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续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09:26:00
续写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续写
续写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续写
续写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续写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霍松林)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选自《阅读和欣赏》,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有删节)
五、字唯期少意唯期多——读苏轼的一篇散文(吴功正)
该文所以能写得字约义丰,关键在于作者抓住了特点,然后运用经过认真提炼的语言文字加以表达.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解衣欲睡,月色入户.”作者正欲入睡,忽见月色清凉,窥入窗户.这样,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了.更重要的是,点出了“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而非月黑风高.作者就抓住这个特点,铺展文墨.“月色入户”,如此良夜,如此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这一行动的发因是循着“月色入户”的夜景而来的.“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里,交代了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等.“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连贯性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至承天寺”又一次点题,但是,到承天寺的一路经过,因与主题无关,就略而不提.“寻张怀民”是什么情景,又因与主题不相关涉,也付之篇外.这样,为“记游”所必须交代的人、事,仅用最简略、经济的语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就不再添枝加叶.尤其是夜游的景色描绘,更富特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先写了水色,继写水中诸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写了庭下诸景后,跳出这样一句:“盖竹柏影也.”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作者初写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是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澜、节奏.而竹柏所以能投影庭下,作者不施一笔,这正是用墨高明、精妙之处.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了.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三分美景了.苏轼在此文中处处扣住个“月”字写夜游,这是特点之一.他写月,不像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繁词竞采,而是轻点几笔,则境界全出.这是特点之二.苏轼写月夜景,不是明写,而是暗写,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清朗空明,这是特点之三.由于抓到了特点,整个描述就显得精约而传神了.
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还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才会余味无穷.这里,一方面要文辞所概括的客观内容丰富;一方面又要所表达的主观内容,即作者的思想情感深远.苏轼这篇散文同样提供了范例.
本文是写景的,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是心理活动,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情绪因之荡起微澜.经过转折,作者猛然想起张怀民.“遂”,似乎不假思索,但微露出只有张怀民才是赏月的相知好友之情.“寻”字又分明显现出急切访友的心意.“怀民亦未寝”的“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在月光倾泻下,二人“相与步于中庭”,信步漫游,其恬适的心绪又寄托在这相携同步的轻快节奏之中.从“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于中庭”,作者的款款情思经历了几多转折,终于稳定在平和容止的心境中了.作者寻友访寺,写月夜美景,然后将眼前即景推展开去,兼及身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有“如吾两人者”.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替你写出来文章 是不太可能的,不过这个资料也够你200字参考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