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版块是在哪种作用力的影响下飘移的呢?会不会与地球的公转或自转有关呢?如果有关,哪是不是地球的轨道一直在改变,从而造成版块的漂移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04:19:24
地球版块是在哪种作用力的影响下飘移的呢?会不会与地球的公转或自转有关呢?如果有关,哪是不是地球的轨道一直在改变,从而造成版块的漂移呢?
地球版块是在哪种作用力的影响下飘移的呢?
会不会与地球的公转或自转有关呢?如果有关,哪是不是地球的轨道一直在改变,从而造成版块的漂移呢?
地球版块是在哪种作用力的影响下飘移的呢?会不会与地球的公转或自转有关呢?如果有关,哪是不是地球的轨道一直在改变,从而造成版块的漂移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先要明白两个问题,1,北半球拥有全球大部分的陆地,而南半球拥有绝大部分海洋,2大部分的岛屿都在大陆的东海岸.为什么会这样,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地球的自转,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可以知道这些力都是在赤道附近最强,两极最弱,所以从某个角度说两极在大陆漂移中没有怎么移动,但是这只是表面的现象,最大的影响还是地球内部的力量造成了现在的板块漂移.那就是热地幔,由于离心力不同,地壳有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运动的趋势,但是,仅靠这种力,地壳及大陆是不可能被拖动的.主要原因是在离心力作用之下的地球内部的热运动所致.有点象水壶烧水的过程.水受热膨胀而上升,在壶底留下负压,在壶盖处形成向上的推力,水开的时候,会
把壶盖冲开.热水上升到表面冷却、收缩,沿外壁下降,形成循环.地壳在北半球挤压消失,一方面,堆积成大陆和高山,另一方面,插入地下,受热膨胀,软化,然后上升,在上升处形成负压,在北半球一周几乎都有消失带,对北极形成负压,使北极凹进,地幔上升(向南极方向运动) 到南极处,对南极形成冲击力,使南极凸出,上升的地幔在南极周围的洋脊处流出,冷却,
形成新的地壳、洋脊以南的新生地壳,使南极进一步凸出(因为在南极大陆周围,有生长带、而无消失带).洋脊以北的新生地壳,使大陆及地壳向北半球运动、漂移、形成循环.
大家也许都见过在北国的初春时节。大地刚刚复苏,河流刚刚解冻,河面上大块大块的冰块 互相碰撞着,移动着。它们运动的动力来自河水在它们下面的流动。人家能否想象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表面也类似这种情景。一望无际的大地并不是铁板一块的,也是由许多小块拼凑而成的,和河流上的大冰块一样,它们也在不断地移动着,也在不停地撞击着,只不过这种运动是缓慢的,人的肉眼是看不出来的。比如海平面每年上升1厘米,不用测量仪器是...
全部展开
大家也许都见过在北国的初春时节。大地刚刚复苏,河流刚刚解冻,河面上大块大块的冰块 互相碰撞着,移动着。它们运动的动力来自河水在它们下面的流动。人家能否想象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表面也类似这种情景。一望无际的大地并不是铁板一块的,也是由许多小块拼凑而成的,和河流上的大冰块一样,它们也在不断地移动着,也在不停地撞击着,只不过这种运动是缓慢的,人的肉眼是看不出来的。比如海平面每年上升1厘米,不用测量仪器是观测不到的。如果过1000年,那就是上升1米!一些沿海的大城市也许就要被淹没。
六大板块的划分大陆漂移学说的奠基人是魏格纳。魏格纳是个德国人,1880年出生于柏林, 是位天文学博士。可正是这个人有力地撼动了传统地质学基础,而他却不是一个地质学家。 主要是作为气象学家的他是如何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设想呢?他在《海陆的起源》一书中是这样叙述的:“大陆漂移的想法是著者于1910年最初得到的。有一次,我在阅读世界地图时,曾被大西洋两岸的相似性所吸引,但当时我也随即丢开,并不认为具有什么重大意义。1911 年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从一个论文集中看到了这样的话:根据古生物的证据,巴西与非洲问曾经有过陆地相连结。这是我过去所不知道的,这段文字记载促使我对这个问题在大地测量学与古生物学的范围内为着这个目标从事仓促的研究,并得出重要的肯定的论证,由此我就深信我的想法是基本正确的。”1912年魏格纳首次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美洲、欧洲、非洲、格陵兰的拼合大陆漂移假说发端于大陆几何形状的可匹配性。而后,魏 格纳从地质学、生物学和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对它进行了大量卓越的论证,从而使其确定为地质学中的一个科学假说。但在当时,却遭到大多数学者的非难和反对,渐渐地被遗忘了。
本世纪60年代,古地磁的研究成果唤醒了人们对大陆漂移假说的记忆,强有力地支持了漂移 假说,使全世界的大部分地质学者都承认这一学说,并投入轰轰烈烈的研究之中。
光谈谈什么是古地磁。地球磁场存在很长的时期了,在很古很古的年代,地磁场会把岩石中 的铁磁性物质磁化。例如,火成岩即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却过程中就会被当时的地磁场所磁化。这一部分剩余磁场保留到现在,就称做天然剩磁。这里举的例子就是天然剩磁中的一种:热剩磁、采集合适的岩石标本,用放射性方法测出其地质年龄,再用微磁力仪测出剩磁的大小、方向,我们就可知当时的地磁场。用这种方法研究地磁场的科学就是古地磁学。
盘古大陆的演变1954年,英国的地球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布莱克特及其小组研究了英格兰地区的三叠纪(距今约2亿多年)红色砂岩的化石磁件后,发现了令人惊喜的结果。他们计算出的当时地磁极的位置竟然会偏离地球的地理极达30°之多;同时还测出了三叠纪英格兰地区的磁倾角约为34°,这与目前该地区的65°倾角相比,小了30°多。该地区当前与三叠纪的相对位置的巨大差异,只能用英格兰本身的移动来解释。这种解释与魏格纳当年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是那样地接近,这鼓舞着布莱克特继续深入探索大陆漂移之谜。
布莱克特等对古地磁研究成果的解释是基于轴向偶极子的假定的,并以古磁极的平均位置作 为研究大陆运动的参照物。而以郎克恩为代表的另一批古地磁学家与其相反,他们把每一块大陆作为固定的参照物,用古地磁的研究方法去探索古地磁极移的情况。但是无情的事实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其最初的假定:大陆位置不变。经过多方探求,他们最后正式承认,只有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能较为圆满地解释他们的成果。布莱克特与郎克恩两个古地磁研究小组从完全不同的出发点进行的研究,殊途同归,得到了几乎完全一致的结论:大陆发生过漂移。
现在举一个有趣的例子、在太平洋上存在一串火山岛,它们的火山喷射时间有着很好的先后 次序。这可以用大陆漂移来解释:上面的大陆板块漂移着,板块下面有一个定点,下面的火山熔岩定时喷出。就像是有一杆枪固定在一张纸下面,每隔一段时间开一枪,把纸打个洞, 而纸却在不停地水平移动,结果就在纸上打出间断的一串洞来。
古地磁极的迁移轨迹全球的大部分地震震中都分布在一些狭长的条带上,这些条带实际上勾 画出了板块的轮廓。例如太平洋板块与相邻板块互相挤压,发生地震,所以环太平洋有一条地震带。
板块运动的动力从何处而来呢?这得往地壳下面看看了。相对于刚性地壳,地幔的上部存在 一“软流层”。在海洋下面,这层“较流层”是从大约60千米的深度开始的,而在大陆下面 ,则是从120千米的深处开地幔对流始的,并一直到200-250千米的深处。在“软流层”中,下面的热物质从下向上升,然后扩散并冷却,最后成为比较致密的物质下沉。这样的环流将把地幔上部的刚性表皮及地壳从热的上升区带到较冷的下沉区,从而形成一个对流体系。 正是这种对流,成为板块运动的动力。
板块学说的出现,无疑是近代地球科学的杰出成就和巨大进步,是地质科学的当之无愧的第 二次革命。地质科学的第一次革命是槽台学说的提出。可以这样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近二十多年来地质科学所积累的资料和取得的进展,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200年。一系列新思想新概念正在突破板块构造的模式并在解释板块学说无法说明的构造现象中获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些新思想新概念汇成了一股巨大的潮流,正汹涌澎湃于全世界,揭开了地质科学第三次革命的序幕。
可以看看:http://baike.baidu.com/view/381639.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229710.html
收起
楼上的讲得真清楚 我没什么的说了 就挣个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