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13:26:42
石壕吏的写作背景石壕吏的写作背景石壕吏的写作背景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
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选自《杜诗详注》.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7 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2]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