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传递信息的故事给你分 50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02:33:34
古代近代传递信息的故事给你分50分古代近代传递信息的故事给你分50分古代近代传递信息的故事给你分50分我国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是来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称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清

古代近代传递信息的故事给你分 50分
古代近代传递信息的故事
给你分 50分

古代近代传递信息的故事给你分 50分
我国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是来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称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清光绪年间,在此掘得龟甲兽骨,上刻文字,后称甲骨文.甲骨文中记载着殷商盘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边戌向天子报告军情的记述,有“来鼓”二宇.经考证,“来鼓”即类似今天的侦察通信兵.在古书《待经》中,也有“简书”的记载,‘简书”就是用兽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传递的官府紧急文书.“简书”出于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纪一11世纪),这也就是邮驿的前身.
邮驿与烽火台通信,都源于奴隶制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对通信的需要.据历史记载,在两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时代,就有了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方法.关于烽火通信有个叫“千金一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周幽王有个爱妃褒姒,她虽长得很美,但轻易不肯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 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当时把铜叫金子).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诺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袭姐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 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结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杀了周幽王,从此灭了四周.这个历史故事不仅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情况,同时也告戒后人,不企是什么人和什么时候,都不能拿通信当儿戏.
利用烽火台传递信息,虽然较快,但只能起到报警的作用,很难满足掌握敌情,指挥作战的需要.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上的需要,从殷商时代的“来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传送官府文书的更加严密的邮驿制度,并与烽火台互为补充,配合使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在全国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以国都咸阳为中心的绎站网,制订了邮驿律令,如竹简怎样捆扎、加封印泥盖印以保密;如何为邮驿人马供应粮草;邮驿怎样接待过往官员、役夫等,形成了我国最早的邮驿法.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规定五里一,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驿.邮驿还随着“丝绸之路”的形成而通达印度、缅甸、波斯等国.到了唐代,邮驿大大发展,全国共有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邮驿1600多处,行程也有具体规定,并订有考绩和视察制度,驿使执行任务时,随身携带“驿卷”或“信牌”等身份证件.
宋代由于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将由民夫充任的驿卒改由士兵担任,增设“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五百里,银牌四百里,铜脾三百里.实行每到一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到了元代,由于军事范围和疆域扩大,仅在国内就有驿站1496处,并将邮驿改称为驿站.
明代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随着部和七下西洋,还开辟了海上邮驿.清初有官办驿站1600余处,驿卒七万余名,驿马四万多匹,归兵部主管.19世纪中叶以后,驿站经费多被官吏贪污中饱,驿政废驰.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邮政逐步兴起,驿站的作用日渐消失,于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销驿站.
邮驿制度起源于奴隶制度的国家,盛行于封建社会,并随着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终结.邮驿与烽火台通信虽系历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时也是我国进入有组织的进行通信工作的开始.它不仅在我国邮政通信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也为促进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驿站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传递官府文书.一般老百姓传递信息,只有托人捎带,然而辗转传递,缓不济急,且易延误遗失.我国古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鸿雁捎书”一类的故事,可见古代人民通信多么艰难.而今天人们依旧把鸿雁作为邮政通信的象征,又可见人民群众对邮政通信所寄于的厚望.
民间通信组织的形成,大约始于唐朝.当时主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商贸易的需要.首先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有了为民间商人服务的“驿驴”.当时还有一种叫“飞钱”的办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长安贩卖货物所得的钱,存入各地方政府驻长安的办事机构,然后再凭收据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这也就是今天汇兑业务的萌芽.到了明朝才出现了专为民间传递信息的民信局.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乡约”探亲带信的出现.相传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被迁往四川开垦的农民,由于思念家乡,相约每年推派代表回乡探望,往返时带些土产和信件,而后逐渐形成民信局.
民信局开始出现于交通方便、贸易发达的沿海城市,以后逐渐发展到内地.民信局由私人经营,以谋利为目的.他们一方面是哪里有利就在那里办,偏僻地区无人管;另一方面,他们为了招揽生意,相竞为主顾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门收取信件、汇款,收费也可以记帐,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清同治年间(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时期,全国大小民信局已达数千家之多.有的在商业中心上海设总店,各地设分店和代办店,民信局之间互相联营,构成了民间通信网.
自宋、元以来,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一带的贫苦人民,有的为了谋生,被拐骗国外做苦工,这些旅居国外的侨胞,要与祖国亲友通信,或将物品和汇款寄回祖国,“侨批局”便应时而生.“侨批局” 实际上就是侨信局,因为福建方言把“信” 叫“批”,所以把为华侨通信服务的侨信局习损称为侨批局.由于侨批局对华侨服务周到,信誉卓著,几乎垄断了华侨寄信和汇款的业务.
鸿雁传书 雁是信使.鸿雁传书的故事源于《汉书·苏武传》,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拘于北海.后来,汉匈和好,汉求放苏武等人,匈奴诡称苏武已死,苏武属下官吏常惠,夜见汉使,教汉使对匈奴称汉天子在上林射猎时,得从北而来鸿雁,雁足系有帛书,说苏武等人困于某泽中.单于得讯后大惊,不得不放回苏武.由此后人就将书信与来去有时的鸿雁联系起来,雁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屡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如“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五代·李煜《清平乐》)“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欲作悲秋赋”.(明李开先《宝剑记》) 不仅如此,古人,邮寄书信时,还用竹木或绢帛等制成雁的形状,中间夹着书信,以资邮寄.古人还用惊鸿代指美女.曹植在《洛神赋》中形容洛神宓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善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南宋陆游《沈园二首》)这里用惊鸿来形容陆游的前妻唐婉之美.
马拉松
马拉松是古希腊的一个地名,位于雅典城东北30公里,它三面环山,东临大海.在公元前490年,波斯远征军入侵希腊,在马拉松这个地方布阵的消息传到雅典后,雅典就派出一名叫裴里匹底斯的信使前往斯巴达求援.这位信使用35小时走完了雅典到斯巴达的150公里路程.但是,斯巴达人回答的却是,月圆之后才能出兵.这需要等10天左右.至此,雅典人不得不靠自己孤军奋战.结果反而以少胜多,打败了波斯人.这位名叫裴里匹底斯的信使,带着胜利的喜讯,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城中央广场(跑距为42.195公里),向雅典公民高喊:“我们胜利了!庆贺吧!”随即倒地身亡.“马拉松跑”就是为纪念这件事而设立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传递的出现离不开“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长城”一词始见于战国时代的文献记载.在古代不通朝代有着不同的修筑形式,所以对这种防御工程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暂洛、界壕、边墙等,实际上均指“长城”,其实广义的长城是对中国古代所有的巨型军事工程体系而言.
烽火通信
远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烽火作为一种原始的声光通信手段,服务于古代军事战争.从边境到国都以及边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内储柴草,当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燃起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马上派兵相助,抵抗敌人.
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在古史书《周礼》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各国从边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台上有桔槔,桔槔头上有装着柴草的笼子,敌人入侵时,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警报.每逢夜间预警,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靠火光给领台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由此可见,烽燧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早在周时就已出现了庞大而又完善的军事信息联系网络.
竹简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也使用竹简作为文字的载体.竹简用的是皮薄而节长的竹子,先将圆竹锯成一定的长度,再破为一定的宽度,削光整平后,即成为简片.然后再用丝绳、麻绳、细皮条等分上下两道编连简片,即可用来刻写或书写文字.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册"字,象征着一捆简片系二道书绳,而金文中的"典"字则表示"册"在桌几上.
相传在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用了3000多片竹简,派了两个大力士才抬进宫,所以竹简使用起来非常麻烦,而且时间长了会受虫蛀、腐烂,不能长时间保存.
旗报、牌报、揭帖旗报源于我国古代的“露布”,通常由专人扛着,骑在马上,奔驰传送,供沿途军民阅览,鼓舞士气.牌报则是写在木牌上的新闻传播工具,而揭帖则是类似传单的一些印刷品,可供四处散发.
报房起于清代,主要集中在北京.早在清代初期,北京城内就有以私人名义从事抄报活动的人,多为低层文吏,以刊刻抄邸报为自己的副业,到清代中、晚期演变成私营报纸.
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古时候.人们修筑高高的烽火台.当发现敌人入侵时,便立即点燃烽火台上的柴草,利用冒火的烽烟,来传递敌情信息,召集军队前来援助.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骑马传送信息的方法,在全国各地设置很多驿站,有专门的人接力传递信件,这样,可以骑着马把信息传送到很远的地方.再以后,人们又发明了用旗语、灯光传递信息的方法.
早在公元968年,中国便发明了一种叫"竹信"(Thumtsein)的东西,它被认为是今天电话的雏形.欧洲对于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却加?7世纪.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虽然这种方法不太切合实际,但他赐给这种通信方式的一个名字--Telephone(电话),却一直延用至今.
有人说,电话是一支唱了100多年的歌.它至今依然是声音缭绕,响彻寰宇.100多年来,电话作为传递人类话音的基本功能虽无多大变化,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它却经历了"磁石-共电-自动"的发展过程.
1753年2月17日,《苏格兰人》杂志上发表了一封署名C.M的书信.在这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电流进行通信的大胆设想.他建议:把一组金属线从一个地点延伸到另一个地点,每根金属线与一个字母相对应.在一端发报时,便根据报文内容将一条条金属线与静电机相连接,使它们依次通过电流.电流通过金属线上的小球便将挂在它下面的写有不同字母或数字的小纸片吸了起来,从而起到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作用.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
写信、电话、电报、会面、杂志、黑白电视.(注:这是近代的)
还有些媒体活动我还没调查出来耶.暂时这么多了.
个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