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在叙述上的特点和叙述手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06:01:42
《罗生门》在叙述上的特点和叙述手法?
《罗生门》在叙述上的特点和叙述手法?
《罗生门》在叙述上的特点和叙述手法?
浅议《罗生门》叙事特点
内容概要: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罗生门》,展现了人性中赤裸裸的软弱和谎言.黑白,粗糙,淳朴,直入人心.一间破殿,陈旧的牌匾,一场大雨,一个故事.本文就《罗生门》的叙述内容、话语、动作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场景 倒序 情节 叙述话语 视角
电影开篇,磅礴的大雨,哗哗的水声,突兀的声音,水的凶暴,恰似这个世界的冷酷无情.因为大雨,乞丐与在罗生门中避雨的樵夫和僧侣不期而遇,樵夫的一句自言自语“不懂,真是不懂”引起了乞丐的好奇心,于是樵夫道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首先,出现“罗生门”这个场景,乞丐、樵夫、僧侣在此分析一个社会事件.罗生门作为一个残酷自私的现实世界的意象,揭示了“为了生存,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这一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在电影此后的叙述中,不断地出现“大雨中的罗生门”这一场景,每当事件的当事人陈述完自己的经历后,乞丐、樵夫、僧侣在罗生门前质疑、探讨、分析.在罗生门前挖掘事件的真相,对应着在人性面前思考人本质的弱点,两者有着隐约的联系.
在后面的叙述中,场景转换到事件的发生地点,山林.在这一场景中,武士与强盗决斗,强盗玷污妻子……每个人在叙述中,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美化,掩饰真相.茂密的树林,植物丛生,亦如人的心思,复杂,难以捉摸.黑泽明将大雨的场景转换为阳光灿烂的晴天,面对着太阳犯罪,面对着太阳从犯罪中获得愉悦,并且这种愉悦达到极致,把这一切都暴露在烈日之下,耐人深思.大雨和晴天场景的不断转换,也让观众在两种极致的心情背景下,思考人性.
这个犯罪事件,运用倒序手法,在樵夫、强盗、妻子、武士的口中,叙述多次,每一遍都不一样.观众在接受了几次重复叙述之后,原本清晰的思路变得混乱,不禁思考,“到底谁的话是正确的?”电影通过倒叙,还原事实“真相”,又通过几次重复的还原,让人产生思维的错乱,于是观众开始质疑、反思,从而揭示人性的罪恶.同时,樵夫、僧人、乞丐也在探讨真相,这种倒序结合插叙的手法,让真理在重复思考中渐渐清晰,同时,多样的叙述方式,也不会让观众产生疲劳,观众与电影中的角色一起思考.
影片视角独特,通过非当事人的旁观者的目光,来一步步推进故事的发展.樵夫、乞丐、僧人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叙述,但他们并非传统的叙述那样无视角限制.这个旁观者非全知全能型的角色,他们也是在不断的疑问、重复、分析中,一点一点揭开真相.而在当事人的叙述中,则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手法,以“我”的语气回忆,“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通过独白、心里活动等任务语言的声音,很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强盗说他为妻子的美貌所倾倒,于是便用诡计将武士骗到丛林深处,与其搏斗中将其缚住,占有了妻子后,本不想杀害武士,但妻子坚决要他俩决斗,在决斗了23回后,他杀死了武士.强盗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武艺高强.妻子说她受到蹂躏后,又受到了丈夫的蔑视,这让妻子感到受了极大的刺激.于是悲愤之中,妻子就晃晃悠悠地扑向了丈夫……可等她醒过来一看,那把短刀已插在丈夫的胸口上,他已经死了.后来她想自杀,但终于怎么也没有死得成.每个人站在利于自己角度,叙述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故事.把几段不同的主观叙述内容放在一起比较,便形成一个无奈的讽刺,留给观众思考.
黑泽明在电影中揭示人性的弱点,但还留给观众一丝光明和希望.故事叙述到最后,导演运用一个事件外的事件做结尾:几个人正感慨着,隐约听见婴儿的哭声.循声找去,看到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杂工上前剥去婴儿的衣服,樵夫与杂工为此争吵不休.杂工走了,深受触动的樵夫收养了婴儿,僧侣深受感动,“亏得你,我还是可以相信人了.”在描写人性“恶”的一面之后,结尾的人性化转折又将原有的对整个世界的绝望变成为最终强调人的可信,赞扬人道主义的胜利.这也正是一切文学作品的意义,批判现实之后,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所谓文学“镜与灯”的使命,反思之后,为世界点亮一盏明灯.
杂 役代表的正是对这个世间的丑恶已经见怪不怪,为了生存随波逐流,而且心里不 存在罪恶感的人;僧人代表的是这世间少数还相信真善美的人,他们心中有某种 坚定的信念;而樵夫则代表了那种还在善恶之间徘徊的人,做了恶事他们会有罪 恶感,但往往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僧人言语中表示着对人性的质问,对丑恶世界的痛心,以及对信念的迷茫.1950 年,人类刚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久,整个日本乃至世界都弥漫着对客观 世界的失望,对人性的探寻,迷茫无措.影片最后樵夫带走并抚养被遗弃的小孩,僧人说:多亏了你,我可以继续保持对人类的信心.黑泽明告诉我们,人,还是 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