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为主题的8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2 22:36:06
“变”为主题的800字作文
“变”为主题的800字作文
“变”为主题的800字作文
变“话题”作文为“素材”作文
一
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天色阴霾,冷风瑟瑟,空中纷纷扬扬飘着雪花,这是2004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抄起当天的《扬子晚报》草草浏览起来,有意无意之间,一行《民工“肇事”热心市民掏钱解围》的标题映入眼帘,接着看下去,内容是这样的:
昨晚10点左右,一个大约50多岁的民工背着一袋废钢筋行至长乐路与江宁路路口附近时,不小心将迎面走来的一位陈姓先生的羽绒服外套剐了一个口子.陈先生顿时急了,这件400多元的羽绒服刚买不久,他连忙拉住民工要求赔偿,并且拨打110报警.几分钟后,110警察赶到现场调解.过路的市民纷纷为民工说情,此时陈先生见其真的赔不起,便作了让步,只要他赔个缝补费就行了.可这个民工当时身上根本没有钱,只有这袋大约40斤重的废钢筋.就在连民警都感觉调解很困难的时候,一个市民站出来问这口袋钢筋值多少钱,当民工说大概20元时,这个市民从身上掏出20元递给民工,称这口袋钢筋他买下了.民工连忙将钱又递给陈先生.受到感动的陈先生最终只收了民工10元钱.
这则消息颇有意思,出于职业敏感,笔者意识到可以作为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然而,就在即将走进教室的瞬间,突然发觉,我为什么非要把它作为话题,何不把它作为素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写成各种文章呢?比如,如果用第一人称来写记叙文,就可以民工的身份写,以受害者陈姓男子的身份写,也可以热心解围的市民身份写,以一民警的身份写,还可以一记者的身份写,写出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的不同表现和感受;如果从主题角度,可立意为“热心助人”,也可立意为“关注同情弱势群体”,或者“帮助别人更要尊重别人”,或者“损害者必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还可以升华成“宽容”的主题等等.这样好端端生活中一个鲜亮的素材,我若把它作为话题处理,势必限制为某一个题材,岂不是点金成铁、弄巧成拙吗?
不出所料,当我把这则素材印发给学生稍加启发引导后,学生如八仙过海,各显身手,光看题目,就让人目不暇接,你看,《2004年的最后一场雪》《初雪》《都市新风》《爱是一个字》《春的序曲》《赔偿有价 爱心无价》等.不仅如此,在文体上还超出了预先的设想,有的用日记形式来写;有的写成了少见的叙事诗,尽管诗意还不甚浓郁,但已初具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有的写成了议论文,求证出“每一个公民都有创造和谐社会的义务”这富有时代气息的崭新论断.这次练习一扫雷同、空洞、虚假之风,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其中一个学生写一篇还不罢休,一连尝试写了三篇.
由此,笔者自然想到,我们能否进行一次“素材作文”的试验?
二
素材作文,准确地说就是“给”素材作文,如同建房屋做服装一样,在建房前,把有关建筑材料准备好,在做衣服前,把布料等准备好,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创新意识、设计水平、操作能力,建房造物,量体裁衣,搭建和拼装好理想的花园别墅或唐装礼服.将生活中的一段故事情节,或一则简短消息等素材交给学生进行作文,体裁不限,立意自主,其体裁的开放性和立意的多元化更优于当今正红的话题作文.
自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话题作文先河以来,一直到去年,全国和十一个省市的大部分试卷大多保持这个面目.但细细考察,我们发现,话题作文的负面效应还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文体训练淡化.话题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增大了作文训练的盲目性,致使记叙、议论混杂,体裁非驴非马.第二,主题提炼弱化.大多话题作文或明或暗地限定主题,有“主题先行”的嫌疑.不管是全国的“心灵的选择”“诚信”,还是部分省份如“平凡与自豪”“语言与沟通”等,不仅违背了生活与认识的辩证的写作规律,还限制了考生作文炼意能力.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出来的是,曾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江苏卷作文试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明白人都意识到这话题中已经暗含主题,出题人还要在“注意”事项中提示:立意自定.不知是幽默还是搞笑?第三,作文构思虚化.话题作文的一般程式是,先设置一段话,一首诗,或一个寓言故事什么的,然后,拎出一个中心话题.在实际的临场作文中,没有一个考生去品什么诗,看什么故事,大多直接抓住中心话题,不假思索,直接开笔,什么题目?中心话题就是题目.什么构思?依葫芦画瓢就是了.这几年的所谓满分作文中的故事新编、寓言神话等就是这么来的.更有甚者,有的话题设置多余累赘,影响构思.还是以江苏卷作文为例,试题有这样一段话: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颖,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
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颜色.
这段话,尽管诗意丰润,饶有哲理,如果依此审题,应该还有一种辩证的意思蕴涵其中,即“灵动的水还有常态的一面,沉稳的山也有嬗变的时刻”,大概是出题人意识到话题的疑惑性太大,构思有难度,便作如此要求: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题.你干脆让考生直接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去写作就得了,为什么还要绕个弯让学生去揣摩一下诗的意韵,浪费时间不说,还让学生无端地受到一次思维干扰.
而素材作文无疑会避免话题作文的诸多尴尬.
首先,给考生提供一个基本的生活原型,避免学生陷入生活源头材料枯竭的窘境.
毋庸置疑,当今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的确比任何一个时代和时期都要优越,他们衣食无忧,寒暑不知.但是,由于学业竞争的压力,现代生活的嬗变,使得他们生活体验和审美观念都与我们及前人有很大的相异之处.他们知道什么是名牌服装,什么级别的官更大,也知道周杰伦的歌,杰克逊的球,手持肯德基大快朵颐,上互联网废寝忘食;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蒲公英、布谷鸟,看不到日出与日落、地平线,不去体贴整天替他们忧心和唠叨的父母,也不屑理解讨不到工钱民工心中的苦楚,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原生态的生活.在他们的成长辞典里,压根就没有潘多拉的盒子里的类似饥饿、劳累和动乱等字眼,也无暇去顾及和关注什么诡谲变化的国际风云,什么张太雷、瞿秋白、江竹筠,这是哪辈子的事了?对如此这般的“新人类”,你叫他写什么话题的作文能文采飞扬、生动感人?你叫他去怎么发感慨,玩深沉?君不见,前几年高考一道作文题《挫折》,全国有数以万计的考生不惜让“父亲不幸”,“母亲改嫁”,以此换取“遭遇挫折”的题意要求,去年江苏卷“沉稳的山和灵动的水”使全省十几万考生集体空洞大抒情也是例证.
其次,给素材作文,符合学生语文临场考试实际.
在限定的考场时间内,把作文与语基、阅读一起考查,150分钟,除去100分钟的前面两部分内容的答题,剩下50分钟左右时间处理作文,如果作文题本身大又空,再加上考生既无素材,又无思想,何异于“笨媳妇”要做“无米炊”,如果不弄虚造假、敷衍了事,又将如何!事实上,哪一年、哪一省不让阅卷人感叹:今年又是内容造假、情感作秀、语言枯萎,语文素养和表达水平高低难分,优劣不明.对此我们无须苛求,只要我们换位试验一下就不难理解,由我们出题人或语文老师来做这样的语文试卷,前100分钟的答题后,大脑皮层开始疲劳,再去构思营造那种所谓“感情亲疏与事物认识的判断”或“材与非材”之类无厘头的作文,你可以体验出,是多么让人难堪和无趣,何况是我们的才思稚嫩的学生呢.
还有,素材作文更有利于平时的作文教学.
我们可以在占有丰富生动的素材的基础上,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和提炼,使得文体、构思、炼意等作文诸项训练系统化,使得作文过程“意化—胎化—物化”落到实处.尽管这些素材是原始的、感性的,或是零碎的、分散的,但正由于此,才为考生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创新空间,可以更科学地衡量考生的构思和表达能力,较好地实现新课程实施所建议的“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的作文理想,漂亮的别墅或合身的衣装都会如愿.
很好写呐你题目就叫改变~~~然后内容关键词改变搜索结果一个老板的改变然后写老板由一个贪婪的人变成诚实现的人还可以写环保
可以写天气,人间,或者是时代,人生呀。这些都可以呀,发挥一下想象能力了。
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天色阴霾,冷风瑟瑟,空中纷纷扬扬飘着雪花,这是2004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抄起当天的《扬子晚报》草草浏览起来,有意无意之间,一行《民工“肇事”热心市民掏钱解围》的标题映入眼帘,接着看下去,内容是这样的:
昨晚10点左右,一个大约50多岁的民工背着一袋废钢筋行至长乐路与江宁路路口附近时,不小心将迎面走来的一位陈姓先生的羽绒服外套剐了一个口子。陈先生顿时急了,这件40...
全部展开
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天色阴霾,冷风瑟瑟,空中纷纷扬扬飘着雪花,这是2004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抄起当天的《扬子晚报》草草浏览起来,有意无意之间,一行《民工“肇事”热心市民掏钱解围》的标题映入眼帘,接着看下去,内容是这样的:
昨晚10点左右,一个大约50多岁的民工背着一袋废钢筋行至长乐路与江宁路路口附近时,不小心将迎面走来的一位陈姓先生的羽绒服外套剐了一个口子。陈先生顿时急了,这件400多元的羽绒服刚买不久,他连忙拉住民工要求赔偿,并且拨打110报警。几分钟后,110警察赶到现场调解。过路的市民纷纷为民工说情,此时陈先生见其真的赔不起,便作了让步,只要他赔个缝补费就行了。可这个民工当时身上根本没有钱,只有这袋大约40斤重的废钢筋。就在连民警都感觉调解很困难的时候,一个市民站出来问这口袋钢筋值多少钱,当民工说大概20元时,这个市民从身上掏出20元递给民工,称这口袋钢筋他买下了。民工连忙将钱又递给陈先生。受到感动的陈先生最终只收了民工10元钱。
这则消息颇有意思,出于职业敏感,笔者意识到可以作为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然而,就在即将走进教室的瞬间,突然发觉,我为什么非要把它作为话题,何不把它作为素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写成各种文章呢?比如,如果用第一人称来写记叙文,就可以民工的身份写,以受害者陈姓男子的身份写,也可以热心解围的市民身份写,以一民警的身份写,还可以一记者的身份写,写出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的不同表现和感受;如果从主题角度,可立意为“热心助人”,也可立意为“关注同情弱势群体”,或者“帮助别人更要尊重别人”,或者“损害者必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还可以升华成“宽容”的主题等等。这样好端端生活中一个鲜亮的素材,我若把它作为话题处理,势必限制为某一个题材,岂不是点金成铁、弄巧成拙吗?
不出所料,当我把这则素材印发给学生稍加启发引导后,学生如八仙过海,各显身手,光看题目,就让人目不暇接,你看,《2004年的最后一场雪》《初雪》《都市新风》《爱是一个字》《春的序曲》《赔偿有价 爱心无价》等。不仅如此,在文体上还超出了预先的设想,有的用日记形式来写;有的写成了少见的叙事诗,尽管诗意还不甚浓郁,但已初具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有的写成了议论文,求证出“每一个公民都有创造和谐社会的义务”这富有时代气息的崭新论断。这次练习一扫雷同、空洞、虚假之风,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其中一个学生写一篇还不罢休,一连尝试写了三篇。
由此,笔者自然想到,我们能否进行一次“素材作文”的试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