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诗或宋词一首及其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9 00:29:44
寻唐诗或宋词一首及其赏析,寻唐诗或宋词一首及其赏析,寻唐诗或宋词一首及其赏析,《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京口和瓜洲不过

寻唐诗或宋词一首及其赏析,
寻唐诗或宋词一首及其赏析,

寻唐诗或宋词一首及其赏析,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中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呵,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表达的思想感情:希望早日辞官回家的愿望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夜饮东坡复醉醒,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此词为醉归临皋抒怀之作,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
上阕写饮酒醉归。此人选取了其中的三个片段进行描写。起笔直叙其事,交代饮酒的时间、地点。“醒复醉”三字,见词人必欲谋醉以忘忧的心态。其时东陂贬谪待罪,心情苦...

全部展开

夜饮东坡复醉醒,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此词为醉归临皋抒怀之作,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
上阕写饮酒醉归。此人选取了其中的三个片段进行描写。起笔直叙其事,交代饮酒的时间、地点。“醒复醉”三字,见词人必欲谋醉以忘忧的心态。其时东陂贬谪待罪,心情苦闷,故借酒浇愁一巡复一巡。“归来”已在回家路上,夜已深沉。“仿佛”一词,言其醉酒而归迷离恍惚之态。接下去三句,词人已到家门口。可夜已深沉,站在门外,居然能够听到家童的鼾声。夜之静,夜之深,于此一声音中侧面烘托出。“敲门”两句叙词人的行动。此刻词人已渐酒醒,静夜之中似乎获得了一种清醒和宁静,而拄着手杖去江边静听江流的声音。这一身影,使人见到词人的不为俗羁、随缘自适、洒脱出尘的襟怀。“江声”暗示反思往事,为下阕抒情做好铺垫。
下阕承前抒发感慨,从静夜奔腾不息的江流声中,词人渐渐清醒,回思往事,返现现在,感慨油然而生。“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化用《庄子》语意而不着痕迹,是其心灵深处的由衷感叹和深切呼喊。用“长恨”、“何时”,情感深沉。“夜阑”句笔意转缓,明写外部世界风静水平之象,暗写词人心境终归于宁静与超脱。“小舟”两句写其超脱之后的人生选择:随江水而逝,寄生江海,人的生命主体也便不受任何束缚而归于自然。

参考书目:傅德岷 《宋词鉴赏辞典》 崇文书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