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5 04:50:14
中国传统美学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中国传统美学是什么?
越详细越好…
中国传统美学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中国传统美学的定义
(一)美在意象,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意象世界; (二)意象世界照亮真实的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自然”,它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情趣的世界; (三)审美活动是人的超理性的精神活动.
一、美在意象
美是什么?这是一个老问题,一直到今天,人们依然还在讨论这个问题,而且看法极为分歧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国学术界曾有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美是什么”的问题,换个说法,就是“美在物还是在心”的问题.当时称为“美的本质”的讨论.参加讨论的学者很多,在讨论中分成了几大派. 对这个问题,中国传统美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在中国古代的多数思想家看来,并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在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唐代思想家柳宗元.他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邕州柳中丞马退山茅亭记》)柳宗元的意思是说,自然景物(“清湍修竹”)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外物和风景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但美并不在外物和风景(自在之物).或者说,外物和风景并不能单靠了它们自身就成为美的(“美不自美”).美在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沟通,就是后来王阳明说的“我的灵明”与“天地万物”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也就是后来王夫之说的“吾心”与“大化”的“相值而相取”. 柳宗元的命题,使我们想起当代法国哲学家萨特的一段话.萨特说:世界万物只是因为有人的存在,有人的见证,有人的唤醒,才显示为一个统一的风景,萨特说,“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之不顾,它就失去见证者,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之中”.萨特这段话的意思,和柳宗元的命题极为相似. 没有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那么“美”在哪里呢? 中国传统美学的回答是:“美”在意象.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即所谓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包括各种审美形态).那么什么是意象呢? 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规定,是“情景交融”.但是这里说的“情”与“景”,不能理解为互相外在的两个实体化的东西,而是“情”与“景”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 意象世界不是物理世界.一树梅花的意象不是梅花的物理的实在,一座远山的意象也不是远山的物理的实在.意象世界是人的创造.王国维说,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陶潜的菊是陶潜的世界,林逋的梅是林逋的世界.这就象莫奈画的睡莲是莫奈的世界,梵高画的向日葵是梵高的世界一样.没有陶潜、林逋、莫奈、梵高,当然也就没有这些意象世界.正因为它们不是的实在物,而是非实在的意象世界,所以王国维说“境界之生于吾心而见诸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意象世界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
二、意象世界照亮真实的世界
前面说,意象世界是人的创造(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意象世界不是物理世界,是对“物”的实体性的超越.那么美(意象世界)和真是不是分裂了呢? 不.中国美学认为,意象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王夫之一再强调,意象世界“显现真实”、“如所存而显之”—在意象世界中,世界如它本来存在的那个样子呈现出来了. 要把握中国美学的这个思想,关键在于把握中国美学对“真实”、对世界本来存在的样子的理解. 在中国美学看来,我们的世界不仅是物理的世界,而且是有生命的世界,是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人与自然界融合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 《易经》这部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它最关心的是人类与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并认为人和自然界的生命过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易经》的每一卦都是讨论天人关系,而天人关系的中心就是生命.这就是《易经》的灵魂.《易传》发挥《易经》的思想,提出了“生生之谓易”(《系辞上》)等命题.按照《易传》的命题,自然界是生生不息的过程,自然界充满了生意,而从这里就产生了世界的意味和情趣.这就是“乐”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易传》的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 所以,在中国美学看来,人和自然界不是分裂的,而是和谐的,所谓“大乐与天地同和”.种和谐就是“乐”的境界.王夫之说过一段话,意思就是说,乐是人和自然界的本然状态.宋代画论家董逌也说过一段话,意思是说,一幅画,如果能表现“一气运化”即就有生意,即就是自然,即就是真.所以在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之中,真就是自然,这个自然,不是我们一般说的自然界,而是存在的本来面貌.这个自然,这个存在的本来面貌,它是有生命的,是“天人合一”的,因而是充满了情趣的.中国美学所说的意象世界“显现真实”,就是指照亮这个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和谐)的本然状态,回到这个自然的乐的境界.意象世界是人的创造,是对“物”的实体性的超越,也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的超越,同时它又是复归,是回复自然.所以司空图说“妙造自然”(《二十四诗品》),荆浩说“搜妙创真”(《笔法记》)——通过创造,而达到自然,达到真. 宗白华说,中国哲学的形上学是生命的体系,它要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和价值.他又说,中国的体系强调“象”,“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的这些话,也是说,意象世界是人的创造,而正是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了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情趣的世界.
三、 审美意识是人的超理性的精神活动
过去我们把审美活动看作是一种认识活动.认识活动,是人(主体)通过思维,力图把握外物或实体的本质与规律,它所认识的,只能是“是什么”,主体不能通过思维从世界之内体验人与世界的交融状态,不能通过思维从世界之内体验人是“怎样是”(“怎样存在”)和怎样生活的.实际上,思维总是割裂世界的某一片段或某一事物与世界整体的联系,以考察这个片段或这个事实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求得逻辑的“真”.逻辑的“真”会遮蔽存在的“真”.所以我们平常说真理(逻辑的“真”)总是相对的,思维总是带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和片面性.人如果仅仅依靠思维,便只能达到逻辑的“真”,因而只能生活在不同程度的抽象性和片面性中. 但是,过去对审美活动的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审美活动不是认识活动,而是体验活动.审美活动通过体验来把握事物(生活)的活生生的整体.它不是片面的、抽象的(真理),不是“比量”,而是王夫之说的“现量”、“显现真实”,是存在的“真”. 按照王夫之的说法,“比量”是逻辑思维活动的结果,是逻辑的“真”,它用人的概念、语言把一个完整的存在加以分割,因而不能显现事物(世界)的“本等实相”,当然就谈不上“如所存而显之”了;而“现量”是超逻辑的直觉活动的结果(“一触即觉,不假思量比较”),它显现事物(世界)本来的体性,是存在的“真”.意象世界就是“现量”,所以宗白华说,“象”是要依靠“直感直观之力”,直接欣赏、体味世界的意味.又说,“象”是自足的、完形的、无待的、超关系的,是一个完备的全体. 过去,美学家一般都注意到了审美活动的超功利的性质,而没有注意(至少没有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审美活动的超理性(超逻辑)的性质.但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庄子和禅宗的思想家,他们早就看到,功利世界和逻辑世界遮蔽了存在的本来的面貌,即遮蔽了一个本然的世界.这个本然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是乐的境界.这个本然的世界,也就是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在这个本然的世界中,真、善、美是统一的.当然这个真,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这个善,不是功利的善,而是存在的善.庄子和禅宗对美学的意义主要就在这里,也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审美活动的超功利、超理性的性质. 所以,用西方的理性主义哲学是不能解释审美活动的.宗白华在他的美学提纲中批评黑格尔说;“黑格尔使‘理性’流动了,发展了,生动了,而仍欲以逻辑精神控制及网罗生命.无音乐性之意境.”就审美意识是超理性的精神活动这一点来说,美感与宗教感有相似之处,而且可以互相沟通. 从爱因斯坦到杨振宁,许多大科学家都谈到他们在科学研究的某个境界会得到一种美感和宗教感.扬振宁说,研究物理学的人从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堡方程等等这些“造物者的诗篇”中可以获得一种美感,一种庄严感,一种神圣感,一种初窥宇宙奥秘的畏惧感,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哥特式教堂想要体现的那种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扬振宁这段话就提出了美感与宗教感沟通的问题. 美感有不同层次.最大量的是对生活中一个具体事物的美感.比这高一层的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我们称之为人生感、历史感.最高一层是对宇宙的无限整体和绝对美的感受,我们称之为宇宙感,也就是扬振宁说的庄严感、神圣感、初窥宇宙奥秘的畏惧感.正是在这个层次上,美感与宗教感有共同点.它们都是对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的超越,通过观照绝对无限的存在、“最终极的美”(在宗教是神,在审美是永恒的和谐和完美,中国人谓之“道”、“太和”),个体生命的意义与永恒存在的意义合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绝对的升华.在宗教徒,这种境界是“与神同在”,在美的欣赏者,这种境界是“澄怀观道”、“饮之太和”.这是瞬间即永恒的境界,是灵魂震动和无限喜悦的境界. 在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上,中国传统美学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第一,美在意象,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意象世界; 第二,意象世界照亮真实的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自然”,它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情趣的世界; 第三,审美活动是人的超理性的精神活动. 总之,我们在建设真正具有国际性的现代美学的时候,我们在进行新的理论创造的时候,不能离开中国的传统美学.对于我们来说,中国传统美学仍然是一个没有完全被打开的宝库.
中国传统美学的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是人类文化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推崇人格,自然即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审美方式追求心灵体会,强调悟性.中国传统音乐,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把美学思想渗透其中并进一步发展成独特的美学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下面以儒家、道家、墨家为代表,对音乐与美学进行浅析.
(一):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1:儒家的音乐理论体系: 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荀子认为音乐在动荡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使人们以礼相代. 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家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音乐理论还把音乐家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的途径. 2:代表著作: 《乐记》 《乐记》是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著作. 《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间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乐记》提出了与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 《乐记》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如书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情篇》).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这就给我们一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3:代表人物: (1)代表人物孔子(公元前511--公元前479)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能感化人.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凡合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把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评为尽善未尽美的艺术.孔子认为音乐家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情感要有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 (2)代表人物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238年) 荀子在哲学上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生性的恶习的必须教育才能变善,因为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重要性,是人的必然需要.他主张音乐从实际出发,并随着时代前进而发展变化,但在音乐思想上仍有崇雅贬俗倾向.
(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1:代表著作《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大音希声"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一个著名论点.他认为,最美好的音乐是应使人内心和谐平静,而这种平静又能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得到升华. 2:代表人物 (1) 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年): 老子是古代哲学家,他认为事物的矛盾变化是由一种被称为"道"的自然法则所支配.老子处世的态度为消极态度.在音乐思想上,他认为美丑相比较而存在,声音相反相成."天上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 庄子以崇高自然的思想出发,认为音乐美的本质表现为人的自然情性.音乐美的准则是自然而不造作,具有朴素的美感.音乐摆脱礼的束缚,合乎自然、合乎人的本性.庄子认为声音有三种:"人籁"(人为的乐音)、"地籁"(风吹草动的声音)、"天籁"(完全自然的音响),这种音乐"听不闻其声,视之不风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
(三)、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1:代表人物 (1)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 墨家是与儒家的音乐思想相对立的乐派.墨子生于鲁国,是伟大的思想家、博学的学者和政治活动家. 他在音乐上竭力反对儒家"以礼乐治天下"的主张,处世态度过于消极,只力求满足最低的生活要求.对音乐的社会作用认识不够全面.墨子认为,音乐艺术既然不能"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且还将必厚敛万民",只能加重劳动者的负担;音乐不但不可能治理天下,而且"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