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几个初二物理问题(每题都必须写明原因)记得每题都要写明原因,做不到这点的别答了亲1.从地面算起,下面哪种物体的高度500000微米近似为()A房门 B衣柜 C床面 D书桌2.在给窗户选配玻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15:41:31
问几个初二物理问题(每题都必须写明原因)记得每题都要写明原因,做不到这点的别答了亲1.从地面算起,下面哪种物体的高度500000微米近似为()A房门 B衣柜 C床面 D书桌2.在给窗户选配玻璃
问几个初二物理问题(每题都必须写明原因)
记得每题都要写明原因,做不到这点的别答了亲
1.从地面算起,下面哪种物体的高度500000微米近似为()
A房门 B衣柜 C床面 D书桌
2.在给窗户选配玻璃时,选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应达到()
A1分米 B1厘米 C1毫米 D1微米
3.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写法是()
A36.48厘米=36.48×1/100厘米=0.3648米
B36.48厘米=36.48厘米×1/100米=0.3648米
C36.48厘米=36.48×1/100米=0.3648米
D36.48厘米=36.48厘米×1/100=0.3648米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流星落地 B木筏漂流 C技术革新运动 D汽车进站
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1,运动路程之比是1:3,则它们速度之比是?
6.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造物分别是()和().
7.汽车上山的速度是16米/秒,下山返回的速度是24米/秒,则汽车从上山到下山整个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米/秒.
问几个初二物理问题(每题都必须写明原因)记得每题都要写明原因,做不到这点的别答了亲1.从地面算起,下面哪种物体的高度500000微米近似为()A房门 B衣柜 C床面 D书桌2.在给窗户选配玻璃
1.c(5000000微米等于0.5米) 2.c(用不到微米那么精确地级别应该) 3.c(等号后面先写原数,再写进制加上要换算到的单位,最后等于得数加换算后的单位) 4.c(技术革新运动不是某个物体在运动) 5.v=s/t 那么v1/v2=s1t2/t1s2=1*1/4*3=1/12 6.行船,河岸(青山和孤帆从诗句中看都是运动的,所以需要找一参照物要与它们有位置的变化) 7.v=s/t,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要用整个的路程/通过整个路程所用的时间,所以要先求出整个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设整个路程为s,t1=s/2除以16m/s=s/32(秒);t2=s/2除以24m/s=s/48(秒);代入v=s/t1+t2=19.2m/s
ABBC
1. 1m=10^6 微米 ,所以题中给的高度接近为0.5m 应该是C 床面
2. 玻璃的缝应该很小,而1cm的缝会很大,所以选C 1毫米,微米级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3. 厘米换成米应该除以100,所以选D ,注意除以的那个100是没有单位的
4. C ,C说的是一种活动,不是真正的物理运动
5. V=S/t 所以是 1/3 :4/1 =1:12
全部展开
1. 1m=10^6 微米 ,所以题中给的高度接近为0.5m 应该是C 床面
2. 玻璃的缝应该很小,而1cm的缝会很大,所以选C 1毫米,微米级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3. 厘米换成米应该除以100,所以选D ,注意除以的那个100是没有单位的
4. C ,C说的是一种活动,不是真正的物理运动
5. V=S/t 所以是 1/3 :4/1 =1:12
6. 船或者水 太阳
7. 设山坡长为S,则上山时间t1=S/16 下山时间t2=S/24
总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2S除以总时间t1+t2
V =2S / (t1+t2) =48/5=9.6 m/s
收起
难打字啊 。。不会问老师?亲
1. 500000微米=500mm=0.5m 选C
2. C 1毫米 误差过大玻璃安不上或安上去有缝隙.
3. C 36.48厘米=36.48×1/100米=0.3648米 因为:1厘米=1/100米
4. C 技术革新运动 不 属于视运动,你能看见运动吗?
5. t1/t2=4/1 s1/s2=1/3 v1/v2=(s1...
全部展开
1. 500000微米=500mm=0.5m 选C
2. C 1毫米 误差过大玻璃安不上或安上去有缝隙.
3. C 36.48厘米=36.48×1/100米=0.3648米 因为:1厘米=1/100米
4. C 技术革新运动 不 属于视运动,你能看见运动吗?
5. t1/t2=4/1 s1/s2=1/3 v1/v2=(s1/t1):(s2/t2)=(s1t2)/(s2t1)=1/3 *1/4=1/12=1:12
6. ”两岸青山相对出 ” ,青山在动,船为参照物,“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岸为参照物。
7. 路程为s 上山t1=s/16 下山t2=s/24 v=2s/(t1+t2)=2s/( s/16 +s/24)=19.2m/s
收起
DCDC
5分析:先列出时间与路程的比例,再根据速度公式就可算出它们的速度之比.
已知:t1:t2=1:4,s1:s2=3:1,
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v1:v2=s1t1:s2t2=s1t1×t2s2=3×41×1=12: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时间和路程的比例是解题的关键.
6分析:作者从不同参照物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
全部展开
DCDC
5分析:先列出时间与路程的比例,再根据速度公式就可算出它们的速度之比.
已知:t1:t2=1:4,s1:s2=3:1,
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v1:v2=s1t1:s2t2=s1t1×t2s2=3×41×1=12: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时间和路程的比例是解题的关键.
6分析:作者从不同参照物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从古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意思所在.
“两岸青山相对出”描述的是青山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行驶的船,青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的是船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青山或江岸,船和青山或江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船,青山.
点评: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需要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仔细分析.
7v=s/t=16m+24m/2s=20m/s
收起
2.c(用不到微米那么精确地级别应该) 3.c(等号后面先写原数,再写进制加上要换算到的单位,最后等于得数加换算后的单位) 4.c(技术革新运动不是某个物体在运动) 5.v=s/t 那么v1/v2=s1t2/t1s2=1*1/4*3=1/12 6.行船,河岸(青山和孤帆从诗句中看都是运动的,所以需要找一参照物要与它们有位置的变化) 7.v=s/t,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要用整个的路程/通过整个路程...
全部展开
2.c(用不到微米那么精确地级别应该) 3.c(等号后面先写原数,再写进制加上要换算到的单位,最后等于得数加换算后的单位) 4.c(技术革新运动不是某个物体在运动) 5.v=s/t 那么v1/v2=s1t2/t1s2=1*1/4*3=1/12 6.行船,河岸(青山和孤帆从诗句中看都是运动的,所以需要找一参照物要与它们有位置的变化) 7.v=s/t,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要用整个的路程/通过整个路程所用的时间,所以要先求出整个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设整个路程为s,t1=s/2除以16m/s=s/32(秒);t2=s/2除以24m/s=s/48(秒);代入v=s/t1+t2=19.2m/s 楼主这是我的总结
收起
哎,你的问题太多了,这么简单的都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