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与《六国论》有什么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06:27:17
《过秦论》与《六国论》有什么区别?
《过秦论》与《六国论》有什么区别?
《过秦论》与《六国论》有什么区别?
一、课文标题对比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阿房宫赋》中的“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不同于今天的“赋”,它讲究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往往发点议论,以寄托讽刺之意.它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而后两篇中的“论”,即议论、评论,这类文章,或阐明某个道理,或批驳别人的观点.
时代不同的文坛泰斗,他们选择了差不多同一历史时期的史实作论据,都以标题暗示了题旨:或以秦亡旧事以讽今,或以六国破灭以谏时.
二、文章结构对比
《阿房宫赋》是杜牧针对唐敬宗“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的.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用铺陈夸张手法,描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后半部分由描写转为富有抒情色彩的议论,直抒胸臆,严正深沉,画龙点睛.苏洵数十年潜心贯注,研读《战国策》,且晚年入仕,虽才识非凡,而风格显得雍容含蓄,老辣精炼.他的《六国论》采用“先议———后叙———再议”的结构方式,使其文章显得内容繁杂,但又条理井然,逻辑严密,有纵横家诡谲善辩的风格.再看《过秦论》,它是贾谊在被汉孝文帝征召为博士时写的,年方二十,少年得志,英气逼人,作者宏词雄辩,洋洋洒洒,文章用四个段落铺写了六国诸侯创建霸业的史实,并在第五段精辟阐述了秦国灭亡的原因作结,作者采用先蓄作“浩如江河之势”,最后以议作“点睛”之笔,“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三、论证手法对比
“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这句名言,说明了论证手法是文章题旨与论据之间联系的逻辑纽带.巧妙的论证手法,会使议论文的中心显得更为集中、鲜明、突出.
1.这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论证法,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具体对比见图表(下页) .
2.《六国论》、《过秦论》都运用了喻证法,生动具体地阐析事理.
如《过秦论》中的“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何等生动地论述了陈涉动摇秦朝统治那摧枯拉朽的壮举!“子孙弃之不甚惜,如视草芥”,则系《六国论》生动形象地揭示“以地事秦”的荒谬行径的一种高妙的论证手法.这里姑且把《阿房宫赋》也看成“论”,因为它的重点不在于“记”,而在于“讽喻”.本篇开头的两个自然段,也有10 多处语言精美的贴切比喻.(例略)
3.《六国论》还采用了引证法,使文章显得有理有据,令人叹服.
在剖析韩、魏、楚“赂秦力亏”以致破灭的基础上,作者援引了《战国策·魏策》的警句作结,有力地阐述了中心论点.
对比点
篇目《阿房宫赋》
1.第3 段用“一人之心”与“万人之心”对比,“取之尽镏铢”和“用之如泥沙”对比,接着写六个“多于”更具体地从各个方面来对比.最后的“可怜焦土”与前段的“阿房出”,既是呼应,也是对照.
2.末段,作者把“灭六国者”和“族秦者”并提,进行假言推理上的三组对比.
篇目《六国论》
1.“赂者”与“不赂者”对比.
2.“六国”“祖父”创业与六国子孙毁业对比.
3.燕赵“用兵”的始与终对比.
4.假言六国并力西向和六国赂秦对比.
5.北宋与六国对比.
篇目《过秦论》
1.六国联盟与秦国势力对比.
2.合纵缔交与纵散约败对比.
3.秦国和陈涉对比.
4.陈涉和六国对比.
5.秦国的兴盛与衰落对比.
四、表达方式对比
三篇文章因体裁有异,风格不尽相同.《阿房宫赋》作者为了使阿房宫的衰更为怵目惊心,在篇首大写其当日之盛,杜牧深谙辩证法,懂得以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更可以倍增其哀乐.请看全赋开头,仅用十二个字交代了秦统一天下,阿房宫应运而生的背景和自然位置后,便紧接着对阿房宫建筑壮丽、美女众多、珍奇繁奢诸多方面的铺叙,作者手法娴熟,诡奇变幻,综合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声律铿锵的排比、句式严谨的对偶、大胆奇特的夸张和“示现”等修辞手法,气势盛,气氛浓,行云流水,了无一般辞赋晦涩呆板的痼疾.后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排比、对偶、夸张、设问等修辞手法,散骈交错、变化多姿.但是在表达方式和文章韵味上,又迥然不同,《过秦论》以叙为主,极力铺张,纵横捭阖,气势磅礴,大起大落,惊人警策;而《六国论》则以议为主,叙事简洁,条分缕析,首尾圆合,无懈可击.
五、选材方法对比
1.三篇文章都涉及到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一阶段的事实;《阿房宫赋》和《过秦论》还涉及秦朝灭亡的史事.
2.对于陈涉起义,《过秦论》作了详细陈述,《阿房宫赋》只用了“戍卒叫,函合举”一语进行高度概括.显然,详写和略写都是根据文章的需要而决定的.
六、写作意图对比
三篇文章都是借评历史来向皇帝进行讽喻,希望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阿房宫赋》借秦始皇荒淫奢侈自取灭亡的史实讽喻皇帝,希望唐敬宗不要因自己享乐而劳民伤财.《过秦论》的主旨在于批评秦的过失,揭示秦王朝覆灭的原因,总结历史教训,希望汉文帝明白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以仁义治天下.《六国论》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向秦割地求和,因而壮大敌人的力量,削弱自己实力,必然招致灭亡.实为借古喻今,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向契丹、西夏割地献物,妥协投降.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应该是违反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本文论述亦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
管理博客 ┆ 搜索 ┆ 帮助
文章背景 雪白 淡蓝 蓝色 淡灰 深灰 暗灰 淡绿 明黄 黑 绿 暗红 深蓝 鸭绿 靛青 褐色 A 宋体 黑体 楷体 仿宋 隶书 幼圆 二号 三号 四号 小四 五号 小五 > 鼠标双击滚屏 10 09 08 07 06 0...
全部展开
管理博客 ┆ 搜索 ┆ 帮助
文章背景 雪白 淡蓝 蓝色 淡灰 深灰 暗灰 淡绿 明黄 黑 绿 暗红 深蓝 鸭绿 靛青 褐色 A 宋体 黑体 楷体 仿宋 隶书 幼圆 二号 三号 四号 小四 五号 小五 > 鼠标双击滚屏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最快,10最慢) 转为繁体 小谈《过秦论》、《六国论》
作者:神圣领域 2007-03-04 16:57:16
标签:
战国时期的中华大地是上下五千年最精彩的一段时期。其间七雄纷争,战乱纷飞,群雄割据的形式为多少将军术士提供了展现的舞台。最终秦王统六合,吞八荒,一举荡平中原,让后人不得不扼腕叹息。
在《六国论》中苏洵提到六国灭亡的原因时说道:“六国破灭,贵在赂秦。”由于各个国家争相拿土地换取秦国的信任,从而导致了力量的此消彼长,然后六国灭亡。
其实原因真的如此简单吗?我想不是。
我们只能说赂秦是导致六国灭亡的直接原因,但我觉得导致赂秦的原因才是真正的原因。试想贵为一国之主,即使再过昏庸无道也会明白割地的后果,况且各国的谋士又不是三岁小儿,焉能不明白如此道理?难道各国的君主真的都没有雄心壮志,就只会割地以求一方平安吗?苏洵恐怕也太小瞧天下豪杰了。
贾谊在《过秦论》里说到:“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当时合纵术已破,各国只能以割地的形式争得残喘的时间以求卷土重来。若说它导致了六国灭亡没有错误,但那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苏洵未免有点纸上谈兵。
通读《过秦论》,贾谊以为因为秦国的过于强大所以六国无法抵御。我以为这只能作为其中的一种因素罢了。的确在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地势之便挟变法之威脱颖而出,它能强大到“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从而为始皇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然而就像事情有两面性一样,我们不能只注意交战双方中的赢家,六国的相对弱小才是“分久必合”的根本原因。
《过秦论》和《六国论》都是很不错的文章,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弊病,即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以至于失去了最大的价值。苏洵说六国不该赂秦,就好象各国君主就特喜欢进贡似的。贾谊说秦国的强大使它成为七雄之首,那么几百年前齐国、楚国同样强大的时候怎么就没灭掉秦国呢?所以内因才是主导。六国的相对弱小使他们必须联合,而他们的联合又被秦国分化,为求平安必须赂秦,于是秦国更强大,六国更弱小。这时才攻守之势异也。
历史上的道理最容易在历史中找到证据。中原一统之后几十年,由戍边的小卒陈涉等人掀起了浩浩荡荡的反秦浪潮,最终强大的秦国被弱小的百姓推翻,结束了短暂的统一。难道陈兵百万的秦国不够强大吗?难道手无寸铁的百姓不够弱小吗?可是事实是弱小战胜了强大,贾谊以强至胜的道理同样是说不通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何为得民心?为百姓所拥护即为得民心。同时天时、地利,经济、文化、政治、农业、工业等诸多因素为辅才是成功的坦途。同时秦王灭六国又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小国望风而降也不是没有。我也只是在诸多的因素剥去浮萍,找到一个主导的结果。
我倒并不认为苏、贾二人的逻辑有什么漏洞,究其原因前人已有公论。他们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更适合他们所处时代特征的眼光来看同一件事情。他们自有他们的见解,我也不过存于芸芸众生之中,公正与否,自有人来评说。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不代表新浪BLOG同意其观点或描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闭阅读模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