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有那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4:43:48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有那些?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有那些?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有那些?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当代最主要的两种价值观,也是当代最基本的两种社会制度.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18世纪的启蒙运动等三大思想运动,孕育了西方国家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就在同一历史时期的1516年,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写下了《乌托邦》一书.他以生动的文学笔调,揭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罪恶,描绘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一种理想社会,从此开启了人们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美好社会的先河.在人类思想史上,这被看作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
随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在一次又一次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得到完善.在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诞生的《人权宣言》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它较为完整地表述了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等.这种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思想,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潮流,并且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登上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舞台.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也同时得到发展.继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出现之后,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与人类价值观的矛盾,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的确立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揭示了私有制是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源.因此,“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社会主义从此摆脱了空想,走出了乌托邦荒原,成为令人信服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有力地指导并推动无产阶级的解放地运动.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制度载体——社会主义国家.
两种价值观和两种社会制度发生、发展的历史清楚地表明:第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几乎同时产生,又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第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对立,集中体现在生产关系上:一个要维护私有制,一个要消灭私有制.第三,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它反对剥削,但继承人类一切美好的价值追求:自由、民主、人权、平等.第四,当代社会可以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运动中找到存在的意义: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占据社会的统治地位,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广大劳动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第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生产力相对发达的条件下,资本主义表现出存在的合理性;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也表现出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理想的价值.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日益显现出比较优势,现代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得不借鉴和吸收社会主义的营养.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总是在相互比较中存在、在对立统一中发展.而先进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总要取代落后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所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会共存于人类社会.它们之间既对抗又传承.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运动虽然错综复杂,但两者的共存占现实主导地位.它们的存在都是现实的,都有其合理因素.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都还远远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那种高度发达的程度,贫富差别是目前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完全战胜资本主义还不可能上升到现实主导地位.
二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对人类社会形态作出了科学划分.
——从社会制度的角度划分,有五种形态说,即“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2],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后来,斯大林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概括为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即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制的、封建占有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划分,有三种形态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3].
这两种划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对应于“人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对应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共产主义社会对应于“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由此发现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没有给出相应的位置.那么,它们应该属于哪一组对应关系呢?这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19世纪的中叶.在此之前,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人类批判资本主义、幻想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美好理想.在此之后,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但直到他们去世之前,还没有形成任何现实的、真正意义上的、由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以当时先进的社会制度,为共产主义准备了相对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条件.这样一来,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肩上.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苏联和中国为代表的一批落后国家,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而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当初划分社会形态时所始料不及的.
显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是高度抽象的,是概括本质的,是反映一般规律的.而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是具体的,是实际社会制度的历史反映和理论推断.
从总体上看人类社会今天的发展状况,所有国家都已经超越了“人的依赖性”阶段,都远未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阶段,各国同属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这一阶段消除了原始的、奴隶的、封建的人对人的依附关系,劳动者独立了.但这种独立性由于物的不丰富而必须以物的依赖性为前提.人的社会权利基本表现为以物的形式占有.
人类社会目前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中国也不例外.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关于社会状态的划分,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状态应该对应于资本主义社会.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事实是,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并没有真正形成资本主义制度.“一八四○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又一次一次地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4]
中国社会的发展演进,的确出现了特殊形式.封建社会没落之后,中国没有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夺取了国家政权,开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是在中国特殊的国情条件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形态中,具体社会制度演进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在本质上不同于经典的资本主义,完全有理由承担起为人类社会向第三个阶段——共产主义迈进创造十分发达的生产力和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一部分任务.
我们可以认为,对应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个阶段的社会制度,不单是一个资本主义制度,应该有多种社会制度可供选择.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换句话说,从封建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中间必须经过一个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把它笼统地称为资本主义社会,但这已经不能科学地概括今天的实际.从当代社会实践看,它可以是资本主义社会,也可以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个选择依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情况而发展变化,是包含着共性的个性形式,是普遍真理与客观实际的有机结合.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