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写作背景不是《屈原》的背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03:08:26
雷电颂写作背景不是《屈原》的背景雷电颂写作背景不是《屈原》的背景雷电颂写作背景不是《屈原》的背景雷电颂的写作背景: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

雷电颂写作背景不是《屈原》的背景
雷电颂写作背景
不是《屈原》的背景

雷电颂写作背景不是《屈原》的背景
雷电颂的写作背景:写于 1942 年 1 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日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郭沫若的生平: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出生在一个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先学医,后从文.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发表新诗《女神》等,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6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生闰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淮会长等职.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所著《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