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诸葛亮“三顾茅庐”一段的内容这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19:46:35
《出师表》诸葛亮“三顾茅庐”一段的内容这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出师表》诸葛亮“三顾茅庐”一段的内容
这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出师表》诸葛亮“三顾茅庐”一段的内容这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出师表
诸葛亮
臣亮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多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庇,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皆,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稽、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陛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亨,则攸之、神、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说明】 这篇文章选自《诸葛亮传》.《出师表》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之分,这是“前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建兴五年(22J7年)出师北伐时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疏.奏疏在说明出师北伐的目的和任务的同时,一再劝勉刘禅要近贤臣,远小人,执法严明,广开言路,以此兴隆蜀汉、北定中原,表现出一位政治家励精图治、鞠躬尽力的忠贞气节.本文论述精辟透彻,情辞严正恳切,打动人心
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我查过了,比较权威.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90438.htm
《出师表》资料: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六册》人教社
——读《出师表》
长旭
一
在诸葛亮的散文中,代表作当首推《出师表》.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一向被文选家们列入古代优秀散文之林.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刘勰曾评论说:“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表之美也.”(《文心雕龙·章表》)爱国诗人陆游对《出师表》更是推崇备至:“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认为它是无与伦比的“名世”之作.在旧时代,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读《出师表》不流泪不算忠臣,读《陈情表》不流泪不算孝子”.这虽然不免带有封建意识,但亦足见此文感人之深.
二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读罢《出师表》,益感斯言之不谬.这不仅文章的风格宛如作者之为人,而且更由于作者倾注了真挚的思想情感和写入了以身许国的政治经历.因此它才具有如此深切的感人力量.在《出师表》中,作者对自己身世的表述,是和当时纷争扰攘的局势和蜀国的历史紧密地揉和在一起的.为了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本文不得不花一定的篇幅先来简介一下当时的政治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作者的有关身世经历.
东汉末期,朝政日非,社会动乱,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因而导致了“三十六方同日而起”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个地主武装集团扩充了自己的实力.为了掠夺地盘,消灭异己,他们在中原地区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军阀混战.幼年丧父的诸葛亮,随叔父玄从山东流亡湖北,避乱荆州.玄死,诸葛亮寓奇襄阳城西三十里的隆中,“躬耕于野,不求闻达”(《进诸葛亮集表》).此即《出师表》中所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当时,名为皇族中山靖王之后,实乃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亦集结一小股人马参与了镇压黄巾起义的活动,随后又与其他军阀逐鹿中原.由于“智术短浅”,力量单弱,十几年来,刘备老是东奔西赶,屡受挫折;经几度辗转,最后只得依附于荆州刘表,且险于遭到刘表妻党的暗算.建安十二年(公元二O七年),屯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推荐下,“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各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进诸葛亮集表》)在草庐之中,刘备向诸葛亮询问兴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先取荆、益,后图中原,即从鼎足三分到统一全国的方案和“西和诸戍,南抚夷越”,“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内修政理”的外交、内政方针,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策”.
与此同时,北方的曹操在军事上可说是节节胜利.特别是官渡一战,打败了强大的敌手袁绍以后,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曹操乘胜利的形势,亲率大军南下荆州.时荆州刺史刘表新亡,继位的次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首当其冲,孤军作战,由于众寡悬殊,刘备乃弃新野,走樊城,奔当阳;在当阳长坂被曹操的轻骑兵打得大败,复逃至夏口.曹操率领着号称八十万水陆大军,从江陵沿长江东下,企图一口吃掉刘备和孙权.这就是文中所说的“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背景.在这形势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二十七岁的诸葛亮“乃建奇策,身使东吴,求援吴会”(《进诸葛亮集表》).在孙权的帮助下,大破曹军于赤壁.刘备遂据有荆州.到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又夺取了益州.至此,始实现了统一方案的第一步:即“跨有荆、益”,“鼎足之形成矣”.(《隆中对》)
又过了六年(公元二二一年),刘备称帝于蜀,拜诸葛亮为丞相.而在这前两年(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关羽曾率荆州之兵,打败了曹魏襄樊的驻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由于关羽未能认真贯彻“联吴抗魏”的外交方针,使得曹操得以乘间策动孙权密遣大将袭取了荆州,擒斩了关羽.刘备称帝后,“忿孙权之袭关羽”,“秋七月,遂率诸军伐吴”.第二年二月,“于夷道猇亭驻营”,六月,惨败于吴将陆义.(见《三国志·先主传第二》)刘备收败军退居白帝城.由于愧恨交加,刘备于章武三年(公元二二三年)春在白帝城病殁.死前,曾从成都召来诸葛亮托以后事,并对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又诏敕后主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以《出师表》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终刘备之世,未能实现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愿望.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这次战役的结果,蜀国不仅在军事上的损失十分惨重,而且在外交上也陷于孤立.而刘备的继承人刘禅,是历史上典型的庸懦无能之君“南中诸君,并皆叛乱”(《诸葛亮传》).蜀国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诸葛亮就是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受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挑起蜀国军政大事的重担的.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的几年中,夙兴夜寐,勤勤恳恳,在内政、外交、军事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陈寿对此作了公正的评价:“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怨,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进诸葛亮集表》)诸葛亮这样惨淡经营,励精图治,目的是为了实现隆中方案的第二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亦即完成刘备未竟的统一事业.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公元二二七年),诸葛亮认为伐魏条件已经具备,于是向后主上了这份《出师表》.
三
《出师表》不同于一般的请求出兵的奏章.它是诸葛亮出师北伐之前,由于对内政放心不下而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政治建议和劝告书.他殷切地希望后主亲贤远佞、修明内政,以保证北伐的成功,彻底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帝王之业.
文章的第一部分,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对内政提出三项建议:“开张圣听”;赏罚公正严明、内外不可异法;“亲贤臣,远小人.”
文章开头就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既是对刘备之死表示感伤和惋惜,又含有需待完成刘备未竟之业的意思.“今天下三分,益州被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当时蜀国的形势,正是如此,并非危言耸听.三国之中,魏最强,吴次之,蜀最弱.特别是近十年来,荆州被袭,关羽丧生;夷陵败北,刘备殒命……这对蜀汉来说,形势确实是严峻的.这就暗示出:如不发愤图强,不仅“兴复汉室”无望,即使想与魏、吴持久并存,也是不容易的.这一分析很重要:它既促使后主不要安于现状,沉于逸乐,不要放松警惕;同时又是下面提出建议的基础.
接着,文章用“然”字一转,谈到国内的有利条件:先帝所遗老臣,内臣不懈于内,外臣忘身于外,他们之所以这样竭忠尽智地为后主效劳,都是为了报先帝知遇之恩.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这批老臣的作用呢?关键在于“开张圣听”,即广开言路,多方面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光大“先帝遗德”,激励群臣的志气.“开张圣听”,是诸葛亮“集众思,广忠益”的一贯思想.他在《便宜十六策·纳言第四》中就说过:“夫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
赏罚分明,不偏不私,也是诸葛亮的一贯主张,并一直坚持贯彻、卓有成效的.蜀国贤臣张裔赞扬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三国志·张裔传》)在赏罚问题上,诸葛亮不仅公正严明,而且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如就在这次祁山战役中,本是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以致失却街亭这一战略要地的,按说只要斩了马谡即可明正军法;可是诸葛亮毫不推卸自己的责任:他立即向后主上了《自贬疏》,检查自己“明不知人,恤事多暗”,“至有街亭违命之阙”,“请自贬降三等”.正因为公正严明地赏善罚恶是治理国家的绳墨,所以诸葛亮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建议郑重地向后主提出来.
至于亲贤远佞,正是汉室兴衰的经验总结,也是这次建议的核心内容.《诸葛亮集》卷首“诸葛亮著作考”项下所列“诸葛亮论前汉事一卷”的按语云:“本传《出师表》有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此数语,似此一书之大旨,其殆与昭烈所论者欤?”这里所说的“先汉”,实指西汉前期;后汉,实指东汉后期.西汉前期,由于几个帝王连续重用贤臣,所以出现了封建社会三大治世之一的“文景之治”.东汉后期,由于桓、灵二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而他们手下的大臣,又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诸葛亮深有感慨地提出这一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是有现实意义的.他深知刘禅昏暗不明,担心他宠信宦官,重蹈桓、灵覆辙,因而特加告诫;后来黄皓作乱,蜀汉灭亡,证实了诸葛亮的预见.所以前人说亲贤远佞这段文字是“一书之大旨”,是有道理的.因为,能够做到“亲贤臣,远小人”就一定能“开张圣听”,也一定能做到赏罚分明,公正无私.
文章第二部分的前半部分,叙述自己二十年来以身许国的经过.从叙述中充分表露出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对刘备知人善任和三顾之恩、托孤之义的敬佩与感激.这一叙述,意在借以感动后主体验创业的艰难,以激励他继承和发扬“先帝遗德”,发愤图强.这里特别提到的“先帝知臣谨慎”,也是有深意的.“谨慎”,在此意味着勤奋不怠,深思熟虑,不轻率,不马虎,不浮躁:这确是诸葛亮突出的优点.表中着意地点出来,既说明自己对国事“夙夜忧叹”地操心,又表现对刘备的知己之感,还在于有意提醒后主:出师伐魏和对内政方面提出的建议都是经过“谨慎”考虑的,是应该“察纳”的.
文章在叙述二十年的经历之后,又用“今南方已定”的“今”字回到当前的问题.这段文字很有气势,充分表现了诸葛亮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和信心.接着概括综述一下前面的建议,以示反复叮咛,并对自己,对攸之、祎、允,对后主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明确各自的职责.结尾数语,表现了临行前无限依恋之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出师表》以反复劝勉刘禅继承刘备遗志,亲贤远佞,励精图治,以巩固和扩大蜀汉帝业为中心内容,充分流露出诸葛亮忧心国事,对刘备父子忠贞不渝的思想感情.
四
在写作艺术方面,《出师表》有些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首先,文章把议论、叙述和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寓抒情于议论、叙述之中.
诸葛亮寄寓隆中,自比管仲、乐毅;他“不求闻达”,不是绝意仕途,而是择主而事.刘备三顾草庐,君臣相遇,“希世一时”,如鱼得水.诸葛亮认为可以辅佐刘备以施展其政治抱负,因此他夙夜匪懈,事必躬亲,以国事为己任.而刘备临终时,又单独托以国家大事,要刘禅以事父之礼事之.此后诸葛亮更加竭尽全力地把对刘备的感恩,报之于刘禅.他希望刘禅继承乃父之志,发扬乃父之风,支持他完成乃父未竟之业.他把刘禅能遵循刘备的遗言,看作是对自己的恩惠而感激不尽.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感情,都是从肺腑中流出的.正因如此,《出师表》在内政方面向后主作的建议来说,是议论;在谈以身许国的经过来说,是叙述,在议论和叙述中,处处流露出真情实感.这种感情有时溢于言表,有时蕴于言中.特别是一篇之中十三次提到“先帝”,更深切地表达了对刘备无限眷念之情.
语言恳切,用词适度,是本文的又一特点.
诸葛亮和刘禅之间,除君臣关系外,诸葛亮又是刘禅的父辈.他不能坐视昏庸的刘禅贻误帝业,有话就得讲;但又不能失君臣之义,不能对刘禅有任何触犯.因此,用词轻重,语气缓急,都必须斟酌.在行文中,诸葛亮处处以刘备的遗言、遗诏、遗德为基础来提出问题,阐明观点,这就既使刘禅和群臣感到亲切,特别使刘禅如聆父教,又使自己没有教训之嫌.在提出每一建议和劝告时,总是语重心长地反复叮咛.不仅指出应该如何,而且指出不应该如何,如“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不宜异同……宜付有司……不宜偏私……”;“亲……远……”等.又如第一部分的建议,在第二部分中又加以概括综述.这些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这反映了诸葛亮谨慎忠贞的品质.
文章第三个特点,是结构紧凑而富于变化.如在第一部分中提出的三项建议,其方式和步骤都不相同:第一项是在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引出来的;第二项则直接提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道理,说明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第三项是先推荐一批贤能的文武官员,希望后主重用,然后说明推举贤臣的用意是要后主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亲贤臣,远小人”这样才能兴旺发达.如此写法,就不同于一般的奏疏的分条陈述,而使文章的结构富于变化.又如全文的要旨是亲贤远佞,而亲贤尤为远佞之本,因此文章以“开张圣听”起,又以“咨诹”、“察纳”收.这样前后照应,结构十分紧凑.
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从古到今都受到颂扬和肯定.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肯定他的出发点都不相同.今天我们肯定历史上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因他在历史上的活动有利于当时的人民和历史的发展;而他在政治、军事活动方面的智慧和经验,他那执法无私的精神和严谨、廉洁的品质,至今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遗产.
自然,诸葛亮的一切活动,有具体的阶级内容;他对刘备的忠诚,显然有感恩图报的封建因素.但是,他与刘备的“厚相结纳”,如鱼得水,主要是政治见解上的一致.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化地把报三顾之恩、托孤之义看作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唯一原因.
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评价的内容和背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被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无一不与《出师表》有关,至于《后出师表》,陆游未作评价.
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200406/ca490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