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在人间》的简介我要看看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7:07:33
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在人间》的简介我要看看哦
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在人间》的简介
我要看看哦
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在人间》的简介我要看看哦
《我的大学》
简介 · · · · · ·
阿廖沙十岁就来到人间,进入社会大学.他在社会上干过各种工作,在鞋店和绘图师家里当过学徒,在轮船上当过小工,还当过面包坊和杂货店和绘图杂货店的伙计,饱尝生活的艰辛,这使他更加憎恶沙皇统治,对劳动人民更加同情.在社会大学里,阿谬沙还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全书人物众多却形象鲜明、性格各异,无论作家对之着力刻画还是寥寥数笔略加勾勒,全都显得轮廓分明、鲜活灵动,读来如见其面,如闻其声.罗马西的深沉干练,杰连科夫的温厚善良,老警察的居心叵测,纺织工的质朴纯真,杰连科娃的矫揉造作,托尔斯泰主义者的口是心非……无不给读者留下来难以磨灭的印象.
者简介 · · · · · ·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都是在1895年发表的.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1906年,高尔基最优秀的代表作《母亲》发表了.在世界文学史上,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的历史时期.同年,在美国写了描写工人暴动的剧本《敌人》,它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剧作之一.1906—1913年,高尔基因沙皇政府的迫害,侨居意大利,成为一个政治流亡分子.1907年春,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从此,他和列宁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1911—1913年间,写了故事集《意大利童话》.1913年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
1913年高尔基回到祖国,主持《真理报》文艺栏,从事文化组织工作和文学活动.1916年,发表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间》;1922年发表第三部《我的大学》.十月革命胜利后,1925年发表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1936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1934年,在高尔基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在人间》
这本书描绘了一个自幼失去父母的孩子如何在社会上艰苦生活,并追求自己理想的经历.主人公阿辽沙为了生活而要在鞋店、东家的房子里和轮船上工作.除了他的外祖母、外祖父、玛尔戈皇后这些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以外,在周遭的都是那些低俗、爱吵架、背地里说人坏话的人.
见识的浅薄与生活圈子的狭小让阿辽沙周围的人都不懂得书籍的好处,总在抑制着他看书的欲望.而他就像不屈的小草一样,坚持看书,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辽沙的视野.我想每个人都应佩服他的毅力和恒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手不释卷,不理会别人的反对而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高尔基笔下的阿辽沙也许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他经历了许多,也阅读了许多.
也许阿辽沙本身是不幸的,他被人们看不起,又没有优越的学习环境.但是他没有因为这样便失去了对自己理想的向往与追求.他在周围有文化人的教育与熏陶下决定要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他珍惜在读书中度过的每一天,享受着人生的过程.
人的生命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亡,但我们不能因此说我们的生命没有意义.就让我们用读书和学习来充实我们生命的过程吧!
欢乐是生命本身的渴望.我们同样是为着自己的未来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一群青少年,但往往遇到一点挫折便不能克服,这和阿辽沙截然不同.况且我们自身的环境要比小说中的情境好得多.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读书,不去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应确立自己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遭受一些痛苦是值得的.在这以后,我们将会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和变得更有力!然而,生活难道不就是这样的吗?
天堂与人间只有一线之隔,却就大不相同了.有的人家有万卷书,却腹无半点墨;有人做乞丐,却也能读好书,学到不少的知识.人间与天堂是人心的两个不同的表现.被凡尘俗事所污染的心就是人间,反之高洁的心灵就如群中的鹤,与众不同,成了天堂.只要肯干,脚踏实地,人间也会变成天堂的!
也许这是这本书题目的真正含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