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口器类型,变态类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19:53:48
昆虫口器类型,变态类型
昆虫口器类型,变态类型
昆虫口器类型,变态类型
昆虫的口器种类很多,但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咀嚼式—用于取食固体食物;吸收式—将液体食物吸入消化道.此类口器包括多种类型;嚼吸式—咀嚼和吸收兼备.
1、咀嚼式口器 Chewing mouthparts
这是口器中较原始的类型,其他口器均由此演化而来.它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
(1)上唇 Labrum Mandibles
是连接在唇基前缘的一个双层的薄片,它覆盖在上颚的前面.它的反面为膜质,具有许多感觉器,叫内唇.内唇在蛴螬的识别中是一个重要的器官.
(2)上颚Mandibles
上颚由头部的第二对附肢演化而来,位于左右.上颚前部具齿,用以切断食物,叫切齿叶(Incisor lobe);后部粗糙,用以磨碎食物,叫臼齿叶(Molar lobe).上颚是咀嚼食物的主要器官.
(3)下颚 Maxillae
下颚是由头部的第三对附肢演化而来,位于上颚之后.下颚可再分为5节:
轴节Cardo:相当于足的基节,是一三角形的骨片,其上的关节突与头壳的侧下方相连.
茎节 Stipes:是连接在轴节端部的长方形骨片.轴节与茎节以膜相连,可以自由活动.
外颚叶 Galea:又叫盔节.呈匙状,为一较软的宽叶状,位于外侧.
内颚叶 Lacinia :又叫叶节,位于内侧,较为骨化.其端部细而具齿.外颚叶与内颚叶用于协助上颚刮切食物,把握食物,帮助进食.
下颚须Maxillae palpus:位于茎节的外侧,一般为5节,为一感觉器官,具嗅觉和味觉功能.下颚须以负颚须节与茎节相连.
(4)下唇Labium:
为头部的第四对附肢演化而来,与下颚相同.但已经左右愈合.下唇也可分为5个部分:
后颏 Postmenyum:相当与轴节,与后头孔相连.它又常再分为后端的亚颏 (Submentum)和前端的颏( Mentum).
前颏 Prementum:相当于茎节.
侧唇舌 Paraglossa:为一两侧宽大的叶状构造,相当于外颚叶.
中唇舌 Glossa:中央极小的叶状构造,相当于内颚叶.唇舌在很多昆虫中发生特化,如蜜蜂等.
下唇须 Labialpalpus:一般为3节.很多昆虫的下唇须非常发达,如在蛾类,其是很重要的分类器官.
下唇的作用是托挡食物,下唇须是一个感觉器官.
(5)舌Hypopharynx :
舌是头部颚节区腹面体壁扩展出来的袋状构造,位于下唇的前方.真正的口位于唇基的基部与舌之间.
幼虫口器:
农业上的害虫,多数是以幼虫造成为害.幼虫口器类似于咀嚼式口器,其上唇与上颚仍然保留原始状态,作用也相同.其下颚、下唇与舌共同组成一个复合体,两侧为下颚,它的下颚须发达;中央为下唇与舌.复合体已很难区分出各是哪一部分了,但下颚须和下唇须明显可见,端部具一吐丝器.叶蜂类的口器与上颚相同,但仅具吐丝器开口,而无突出的吐丝器.
2、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g mouthparts
刺吸式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的特化.其上唇.下颚特化为口针(Stylets);下唇延长特化为一保护性、支持性的喙(Rostrum);真正的口形成具有抽吸机构的食窦(Cibarium ).
刺吸式口器的唇基发达,并再分为前部的前唇基和后部的后唇基(其常被误认为是口针).唇基两侧外方是相当于颊的下颚叶.在唇基与下颚叶之间是一条形的舌侧叶,它是由舌扩展而来.上唇是覆盖在喙基部的一个三角形小片.在蝽中很长,象口针一样.上颚特化成一对较粗,且端部具有倒齿,用于刺入组织中的口针.上颚口针包在下颚口针外面.下颚除内颚叶外均已退化消失.内颚叶特化为一对口针.两下颚口针合并形成两条细管,粗的为食物管,细的为唾液管.两口针嵌合紧密,极难将其分开.下唇由前颏形成三节的喙,用于包藏和支持口针,其他部分均以退化消失.舌与口的头前壁等共同组成一个抽吸机构.
刺吸植物的过程:首先由两上颚口针交替插入,并由端部的倒刺固定.下颚口针随之插入.插入后,由下颚口针的唾液管注入唾液.食物由食物管吸入.大多数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是由食窦唧筒和咽喉唧筒构成一抽吸机构,而微小的昆虫,如蚜虫、蚧类等则主要靠植物体中的压力和毛细管作用.
蓟马口器:
其喙短,由上唇和下唇组成,下唇须可见.上颚口针中,右上颚退化或消失,仅留下左侧的口针.在取食中,用左侧的口针刮破植物的表皮,待汁液流出后吸取.下颚特化不完全,内颚叶为口针,外颚叶仍为叶状,具下颚须,其他与刺吸式相同,这种口器叫作锉吸式口器( Rasping-sucking mouthparts).
蚜狮的口器(捕吸式口器 Grasping-sucking mouthparts):
每一侧的上颚与下颚的外颚叶,两者紧密嵌合,中央具中空的槽.当取食时,由此向猎物体内注入消化液,然后将在体外消化的体液吸入消化道中,这是一种肠外消化过程.因此,当人被咬后,被咬处红肿,既为消化液的作用.下颚除外颚叶外,尚保留轴、茎节,位于基部.下唇除须外均消失.
蚊子的口器:
其下唇仍然组成喙,但口针共6根,分别为:上唇,上、下颚(下颚具下颚须)和舌组成.雄性的蚊子,其舌与上颚口针或下颚口针退化,故而不能吸血.
蚤类的口针:
有3根口针,一根是由内唇演化而来,一对是由下颚中的内颚叶演化而来.当取食时,三者合并构成食道,在下颚后部有一小管为唾液管.下颚中的外颚叶呈三角形薄片,盖在两侧.下唇退化,但须发达.两须内侧具凹槽,起喙的作用.
虱口器:由3根口针组成,分别为下唇、舌以及由口前内壁唾液管基部延长特化而来.上下颚均已退化消失.上唇呈鼻状,内侧具齿,用以固定口器,起到喙的作用.
刺吸式口器对植物造成的危害主要为3个方面:1)直接为害;2)唾液中含有毒素,对植物造成伤害;3)传播病毒.
3、虹吸式口器Siphoning mouthparts
在蛾蝶类中,上唇很小,为一很窄的横片;上颚消失;下颚的外颚叶发达,每一外颚叶由许许多多骨化环紧凑而成,环节之间膜质,能够伸缩,形成一条长长的象钟表发条状的喙管,用于从花中吮吸花蜜和果汁.下颚须短小;下唇仅须十分发达,它既是感觉器官,又是保护器官.
4、舐吸式口器 Sponging mouthparts:
存在于很多蝇类成虫中.口器外观可见一大“喙”,它由三部分组成:基部最大,基本上呈膜质,叫基喙;中部筒状,后壁骨化叫喙或中喙;端部分成二瓣叫端喙,又叫唇瓣.基喙是头壳的一部分;中喙为下唇的前颏;唇瓣为中侧唇舌.
上唇呈一长片,其内壁凹陷构成一食物道,而舌呈刀片状,紧贴在上唇下,闭合呈食物道,唾液道在舌中.中喙后壁骨化叫唇鞘,起支撑作用,前壁凹陷,构成唇槽,上唇与舌构成的食物道位于唇槽上唇.
唇瓣呈椭圆形瓣,可自由活动,向后可贴在唇鞘上,向下可展开成一盘状.两瓣之间有一口,叫前口,与食物道相连,唾液也由此分泌,唇瓣的腹面即端面具许多环沟,这些环沟有点象气管,故而又叫拟气管(Pseudotracheae).每一片唇瓣上的环沟通到一个纵沟上 ,由纵沟通向前口,取食时.食物由外界经环沟流向纵沟,流向前口.抽吸机构为食窦部分形成的食窦唧筒.
3、刮舐式口器 Cutting sponging mouthparts
该口器见于牛虻中.其上唇、舌与下唇同蝇类,构成一舐吸机构;但上颚宽大呈片状,末端尖,可横向活动;下颚的外颚叶形成口针,下颚须两节,其余退化.当取食时,由上下颚口针刮刺破皮肤,再舐吸.
4、嚼吸式口器 Chewing-lapping mouthparts
该口器见于蜜蜂总科,其既可咀嚼固体食物,又可吮吸液体食物,如蜜蜂既咀嚼花粉,又吸取花蜜;切叶蜂既切叶,又吸花蜜.该口器的特点为.上唇和上颚保留咀嚼式,用于咀嚼花粉或筑巢;下颚的外颚叶发达呈刀片状,内颚叶消失;下颚须十分短小,轴节和茎节依然存在.下唇变化最大,其中唇舌发达、细长,端部膨大,呈瓣状,叫中舌瓣,其腹面凹陷呈一纵槽.侧唇舌短小,位于中唇舌基部;下唇须发达,前颏发达.当取食时,由下唇须贴在中唇舌腹面的纵槽上,形成唾液道;由下颚的外颚叶贴在中唇舌的两侧与背面,构成食物道.嚼吸式口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组成的口针食物道,不像刺吸式口器那样紧密,当使用时,合并构成;当不用时,二者分开,分别弯折在头下,如此,上颚才可以进行咀嚼活动.
5、刮吸式口器 Scaratching mouthparts
仅见于双翅目中的芒角亚目的无头、无足式幼虫,即蛆.其口器完全退化,行使口器作用的是一个由头前壁特化来的口针钩.以此来刮破食物,然后吸取汁液和固体碎屑.
昆虫在动物界中家族庞大,种类繁多,其变态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5种变态形式:
① 增节变态
如无翅亚纲的原尾目昆虫,它的幼虫期及成虫期间除身体大小和器官发育程度有差别外,腹部由9节变为12节的体节数量是逐渐增加的.
② 表变态
如无翅亚纲的弹尾目昆虫,在幼虫时基本与成虫形态相同,只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性器官逐渐成熟,触角、尾须节数不断增加、个体大小有些变化.
③ 原变态
此类变态仅见于有翅亚纲的蜉蝣目昆虫,它由幼虫变为成虫要经过亚成虫期,这个时期较短,呈静休状态.
④ 不完全变态
这一变态式主要特点是昆虫成虫的特征是在经过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三个时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显现的.此类变态形式又有3个不同变态类型:常见的直翅目、螳螂目、半翅目、同翅目、虫修目等,它们在生长发育中,幼虫期与成虫期形态上变化不大,只是翅未长出,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此时期的幼虫也称为若虫),经过几次脱皮,渐渐成长为成虫,这种变态类型为渐变态.蜻蜓是每个人都熟悉的,它的成虫是陆生,而它的幼虫则生活于水中,幼虫与成虫的呼吸器官和取食器官差异都较大,这类属于不完全变态范畴的类型叫半变态.有些昆虫的若虫与成虫差别不大,在若虫与成虫间存在一个不食不动的伪蛹阶段,如蓟马和雄性介壳虫,这种变态类型称为渐变态.
⑤ 完全变态
符合这一变态形式的昆虫,其特点是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期. 幼虫与成虫在外部形态及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在幼虫老熟脱皮化蛹时,幼虫形态消失,而蛹期形态与成虫基本接近.如鳞翅目蛾类和蝴蝶,幼虫时触角和翅全无,口器为咀嚼式,而变为成虫后,幼虫的模样全部消失,不但有翅可自由飞舞,口器也变为虹吸式.与鳞翅目同属全变态形式的还有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脉翅目等.有些全变态类昆虫中幼虫的各龄之间形态也不一样,这一变态现象称复变态,如鞘翅目的步甲、芫菁,双翅目的寄蝇和膜翅目的姬蜂等.总之,在有翅亚纲中较高等的目都属完全变态形式.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