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曹操的故事越多越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01:40:58
三国中曹操的故事越多越好
三国中曹操的故事
越多越好
三国中曹操的故事越多越好
希望能选我为最佳答案哦
纵观历史风去人物,从来没有哪一个人物有曹操的形象那么复杂,那么失真和具有争议.在很长一个时期,一提起曹操人们便会脱口说出对他的评价:“挟天子以令诸候的大奸臣.”“欺君罔上的汉臣贼子.”其实人们说的曹操只是文学作品中和戏剧台上的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而历史上曹操其人的真实面目如何呢?这就值得认真研究才能作答了.鲁迅先生于一九二七年七月指出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实方法.又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由于曹操 这一历史人物确实具有多重性,要还其真实面目就不仅仅是一个“是”还是“非”的问题,就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背境进行系统整体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一、曹操在历史政治上的二重性
东汉未年,军阀混战,宦官和外戚控制朝政,到处是一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的惨状,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得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发展到了十分尖锐的地步,因而暴发了黄巾起义,出于阶级本性曹操必然害怕和仇视农民起义,他曾多次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并且战功卓越,仅初平三年(即192年)在兖州就“破黄巾三十万众”致使其在当时人民心目中留下了农民起义军镇压者的恶劣形象.然而,又由于曹操代表的不是大地主、大贵族、大官僚集团的利益,而是代表中小地主的利益,因而能够实行“摧抑豪强”减轻人民负担的开明措施,无疑从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在这一点上,他必然要受到大贵族、大官僚、大地主集团的仇视.当然由于曹操必竟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者,当他的统治地位巩固之后,又日益向大地主、大官僚、地主集团妥协,并遂步向其转化.很显然曹操在政治上是具有二重性的人物.从人民方面看,镇压黄巾起义军,受到人民的唾骂,而实行催抑豪强,减轻人民负担方面又得到人民的支持;从大贵族、大官僚、大夺主集团方面看,他“打击豪强抑制兼并”以及“屯田”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从维护封建政治统治方面又合符大贵族、大官僚大地主集团的需要.由于曹操在历史政治上的二重性,他的社会对立面不仅来自被他镇压的,与黄巾起义军有联系的广大农民,而且还来自统治阶级内部利益的损害者.因而奠定了对曹操褒、贬不一的强大原社会基础.据文学史等有关资料显示,早在无代以前景就有人尊汉贬曹的社会基础.
二、艺术形象掩盖了历史形象
由于曹操在历史政治上的二重性背境,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巨大成功,使得曹操的形象从历史人物变为艺术典型,由于艺术典型塑造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和倾向,因而造成艺术形象与历史人物本来面目的不统一.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具有普遍性,充分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是一个贪欲和权欲的穷凶极恶的冷酷无情而又欺君罔上的典型的封建主义权势人物的奸臣形象.罗贯中是叙事写人的高手,仅用廖廖数语便将人物性格刻画出来,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句话便揭示了这类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屠杀徐州无辜平民,向仓官借头、以德报冤杀吕伯奢全家等细节来刻画曹操的形象,引起人们对曹操的愤恨.然而历代的反动统治阶级的所谓风流人物哪一个没有说过狠毒的话, 哪 一个没有做过残暴凶恶的事呢?他们镣人何止千万,而世人为何独骂曹操呢? 很显然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曹操 这一艺术形象的巨大成功, 掩盖了曹操的本来面目.加之在历代戏剧发展中“阴险奸黠”的白面奸臣的曹操形象便在世国中扎下了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清人魏裔介在《三国问答序》中指出:“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所以人们从文学作品中得出的形象与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具有片面性.这就有意无意影响了人们对历史上曹操其人的正确评价.
当然罗贯中之所以要把曹操塑造成这样一个形象也是与曹操的政治上的二重性等因素分不开的.历史资料表明.三国故事在无代之前便有流传,拥刘反曹以成定势,而特别是由于诸葛亮其人超人的智慧和军事才干,亦不允许人们和作者反对拥刘反曹的倾向,而特别是曹操的许多思想和作为有违儒家思想和以汉为正宗的文化思想倾向,更由于《三国演义》是以“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而创作的所以曹操历史形象有相吻合的地方,也有不相吻合的地方.由于罗贯中把握了历史人物本质性的特征,所以很容易使人把艺术形象与历史形象混淆起来.
三、曹操对中国文化发展上的杰出贡献
在建安时代,虽然三国鼎立而中国的文化中心却集中于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文人集团,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历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诗坛打破了四百多年汉代诗歌的沉寂和辞赋独盛的局面,不仅在五言诗方面,而且在四言诗方面亦有重大突破.
从曹操现存的二十多首诗歌来看,大多乐府歌辞,风格苍劲雄厚,以其四言诗歌《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度关心》、《土不同》、和五言诗《蒿里行》、《对酒》、《苦寒行》与汉代许多文人作品相比较,显然比汉代 那些内容猥琐,词藻浮艳追求骈偶的恶劣文风有较大突破.他的诗歌既吸收了汉乐府民歌的浑厚刚健和朴素的特色,又具有激昂慷慨的悲壮情调.由于他的历史政治地位,其作品对当时的建安文学的发展是有其重大影响的.所以鲁迅先生曾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其散文亦有“清峻”“通脱”的特色.所以他在对中国文化方面是革新文体的介导者,可以说没有魏晋曹氏父子对文风的改造和革新,我国唐代的文化发展是没有可能的,所以说曹操在中国文化的发殿只上是有着不可磨灭贡献的.其中《短歌行》、《龟虽寿》等由于具有较强的哲理和影响力,而被历代有志之士用于座右铭或是引用,可见曹操对中国文化之影响的深存度是罕见的.
四、时运不济的军事家
曹操其人在军事才能上应该说是相当有造诣的,但是由于时运不济,正如周瑜之叹一样,“既生瑜而何生亮”,若没有熟读兵书,通天文懂地利善于权变的诸葛亮,曹操一定会很快取得霸业.介从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十分重视曹操的军事才能的.文中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也. ”并指出“不可与之争锋”可见曹操军事才能是很有些功力的.
曹操在历史上,他的军事思想中确实有一些辩证思想,他曾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故曰 ,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 ”也就是说力量的强弱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了解敌情掌握时机,就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取吕布、败袁尚,平张鲁,征鸟桓一系列的成功就足以说明他的指挥才能、军事战略思想和善于使用谋士的智囊进行决策.每当军机大事便会召集文武百官议事,听取不同意见,善于纳谏,并且十分重视谋士、智囊人物的作用.如官渡之战就是重用了原袁绍部下荀或、郭嘉等谋士的结果.
中文名称: 三国中的曹操
作者: 左轻侯
原文文件
三国中的曹操
左轻侯
三国是一个历史断层的时代.断层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指东汉灭亡,天下大乱.秦汉(可以看做一个朝代)是中国有史以来建立的第一个大帝国,这个帝国在扩张到顶峰的时候,由于各种内部矛盾而崩溃.这种崩溃不但表现在朝代更换,中央政权颠覆,而且发生在更加深广的领域:底层的经济制度(自耕农社会)崩溃,原有的伦理体系和价值观念崩溃,当时人心目中的整个世界图式崩溃.
三国时代的人物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断层中,曹操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曹操的成长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曹操出身显赫,父亲和名义上的祖父都是朝廷重臣,政声很好.他从小就受到当时名人的重视,太尉乔玄和名士许子将都对他有过极高的评价.乔玄甚至说:“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显然是对他寄以治世的重望.以曹操的为人,也不难想象他对自己的期许.
曹操出来做官,果然干得很不错.不畏豪强,举免官吏,赢得不错的名声.杖杀犯法的宦官蹇硕的叔父,是广为传诵的历史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曹操还多次上书针贬时弊,甚至为宦官的死对头窦武、陈蕃说话,这在当时是可能掉脑袋的.由此可见,当时曹操对朝廷还是有希望的.曹操在后来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回忆“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这应该是曹操年轻时的理想.
但很快曹操对当政者就彻底失望了.“以四时归乡里,於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曹操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样干下去不会有好结果.隐居不干,打的主意是:“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如果不是对政治已经极端失望,没有人会愿意在盛年把自己在家里关上二十年.但是他还是期望着,二十年以后可以“天下清”,出来实践他的理想.
曹操为什么后来又复出,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他只是自己说“然不能得如意”.在当时的形势下,以曹操这样的人物,如果真能在家自闭二十年,那反而是怪事了.
诸侯讨董卓之战,曹操仍然是一副“热血青年”的样子.十八路诸侯大会,只有他慷慨激昂:“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大家都是东汉王朝训练出来的老油条,吃酒作乐,不去理他.曹操自己往西进攻,被董卓打得大败,几乎连命都丢了.败逃的路上,士兵哗变,“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
历史只记载具体的事件,不会记载人物的心理.在这些出生入死、艰苦倍尝的经历中,是不是逐渐完成了曹操从忠臣向奸雄的转变?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袁绍.袁绍出身名门,德高望重,是讨董卓的盟主,曹操对他是相当敬重的.袁对曹操也很有笼络的意思.但是袁绍私藏玉玺,谋立皇帝,让曹操对他逐渐反感.《三国志》记载:“绍又尝得一玉印,於太祖坐中举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恶焉.”“太祖大笑曰:“吾不听汝也.”绍复使人说太祖曰:“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群英,孰逾於此?”太祖不应.由是益不直绍,图诛灭之.”
有意思的是,曹操虽然被人称为“欺君”,在这里却对有染指皇帝企图的袁绍表现了反感.“益不直绍”,并不是说他认为袁绍做不了皇帝,而是鄙薄袁绍的为人.三国当中,刘备做了皇帝,孙权做了皇帝,只有曹操没有做皇帝.直到曹操晚年,鼎足之势已久,汉王朝已经完全是个形式,别人劝进他的时候,他仍然说:“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矣.”
曹操根本就已经是事实上的皇帝,为什么一直把自己的身份定在臣子,不愿在形式登上那个万乘之尊的位子?是不是他内心深处,还保存对少年时代的信仰的一份感情?是不是他想起了当年被他“不直”过的袁绍?
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于洛阳,事情开始出现端倪.侍中太史令王立多次对曹操说“承汉者魏也”,并且扯出汉代流行的那一套五行学说作证.曹操回复他一句话:“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
劝进的话都出来了,还说他忠于朝廷,显然是某种形式的讽刺.但是“天道深远”这四个字,仿佛是曹操说给自己听的.汉朝时候人对皇帝的认识,当然不会象现代人这样通达,仅仅是一家一姓的偶然,朝代更换,我们在历史上见得多了;也不象后人那样“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干脆.汉代的意识形态基本是董仲舒打下的底子,天人相通是它的基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皇帝不仅是最高统治者,而且具有哲学和神学上的意义,他稳坐在世界的中央,以永恒不变的道德法则管理着亿万军民,他是那个世界图式的中心.
曹操受过很好的教育,以通古明经著称,自然受过这方面很深的影响.中央政权的垮台和皇帝权威的丧失,象征着整个伦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倒塌.上帝死了以后,任何行为都是被允许的.一千八百年前的曹操,在天崩地裂前的困惑和彷徨,似乎都遗留在这一句“天道深远”里.
建安十三年,曹操有《让县自明本志令》,坦诚地提到这个问题:“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天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植兄弟,过于三世矣.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
我相信这话是真心的,因为他根本没有必要说谎,以曹操的为人,他也不会屑于在这种事情上说谎.当时的曹操,已经不再相信天命,因为他不可能再信仰一个已经崩溃的世界;但他对原来的信仰仍然有深厚的感情,读到历史的时候会怆然流涕;直到最后他也没能寻求到心灵上的平静,因为曹操再了不起,也不能跨越几百年的历史,他所思考和困惑的种种问题的解决,一直要等到隋唐盛世.
写到这里,不禁佩服许子将,他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果曹操生于治臣,一定能以魏征、姚崇那样的名臣形象流芳千古;不过他生逢历史的断层时代,也就只能以白面奸雄的面目留名青史了.只是幸耶不耶幸,谁又能说得清楚?
顺便说说诸葛亮.三国的三个大人物是曹操、周瑜、诸葛亮,周瑜我已经另有文章讨论过了.
与曹操不同,诸葛亮比曹操年轻得多.如果说曹操是七十年代人,诸葛亮就是八十年代人.他没有曹操那样的身世,当然更没有曹操那样对旧世界的眷恋.诸葛亮成年时,统一的帝国早已不复存在,所以他根本不负有道德上的包袱.他是彻底的法家,后来治蜀以严刑峻法著称.啸傲隆中时,自比管仲乐毅,“卿诸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毫无半点“温良恭俭让”的风度.一篇隆中对,更是千古奇文,不仅在于他的见识,而且在于他的气势.在诸葛亮的眼里,成败兴亡,都在他的笑谈之中,当真是“指挥天下如旋蓬”.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隐隐将自己放在了世界的中心.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辅佐刘备,这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隆中对时曹操已经席卷天下,孙权的江东都岌岌可危,更何况刘备.从人格魅力上来说,刘备无论如何也不会比曹操更具有被选择的理由.想来想去,只是因为诸葛亮是如此自负,以致于认为辅佐曹操得到现成的天下,根本不能显示他的才华.而选择刘备,让他从几乎一无所有到混一宇内,才能不负自比管乐的身份.只有生当乱世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气势.
纵使杰出如诸葛亮,历史也不见得按照他的计划前进.隆中对的前一半应验了,后一半失败了.但无论如何,刘备的三分天下,几乎是诸葛亮硬生生争取到的.英雄已死嗟何及,人间留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