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著名建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08:06:01
法国的著名建筑法国的著名建筑法国的著名建筑法国建筑风格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

法国的著名建筑
法国的著名建筑

法国的著名建筑
法国建筑风格
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
随着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流行,巴黎在1671年设立了建筑学院,学生多出身于贵族家庭,他们瞧不起工匠和工匠的技术,形成了崇尚古典形式的学院派.学院派建筑和教育体系一直延续到19世纪.学院派有关建筑师的职业技巧和建筑构图艺术等观念,统治西欧的建筑事业达200多年.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伤兵院新教堂又称残废军人新教堂,是路易十四时期军队的纪念碑,也是 十七世纪法国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新教堂接在旧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南端,平面呈正方形,中央顶部覆盖着有三层壳体的穹窿,外观呈抛物线状,略微向上提高,顶上还加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惯用的采光亭.穹窿顶下的空间是由等长的四臂形成的希腊十字,四角上是四个圆形的祈祷室.新教堂立面紧凑,穹窿顶端距地面106.5米,是整座建筑的中心,方方正正的教堂本身看来像是穹窿顶的基座,更增加了建筑的庄严气氛.
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和中叶,国家性的、纪念性的大型建筑比 十七世纪显著减少.代之的是大量舒适安谧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致的乡村别墅.在这些住宅中,美奂的沙龙和舒适的起居室取代了豪华的大厅.在建筑外形上,虽然巴洛克教堂式样很快为其他建筑物所效法,但这时期巴黎建筑学院仍是古典主义的大本营.
当时的著名建筑有和谐广场(又译协和广场)和南锡市的市中心广场等.后者由在一条纵轴线上的三个广场组成:北为政府广场,长圆形;南为斯丹尼斯拉广场,长方形;中间是一个狭长的广场.广场群是半封闭的,空间组合富有变化,又和谐统一.广场上的树木、喷泉、雕像、栅栏门、桥、凯旋门和建筑物的配合也很恰当.
巴黎凯旋门 (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广场(现称戴高乐将军广场)的中央,是法国为纪念拿破仑1806年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12条大街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势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工程由建筑师夏尔格兰设计,1806年8月奠基,历时30个寒暑,于1836年7月落成.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楼以两座高墩为支柱,中间有电梯上下.在拱形圆顶之上有三层围廊,最高一层是陈列室,这里展示着有关凯旋门的各种历史文物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第二层收藏着各种法国勋章、奖章;最低一层则是凯旋门的警卫处和会计室. 图集:法兰西的华美乐章
埃菲尔铁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被视为巴黎的象征.因法国著名建筑师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建造而得名.建于1887—1889年.塔高300余米,塔身重达9,000吨,分三层.第一层平台距地面57米,设商店和餐厅;第二层平台高115米,设有咖啡馆;第三层平台高达276米,供游人远眺,底部面积1万平方米,在第三层处建筑结构猛然收缩,直指苍穹.从一侧望去,象倒写的字母“Y”.该塔由1.8万余个组成部件和250多万个铆钉构成.有电梯或徒步登塔顶.入夜,塔顶发出转动着彩色探照灯光,防飞机碰撞.塔旁竖立长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顶安放斯塔夫埃菲尔镀金头像.
卢浮宫 (Palais du Louvre)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畔、巴黎歌剧院广场南侧.原是一座中世纪城堡,16世纪后经多次改建、扩建,至18世纪为现存规模.占地约45公顷.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在原城堡的基础上建造新的王宫,此后经过9位君主不断扩建,历时300余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纪念日时,法国“国民公会”决定把昔日的皇宫辟为国立美术博物馆;同年11月18日,卢浮宫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其全部工程于1857年完成.在卢浮宫口字形正殿的西侧,伸展出两个侧厅,中间的空地形成卡鲁赛广场.宫的东侧有长列柱廊,建筑巍峨壮丽.其画廊长达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纪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期间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馆藏品达40万件.卢浮宫美术博物馆分为6大部分:希腊和罗马艺术馆;东方艺术馆;埃及 艺术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雕像馆;历代绘画馆.展览按不同流派、学派和时代划分.一层展出雕刻.二层油画,三层是素描和彩粉画.八十年代初,法国政府实施扩建和修复卢浮宫的“大卢浮宫计划”.
巴黎圣母院 (Notre-Dame de Paris)是最著名的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规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筑上的价值而著称.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绪利曾设想将两座较早的巴西 利卡式(长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 亚历山大三世奠基,高圣坛于1189年举行奉献仪式,1240年唱诗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门廊、祈祷室和其他装修在其后的一百年中陆续建成.内部平面130×48米,屋顶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顶始终未建.教堂经过历代的损坏不得不 于19世纪重修,只有三个巨大的圆花窗仍保持着13世纪的彩色玻璃.后堂的飞扶垛特别雄健优美.
巴士底狱遗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于巴黎市区东部、塞纳河右岸,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军事堡垒.“巴士底”一词的法文原意是“城堡”.这座古城堡拥有8座巍峨坚固的炮台,兴建之初是用来抵抗英国入侵的.1380-1422年,这座城堡被改为王家监狱.整座城堡占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墙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楼,四周掘有宽24米的深沟,设吊桥进出.早在16世纪,这里就开始关押囚禁政治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两次关押在这里.在法国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狱已成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奋然起义,14日,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毁了巴士底狱,在其旧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广场,并把拆下来的石头铺到塞纳河的协和桥上,供路人践踏.1830年,法国人民又在广场中心建立起一座纪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铜铸成的圆柱体,人称“7月圆柱”,在柱顶端是一尊右手高举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着被砸断的锁链象征着获得了自由.在监狱遗址前方立着一块牌子,上写:“大家在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国将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天定为法国国庆日.
先贤祠 (le Panthe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脱离宗教后,改为埋葬“伟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间,它又归还教会.先贤祠中的艺术装饰非常美观,其穹顶上的大型壁画是名画家安托万•格罗特创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绘画的主题改变,先贤祠具有了“纯粹的爱国与民族”特性.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马尔罗和大仲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钢架林立、管道纵横,并且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这座设计新颖、造型特异的现代化建筑是已故总统蓬皮杜于1969年决定兴建的,1972年正式动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开馆.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地上6层.整座建筑共分为工业创造中心、大众知识图书馆、现代艺术馆以及音乐音响谐调与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巴黎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广场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之一.广场始建于1757年,是根据著名建筑师卡布里埃尔的设计而建造的.因广场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骑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广场”.大革命时期又被改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又将其改称为“协和广场”,后经名建筑师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终于1840年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这是路易-菲利普于1831年从埃及卢克索 移来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记载着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迹.石碑两侧各有一座喷水池.池中精致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广场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别象征着8座在法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马赛、波尔多、南特、鲁昂、布勒斯特、里尔和斯特拉斯堡.1793年大革命时期,巴黎人民奋起捣毁了路易十五的铜像,并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
香榭丽舍大街 (Ave des Champs-Elysees)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全长约1800米,街道最宽处约120米,是横贯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香榭丽舍”是“田园乐土”的意思.过去,这里曾是一片低洼潮湿的空地.17世纪路易十四在位时,曾在这里植树造林,使之成为专供宫廷贵族游乐的禁区.后来,图勒里公园的东西轴线向西延伸,在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长的林荫道.以后又加扩展.1709年才将其命名为香榭丽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隆布万街为界,分成风格迥异的东西两段.幽静的东段体现了田园风光,长约700米,一排排梧桐苍翠欲滴,街心花园夹在万木丛中时隐时现.东端的星形广场中央有巍峨雄伟、遐迩闻名的凯旋门.大街附近有波旁宫、玛德琳娜大教堂.这里还有图勒里公园、卢浮宫、市府大厦和爱丽舍宫等名胜古迹.西段长1100多米,西端的协和广场是巴黎的另一个交通要冲.法国的一些重大节日——7月14日国庆阅兵式、新年联欢都在这条著名的街道上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