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人物分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22:41:39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人物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人物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人物分析又名“套中人”提起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自然很容易使人想起他笔下的“套中人”别里科夫.契诃夫在短短的篇幅里,以讽刺的手法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人物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人物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人物分析
又名“套中人”
提起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自然很容易使人想起他笔下的“套中人”别里科夫.契诃夫在短短的篇幅里,以讽刺的手法,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这一沙皇专制制度的忠实卫道士的典型形象.
作品开始时光从他的日常生活着手,描绘他在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套子”:晴天带雨伞,耳朵塞棉花,把脸也躲藏在竖起的大衣领里.如果仅仅这样,那么只是孤僻可笑罢了,就让他躲在角落里吧;然而不止如此,他还要把思想臧在“套子”里,这个“套子”就是沙皇政府压制人民自由的文告和法令,他老是一个劲地嚷着:“千万别闹出乱子啊!”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就让他自言自语吧,用不着理睬他.但是问题远不止此.他还要用“套子”去凑别人的思想.更令人诧异的是大家看见他都害怕.就是这么一个古怪猥琐的人,就把大家压得透不过气来,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而且全城都受他的辖制,弄得大家甚至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总而言之,人们对这个神经质的、变态的套中人妥协让步,可以说许多人也被迫不同程度地钻进“套子”中去了.作者在这里向我们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别里科夫并不是达官贵人,他没有显赫的地位和权势,而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员,他在生活中是无足轻重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不是作为单个的人,而是作为知识界和社会上的一种典型,是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人们害怕他,其实是被那黑暗污浊的政治空气压得喘不过气来.当时的俄国,亚历山大三世实行恐怖统治,在俄罗斯大地上警探密布,告密诬陷之风盛行,在社会上确实有许许多多的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作品通过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将批判锋芒直指扼杀一切生机的沙皇专制制度.
从艺术上着眼,小说最大的特色是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首先以夸张的笔墨给别里科夫画了一张惟纱惟肖的漫画,显得多么迂腐和可笑.另外还运用巧妙的对比手法,以他荒谬绝伦的思想和他一本正经的语言构成一种对比,使人忍俊不禁.骑自行车,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他眼里却变成了极为反常的事,他一本正经地指责道: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么“学生就要倒过来用脑袋来走路了”.作品还不露痕迹地运用了反语和丰富的潜台词,极其辛辣地嘲笑了别里科夫,作者写道:“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瞧!这个“套中人”死了,反而倒有神采了!作者接着指出:原来他“仿佛是暗自庆幸自己终于装进了一个套子里,从此再也不必出来了,是啊!他的理想实现了”.这是何等辛辣的讽刺!作者暗示我们,只有棺材,才是别里科夫应该去的地方,而且这也应当是一切“套中人”最好的归宿.
小说的开头与结尾也不能忽略.它们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小说是从一月夜两位打猎朋友的聊天开始的,他们本是海阔天空地闲聊,殊不知别里科夫的故事,引起了他们的感慨和深思.开始的轻松宁静和别里科夫的故事的沉闷气氛形成了一种反差,接着又引出了一段皎洁恬静的月色的描绘.这又和别里科夫的故事形成一种反差;大自然是宁静美好的.现实生活又是那么黑暗污浊.于是在那个月夜里,布尔金和伊凡·伊凡内奇浮想联翩,想到生活中的种种套子.作品最后写到伊凡·伊凡内奇再也不能入睡了,他站了起来,坐到门外,点上了烟斗.也许,他想到: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小说的这个结尾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