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3 11:26:06
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
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
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
什么是和谐文化
研究和谐文化,首先要对和谐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作出比较准确的界定.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学术界的讨论至今仍众说纷纭.一般来说,人们认为文化有层次和类型之分.有的将文化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意识文化三大类型.有的则将文化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文化怎么界定,学者的观点也有差异.我认为,所谓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如建筑、道路、文物、机器、设备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而精神文化,则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或者虽在物质活动中产生但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的人类文化.这大致相当于中文化.中文化再分,又包括语言文字文化、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理性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社会习俗文化以及制度体系文化等不同的类型.至于小文化,主要指语言文字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等,它的范围就更小一些了.
按照这样的界定,每一类文化,都有其特定的领域和范围,有其相对稳定的主体和内容.而“和谐”,只是一个形容词,表述的是某种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不是作为名词来界定和命名一种文化实体.但是,文化可以有另外一种分类的方法.比如,我们经常讲的“先进文化”,就是指某种文化具有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健康、积极、文明的性质和特点.它是对多种类型的实体文化所做的价值判断,而不是直接给某种特定范围的文化实体命名.这种根据某个方面的性质、特点所划分的文化,还有若干.如所谓亚文化、反文化等,就是对某些与先进文化相对的、具有落后或不当性质的文化现象的概括.
由此可见,对于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按其性质和特点来进行分析,加以归类.语词上,当然也就可以用形容词来界定了.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作为对文化的一种性质和特点的界定、概括,和谐文化是存在的,和谐文化的称谓也是可以使用的.
那么,什么是和谐文化呢?我认为,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
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也就是以和谐理念贯穿于相关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该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这种和谐文化,内涵是比较清楚的,但其外延、尤其是边界,实际上并不很清晰.它与其他各种文化形态或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因此,也就可能渗透到这些文化形态或形式当中,对这些文化的性状和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无论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无论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理性文化还是文学艺术文化、社会习俗文化,无论语言文字文化还是制度体系文化等,都或多或少地会包含一些和谐文化的因子或要素.如建筑、雕塑,不管我们有没有提出和谐文化的概念,事实上,千百年来它都普遍体现和贯穿着一种和谐精神,它以一种和谐美作为基本的艺术追求.所以,和谐文化,实际上有两种基本的存在方式.一种是比较专门的、稳定的,有一定的范围,相当于某种实体文化.其核心是和谐理念,它的全部内容都围绕着和谐而展开,是以和谐为核心的各种理念、精神、价值、信仰的思想体系,以及研究、阐释、宣扬、传播、促进和谐的文化载体.比如,研究和谐问题的理论成果,直接宣传和谐理念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作品,维护社会和谐的各种道德律令和制度规范,等等.它们大体上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形态.而另一种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实体,而是渗透和体现在其他种种文化类型、文化形式、文化实体和文化现象之中.无论是电视、电影、戏剧、小说、散文,还是美术、雕塑、音乐、舞蹈、体育等,只要贯穿和体现了和谐的精神,有助于弘扬和谐的价值、理念,都可以纳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建设和谐文化的对象,甚至也可以宽泛地称为和谐文化.但这种文化不是专门的、特定的和谐文化,而仅仅是对这些文化形态、文化现象所具有的和谐性质和特点的一种概括和要求.
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是什么关系呢?应该说,和谐的思想理念,是人类精神进步的产物,是数千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理想,所以,自然具有进步的性质.而凝聚和传播这种和谐精神的和谐文化,当然也就是具有进步性质的文化,亦即先进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谐文化就是先进文化.但是,文化的先进性并不仅仅表现在和谐一种性质上.无论是世界的先进性、社会的先进性、政党的先进性、文化的先进性,都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特点和要求.所以,先进文化还不能直接对应于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只是先进文化中的一个特性、一项内容、一种类型.和谐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先进文化也必然具有和谐的性质,但不能简单地说先进文化就是并且只能是和谐文化.先进文化包含的内容比和谐文化更多一些、更广一些.先进文化包含和谐文化,但并不简单等于和谐文化.我们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努力建设和谐文化,但不能将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两个名词概念简单换用.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建设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涉及社会生活许多方面和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首先,和谐社会是和谐文化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的最终源泉在于社会生活,尤其来自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虽然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化出愈益增多的人专门从事文化生产,造成了文化与物质生产界限的模糊,但从最终的根源和基础看,文化依然是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的反映.它的创造和发展的源泉在社会生活,它的生命之根在社会生活.它与社会生活之间,根本上依然是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之间那种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不同程度存在于现实的社会关系、社会体制、社会行为、社会生活之中.它们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在思想文化领域表现出来,成为和谐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冲突,还会不断提出建设和扩展和谐因素的要求,从而成为和谐文化发展的动力,促进和谐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没有和谐的社会现实,就不会有和谐文化;没有现实对于和谐的追求,也不会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就越发达.
第二,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和支撑.
和谐文化以社会现实为基础,但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反映和跟在社会现实后面.如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一样,和谐文化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和谐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超前于社会生活的发展,对社会和谐发挥方向导引、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
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它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人们以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目标和力量,引领现实社会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评判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定向功能,给和谐以肯定、赞扬、褒奖和倡导,鼓励一切和谐事物的发展,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
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它对制度、法律、道德的建构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约束和规范着社会生活的秩序,促进各种制度机制的优化,保障现实社会在愈益和谐的轨道上运行.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和文化产品,它又能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而且能用和谐之美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
正因为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之间存在着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所以,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可以进一步明确和谐社会建设的方向,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就要科学认识和回答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和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价值,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助于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人民、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巩固和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力量都引导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布局上来,引导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上来.只有最大限度地统一了思想认识,和谐社会的建设才有牢固的思想保证.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可以进一步完善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作为执政党,我们治国理政的所有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指导下形成和实施的.各级领导干部组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措施,也会受一定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支配.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我们可以在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倡导和传播和谐理念,并渗透、转化、体现到一切执政行为、执政方式当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在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方针、政策时,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体现和谐精神,追求和谐目标,实施和谐举措,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不断实现.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形成和谐和睦的社会秩序.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就是要使我们更加注重并且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调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变动的社会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和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需要全面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等各种方式.培育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帮助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尤其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道德等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这对于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础性作用.
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等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培育共同理想,倡导和谐精神,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首先,建设和谐文化,要在全社会更加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和谐文化的核心和支柱.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把十三亿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就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所以,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引导全体人民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理解,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同心协力为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奋斗.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坚持讲大局,讲协调,讲团结,讲统筹,讲合作,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类型的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于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于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于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于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遵守社会规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法律和道德是社会规范的两个基本类型.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道德,是基于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一系列价值评价而形成并加以维持的柔性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道德主要通过造成社会舆论、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培养内心信念等方式,指导人们按照一定的善恶观念决定自己的行为,推动社会形成一定的主流风尚,调节和规范不同层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保持和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一个国家,既必须严格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用法律来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又必须有健全的道德精神,用道德来调节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解决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是建设和谐文化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要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用和谐之美陶冶人们的精神.和谐文化,有灵魂,也有载体.文化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繁荣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文化,要求创造更多的符合和谐要求、倡导和谐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满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要通过鲜活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反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反映人类向着和谐世界不断前进的强烈要求和发展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和谐的思想理念教育和激励人民,给人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理念的要求,精心组织,精心创作,生产出更多真正称得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民,奉献给伟大的时代.
第四,建设和谐文化,重要的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社会和谐,是人民团结、社会稳定、制度规范、关系融洽、发展有序的集中表现.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使命,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建设和谐文化,就要通过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谐文化的建设包含许多形式和内容,但必须始终把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在全社会更加广泛深入地培育和谐的价值取向,摆在重要的位置.要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来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力求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化解矛盾而不是扩大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各种法律的、制度的、道德的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呈现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