲击波的形式以音速冲向地球各处,造成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物体燃烧,绝大部分的植物都被烧焦。与此同时,撞击产生的大量碎片被抛出,一些小的碎片还被抛出了大气层,又重新被地球引力拉回。这次撞击再一次引起了几千米高的海啸,并使海底的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变化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和酸性物质等等有毒有害气体。这次撞击使当时地球上平均体重在10千克以上的动物全部灭绝,宣告了恐龙时代的结束和中生代的结束。这次撞击使小行星中富含的元素铱迅速随毒素冲击波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致使地层中的K-T边界中含有大量的罕见元素铱。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