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15:08:39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实际相结合论文摘要:马克思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涵 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 相结合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相结合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际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组合互动,相结合的结果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中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全部展开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涵 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 相结合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相结合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际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组合互动,相结合的结果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中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P659)首次完整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具体环境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当时是用“相结合”的思想来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当今学术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做出了多种阐释,主要有“相结合说”、“内容形式说”、“互动说”、“相统一说”、“过程说”等。分析这些观点,实际上都没有超出“相结合说”的范围。事实上,学术界主流也持“相结合说”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一、相结合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
我们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际上已经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即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要弄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首先需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列宁1914年在《卡尔·马克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这一概念过于简单,内容过于狭窄,且不适合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需要。1938年,斯大林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结束语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关于工人运动的科学,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科学,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3]1950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对上一定义进行了补充修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4]这一解释被公认为最权威的观点,也是当今学术界使用最频繁的观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也有多种表述,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马克思主义体系结构内部可分为多个层面,那么用来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究竟应该是哪个层面的呢?
(1)从纵向理论结构看,马克思主义可以划分为世界观方法论、基本原理、具体结论三个层面。事实上,斯大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仍然可以被抽象为“运用唯物辩证法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学说”。“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世界观,“唯物辩证法”是方法论。没有“唯物辩证法”作保障的世界观只可能是空想;没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世界观作指导,“唯物辩证法”很可能会走到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反面去。可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世界观、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所在。这是马克思主义内涵中最核心的层面。
马克思、恩格斯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历史发展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经济领域,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社会领域,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他们还在军事、文艺、人学等领域总结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此外,各国马克思主义者还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系列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宝库。这些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世界观和唯物辩证的方法论的完美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重要支撑,属于中间层面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欧洲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作出了系列的具体结论。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也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若干具体的结论,极大地充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宝库。这些具体结论是最底层、也是结构最小的单元。
(2)从横向理论结构看,马克思主义又可以大致划分为马恩原创学说、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三个层面。
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创立的学说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围绕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世界观、运用唯物辩证法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其理论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重大基本原理。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东欧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当今中国、朝鲜、古巴、老挝、越南结合本国实际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这些学说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出来的,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对本国实际做出的具体分析和结论,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三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当今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研究者,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本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世界发展趋势,取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系列成果。前者与后两者实际上是大树与分枝的关系。
2.中国实际
什么是实际?“实际”这个概念在汉语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真实的情况,一种是指人们的行动,即人们的实践。[5]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实际”的范围远远大于“实践”的范围,它不仅包括古今中外人们的实践,还包括古今中外人们的思想实际。我们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应该是与中国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的结合,是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结合。本文在此从历史实践与传统文化、现实实践与现实思想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1)历史实践与传统文化。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就是一部丰富的社会实践的历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若干重大事件的洗礼,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实践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成果。这些物质成果的取得,既满足了当时人们的需要,也成为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起点。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改造中国现实实践,必须从现有的物质起点和基础出发,也即是说必须对历史上的实践展开相应的研究。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物质成果本身也造就了同时代人们的思想。物质成果的继承性造成了人们思想的延续性,又由于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使原有物质基础消失了,人们原有思想也可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延续下来。所有这些思想意识的累积和发展,形成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既影响着同时代人们的历史实践,也深深影响着今天人们的思想意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2)现实实践与现实思想。
现实实践是中国实际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我国还只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这是中国最大的实际。此外,我国还处在全球化的时代,致力于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要应付来自国际上的各种挑战。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不充分认识了解中国国情,了解现实实践。
人们现实的思想也是中国实际的重要内容。基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地区差异,基本经济制度中非公有制成分的存在,基本分配制度中非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差异和多样性。这其中有很多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还有部分错误的和腐朽的思想。如何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需要加强对人们思想状况的分析研究。
二、相结合的过程:组合互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仅需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各自的内容,更需要突出这二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形式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各大内容与中国实际各大内容之间在数学上的组合式互动,在内容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各大内容与中国实际各大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互动,实质上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际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互动。
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际
(1)为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实际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需要与实际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脱离了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它来源于实际,又必须用于指导实际,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中国实际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实际的指导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仁人志士立志改变中国的现状,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以各种理论为指导的革命运动无不以失败告终,这些运动的失败同时也宣告了这些理论在中国的破产。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从日本和俄国传人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正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马克思主义已深入人心。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2)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实际的指导。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世界观和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永远不会过时;当今世界时代背景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绝大多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某些针对具体问题所作的具体结论由于具体条件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但对中国实际仍然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坚信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基本原理,坚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具体结论,坚持由这三者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把部分当整体,不人为割裂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体系。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也包含了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够忽略马克思主义在各国发展的理论成果。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过程中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准确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环境,不人为割裂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的关系。坚持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能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找到现成答案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当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找不到中国实际需要的具体理论时,我们就要在中国实际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形成新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或具体结论。
2.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1)从中国实际出发选择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根据具体的中国实际,选择马克思主义中恰当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结论的产生总是有一定条件的,在中国实际所处的具体环境与这些基本原理、具体结论的产生条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时,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将基本原理、具体结论直接搬过来使用,或者根据中国实际需要适当作一些修改后加以运用。尤其是在中国实际中的某些重大历史开端,没有别的方法可资借鉴,只有选择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结论,才能尽量避免少走弯路。
无论中国实际怎样变化,马克思主义核心层面的理论必须坚持。首先,对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的坚持应该围绕对核心的坚持来展开。在中国实际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时,需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保证这些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的运用不偏离“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正确方向。其次,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中找不到中国实际所需要的理论,甚至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与中国实际相抵触时,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中国实际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大多数场合无法直接应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这就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总结、寻找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实际。
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具有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更容易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俯拾皆是,其间很多优秀的成分对当今实际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中也不可避免存在大量的糟粕,会在很长时期内对人们的言行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遗产,运用马克思主义“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世界观对其进行价值判断,需要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对其进行方法取舍。
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实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中国现实的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现实实践的根本目的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离开了这一目标,就会偏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口号上坚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目标,行动中却采取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方法,最终也会导致背离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实践的指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改造中国实践,坚持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改造中国实践。
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坚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目标至上。在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对大多数人利益造成影响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体系对这些错误腐朽思想给予坚决抵制。在非主流的思想未能对大多数人利益造成影响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体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
三、相结合的结果: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理论最根本的目的是回到实际,对实际给予指导,改造我们的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可以直接用于改造中国的实际,也可以在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于指导改造中国的实际。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可以产生理论和实践两大成果。
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起,马克思主义就开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从这层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过程。其间,经历了若干量变的积累和若干阶段性的质变,形成了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它们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在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大量的具体结论、基本原理,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属于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又有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原有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的理论内容,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实践成果。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人中国起,马克思主义就开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改造中国社会实践的历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造了人们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也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内容直接作用于中国实际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用于中国实践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