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文化改革的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1:12:29
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文化改革的关系
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文化改革的关系
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文化改革的关系
意识形态工作在政党的执政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当前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提高党主导意识形态的能力.
一、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意识形态挑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多元社会意识的出现和多元文化的并存,强烈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使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重大的挑战,并且出现了日益淡化的趋向和认同危机.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挑战:
(一)国情与党情的变化对执政党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国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1]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其中意识形态的考验和挑战更加引人注目和更具有挑战性.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传统意识形态控制力的退化,导致人们对过去统一而具权威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认同走向迷惑和质疑,使各种实用主义、相对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等与过去传统意识形态相去甚远、甚至格格不入的意识形态成为人们新的人生哲学.这种对原有意识形态消解所导致的人们思想观念的混乱、迷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使一元的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和淡化.②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出现了一些杂音、噪音.比如: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领域的指导地位,主张多元化:有的歪曲党和人民的奋斗历史,诋毁马克思主义;有些学者对中国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态度;有人在经济上宣扬私有化,政治上宣传“多党制”,思想上宣扬西方新自由主义;有的对改革开放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等.这些错误的思想理论观点使一部分群众和青年学生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的动摇.③党自身状况的变化加大了党进行意识形态整和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党自身状况的变化包括:党员文化水准的多层次性;党员流动性加大导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断层”、“盲区”增多;个别党员干部无作为,贪污腐化、自甘堕落等等.以上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导致党的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四伏.
(二)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自身的“软化”与“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总体是好的,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仍然存在意识形态工作的”软化”与“弱化”现象:比如,一些领导干部对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地方的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精神状态不佳,干群关系紧张,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任务难以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空对空,存在“空白点”和“盲区”;意识形态工作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当薄弱,阵地功能明显弱化;一些地方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方法滞后陈旧,手段落后,形式主义严重,工作机制不健全,没有吸引力与说服力;一些地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不够稳定,队伍素质不适应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意识形态宣传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方法陈旧,手段落后,形式主义严重,直接影响了宣传效果:表现之一是在理想教育中混淆了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目标,单纯搞最终目标的宣传,教育起点树得过高.这样就脱离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实际,使他们感到理想教育“假、大、空”;表现之二是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方法仍囿于传统套路.一说学习,无非开会念报读文件;一说宣传,无非贴标语喊口号抓典型;一说关心职工生活,无非谈心家访看病号送温暖;一说加强建设,无非唱歌跳舞,多组织几场文娱活动.这些传统套路不是没用,而是几十年来成了老生常谈,就慢慢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不上新时期社会群体的胃口,适应不了新时期社会群体的需要,时效和作用难以尽如人意.
(三)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淡化.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许多社会思潮与各种学术流派也蜂拥而至.这些思潮与流派不少是以思想或学术交流为幌子,而实际上是不断的向我国兜售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和观点主张,如意识形态淡化论,意识形态终结论,非意识形态化,新自由主义等等.可以说“自80年代开始的文艺新潮,被称为创新的部分,几乎全是对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种种形式、手法的袭用,从意识流,朦胧诗,泛性论表现,叙事主体的介入,无不如此.文艺批评的话题,从存在主义、接受美学、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一直到所说的全球化,全是西方话语.在这方面,中国最好的批评家也只是复述西方话语而已.”[2]受这些思潮影响,我国思想理论界不时出现“淡化论”、“取代论”、“私有化”、“多党制”等等错误理论,“如果不对这种倾向保持高度警惕,就会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危害党的执政地位.”[3]
(四)网络信息化对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近年来,以因特网为代表的高科技信息产业给经济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使宣传文化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传媒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渠道大大拓宽,正在挑战传统的意识形态工作.这种挑战表现在:①多路信息源、多路信息流,因特网大大突破了党和政府对媒体的控制范围,扩大了受众接受信息的自主权,拓展了受众对信息的发布能力,使国内舆论导向控制和管理难度加大.②网络宣传主体、客体的分散性,随意性,开放性,大大弱化了我们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网上无国界,无“警察”,无限制,网民人数急剧增加,网上垃圾及“网上文化殖民”对网民的影响不可小视.③网络宣传使国际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更趋直接,更显“短兵相接”.西方凭借信息技术网络建设的优势将其意识形态、价值伦理连绵不断的传向我国,使受众不可抗拒地对西方文化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而对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这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力.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遵循执政党意识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又必须考虑自己的实际国情和现实党情,在意识形态建设中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又要因势利导,积极谨慎的调整意识形态,做到党的意识形态与时俱进.
(一)党的意识形态内容要适应新时期形势的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随着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国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经济的市场化和世界政治的民主化,使得我国社会阶级结构分层细化,促成我国人民利益的多元化和思想的多元化.面对这种种变化,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的现实党情,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内容,以适应新时期新特点.为此,①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这就要求党的意识形态在坚持主心骨的同时具有开放性;要求党的意识形态能对社会多样文明、多元思想进行批判地继承吸收;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要重视吸收其民族性精华,对外来文化资源,要吸收世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中被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如: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②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建设性.要求党要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思维的真正转变;要求党过去那种以“革命性、批判性、否定性”为基本特征的意识形态,转变为建设型的意识形态.③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连续性.要求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4]
(二)党的意识形态输入方式要科学化、时代化和人性化.列宁曾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意识必须要“灌输”的道理,指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的外面,从工人同厂主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5]但是灌输是要讲究方法的.我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前,社会阶级阶层简单分明,社会组织形式单一.这种状况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输入方式提供了便利条件,可以通过正面宣传、教育和反面批判来实现.现在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至社会生活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为此,党的意识形态输入方式必须要讲究科学化、时代化和人性化.这就要求:①要把灌输与疏导结合起来.把统一思想与尊重差异,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和生活问题,为人们的言行施以正确的导向.②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的新实际,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体系,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③党的意识形态输入方式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趋向.要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下,把理论学习与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发党员和群众的热情和自豪感.把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同重视和开发群众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结合起来,增强党的意识形态输入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三)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监管与控制.党管意识形态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党委都要增强阵地意识,切实加强对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每一个思想文化单位的党组织都要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真正做到守土有责.”[6]这是因为,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世界观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战胜谁就没有真正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就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失利,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交流将毫无意义.”[7]美国前总统里根说:“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中,最终的因素不是核弹和火箭,而是意志和思想的较量.”[8]西方国家尚且如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实行党管意识形态战略.当前尤其要加强网络管理和规范.为此,①健全法制,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当前应抓紧制定中央和地方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使信息知识产权、网络著作版权等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特别是要着力制定打击利用网络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法规.②道德引导.从德的层面将网络信息传播到规定的政治体系中去,不断提高公众的网络道德水平,杜绝意识形态传播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③技术控制.提高我党网络控制水平,从源头上杜绝有害数据和信息的进入,及时净化网络空间,并通过技术和信息优势,建设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四)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意识形态工作与利益问题息息相关,意识形态所表达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表现为思想上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这就是那些使某一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因而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这说明决定意识形态性质的关键因素,是以政治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阶级利益.马克思更一针见血地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十六大报告这一突破性的阐述表明我们党在意识形态上对阶层分化与利益关系多元化现实的接纳.这就要求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策略、治国方略要更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此,①要充分考虑和协调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因时、因势地调节和配置好有限的各种资源,提高经济运行效益,坚决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执政理念.②拓宽民主渠道,保证民众对党的事务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价权,打造亲民政党、责任政党、务实政党.③要拓展为人民服务的渠道,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执政为民,正确认识和运用权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日前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令”.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