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这是一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目~希望能有人帮助归纳回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5 12:21:14
为什么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这是一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目~希望能有人帮助归纳回答~
为什么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这是一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目~
希望能有人帮助归纳回答~
为什么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这是一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目~希望能有人帮助归纳回答~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一般说来仅仅经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循环,是不能达到的,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在于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并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它的本质和特性的充分暴露有一个过程,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有一个过程.
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例如,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不可能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天文观察不可能突破可见光的界限;在宇航事业开创之前,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不可能看到月球背面的情况.
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阶级立场和观点的局限性,对人们的认识有重大的影响.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认识运动就基本完成了.然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又没有完成.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在空间上,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层次和联系是没有穷尽的;在时间上,事物发展的这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转变也是无限的,旧过程结束了,又开始新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近代文化自觉在学术领域的重要表现,是具有了关于近代学科的自觉意识。本文分析从胡适到冯友兰所显示的中国哲学史的学科自觉本文以胡适“ 五四”至20世纪三十年代和冯友兰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为讨论对象。。
一、学科独立性的自觉:疑古和释古
中国哲学史的学科自觉,首先表现为对这一学科的独立性的自觉。胡适的“疑古”和冯友兰的“释古”,是他们研究中国哲...
全部展开
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近代文化自觉在学术领域的重要表现,是具有了关于近代学科的自觉意识。本文分析从胡适到冯友兰所显示的中国哲学史的学科自觉本文以胡适“ 五四”至20世纪三十年代和冯友兰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为讨论对象。。
一、学科独立性的自觉:疑古和释古
中国哲学史的学科自觉,首先表现为对这一学科的独立性的自觉。胡适的“疑古”和冯友兰的“释古”,是他们研究中国哲学史的重要标帜,对其具体内容已有不少的讨论。这里主要分析它们对待传统的精神实质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独立性自觉的关系。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科自觉《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2期胡适的“疑古”是对“信古”即盲目崇信传统的反动,其精神实质是扫除对传统的偶像崇拜。就否定“信古”而言,冯友兰的“释古”是站在“疑古”这一边的,他说:“信古一派,与其说是一种趋势,毋宁说是一种抱残守缺的人的残余势力,大概不久即要消灭”《三松堂学术文集》第41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然而,“释古”又否定“疑古”对传统的解构式批判,主张对传统“同情的了解”。可见,“释古”的精神实质是不迷信传统又理解传统。这两种对待传统的态度,反映到中国哲学史学科独立性的自觉上,“疑古”将这独立性主要指向走出经学的近代性,“释古”则认为这独立性既有脱离经学的近代性问题,又有表现中国哲学特点的民族性问题。
在传统中国,经学君临所有的学术,一切学术都依附于经学之下。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里,学术近代化的首要表征就是摆脱对经学的依附关系。中国哲学史的学科独立也不例外。这当然是以哲学与经学相分离为前提的。在胡适之前,谢无量著有《中国哲学史》,把哲学混杂于经学之中:“道术即哲学也”,“古之君子,尽力于道术得其全者是名曰儒”,因此“儒即哲学也”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第2页,中华书局1916年。。]因此,其所谓的中国哲学史只是经学的附庸。这实际上是一部以信古为取向的中国哲学史。胡适以“疑古”的精神,首先迈出了中国哲学史独立于经学的近代步伐。他指斥“经学与哲学的疆界不明,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大毛病”,强调“经学与哲学合之则两伤,分之则两收其益”《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下册,第1071、1072页,中华书局1991年版。。其《中国哲学史大纲》正是为了分明哲学与经学的疆界,开篇之首就给哲学下了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哲学有自己的定义,意味着它是一门独立的学问,把这种学问“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一一记叙下来,便成了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第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这就自觉地在哲学与经学相分离的基础上,使中国哲学史顺理成章地摆脱了经学的羁勒而独立。《中国哲学史大纲》充分呈现出这样的独立性。它撇开儒家经传的古史观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悬置三皇五帝,一部哲学史从老子、孔子讲起。它废除了经学的定儒学于一尊,如蔡元培在该书“序”中所说,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先秦哲学的各家各派。它在写作的形式上也与经学的注释形式针锋相对,即把以经典的原文作为正文改为以自己的话作为正文参见《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01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这样的独立性所显示的是其近代性向度。冯友兰多次肯定体现“疑古”精神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认为它表明“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
收起
有必要回答那么多么?
或者你认为你们看题目的老师是个白痴?
其实答案好简单的
因为人~总的来说 绝大多数都是比较愚昧的
无法一步到位 只能靠多接触几次加深理解
SO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