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解析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8:05:48
济南的冬天解析下,济南的冬天解析下,济南的冬天解析下,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

济南的冬天解析下,
济南的冬天解析下,

济南的冬天解析下,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本文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很多的,在此略述以下几点:
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比喻突出的例子,如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说“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一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遣词造句非常精妙.还有关联词的运用也是很妥帖的.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况且”,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补充、追加新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有所增益或补充.这里“况且……还”连词和副词配合,起关联作用,恰当地组合了要说的意思.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用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
本文可作重点赏析的地方较多,如观察角度的选择与变化:描写景物,由于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描写角度.有的是处在观察对象的下面,从下面仰看上方.如课文第5段“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向上看吧……”有的处在观察对象的上方,从上面俯瞰下来,如课文第2段.有的是对描写的对象,一部分一部分详细观察,然后层层铺写,或突出某一部分加以描写,如课文第3、5段;还有随作者立足点的变化,描写所见的景象,这就是平常所说的“移步换景”.又如语言的运用、色彩的调配、结构的安排、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情景交融的特点,都可作为重点来赏析.当然在赏析过程中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集中赏析几个重点语段,以收见微知著、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赏析时,一定要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把注意力放在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些上面.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四、《济南的冬天》的绘画美(摘录,徐汉华)
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这就是语言的启示性.《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正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种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对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像,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老舍先生是如何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济南的冬天》具有绘画艺术的特色呢?
第一,运用色调的对比烘托形象.
老舍先生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引发读者的想像,让读者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朔风怒号、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用这幅画面中的“寒”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暖”色;又以“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调动读者的想像,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伦敦灰雾惨淡的阴郁图画,用这幅画面中的“暗”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明”色.这还不够,作者还让我们看了一幅热带地区毒辣辣的烈日高照的可怕画面,再用这幅画的“热”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温”色.正是用了色调和对照,用了绘画艺术的“以色赋形”的烘托方法,作者将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画面勾勒了出来.
第二,从纷繁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加以突出的表现.
这是山水画法.描绘济南的大地,老舍先生所用的正是“以大观小”的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取景方法.作者展开想像的翅膀飞上济南的云天俯瞰大地,然后对济南大地作了简笔的写意描绘.画城,不画它的东西南北,“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注:此句中的山是济南城中的山).一些琐碎的细部都被略去了,画的只是冬天济南城秀美的睡态,留下充分的余地让读者去联想、想像,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画山,不画它的上下左右,“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一起笔就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征,紧接着就引导读者展开艺术的联想和想像:“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借这种联想、想像,使画面活灵飞动起来.画人,不画人的男女老少,不但如国画一样略去耳鼻眉目,连形体也完全略去,而只画了济南冬天人物情态的最主要的特征:“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和城与山,浑然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第三,精心设计景物和构图,层层展现景物形象.
绘画是“空间艺术”,须将空间并列的景物按照美的原则加以巧妙的布置.这种绘画的技巧,老舍也用到他的散文中去了.如果说第二段画的浑然一体的济南大地是一幅写意画,那么第三段画的美态纷呈的济南雪景则更接近于工笔画.
作者依山写景,通过写美的小山各个细部的雪光、雪色、雪态,画出了小山的秀美.在艺术结构上取了两层布置.先进行工笔的分笔描绘,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到山腰,一步步地细看,一笔笔地轻描:它是白的,“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它是银的,“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它是彩色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是它的色,“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是它的态,在色和态的描绘里写出了静中的动;它更有世上最动人的容色,艳艳夕阳的斜照下,它像少女一样“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在傍晚雪光的渲染中画出了形中的情.真是一笔一景,一景一态.这一段分笔描绘,从方法看是用工笔,从意境看依然着力于写意.中国绘画讲究“气韵生动”,分笔描画的雪景,不是呆板的,而是生动的.一连串的动词,将读者带入联想、想像的意境,读者所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光、色、态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雪的内在的美.作者所创造的,正是“气韵生动”这一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
正是为了让这种画境更完美,第四段作了雪景的第二层描绘.在分笔勾写后总绘雪景,将古老的城,城内,城外,山坡,村庄,整个大地放入雪景之中.结句直接点明:“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第四,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以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济南称泉城,水是有名的;济南的水来自大地的深处,浩浩荡荡,一年四季奔涌不息,这样美的形象如何画出?作者舍弃了济南冬水的种种表象,借自己的印象和感受去概括水的鲜明形象,在鲜明的形象中深入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先是着力渲染了济南冬水的“绿”,一连串五个“绿”字,作者描写的是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托出的却是水的绿.读着这些绿萍、绿藻、绿柳,我们会自然联想到滋养出它们的水,感受到蕴蓄在济南冬水里的绿的精神、绿的生命.接着着力渲染了济南冬水的“活”.水流的一切细节乃至具体形态都淡化了、消失了,留在笔端的,只有水的那股蓬勃的生机:“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自然中的水是不可能流到天上去的,这已是感情化的水,艺术化的水,是老舍先生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所得到的独特的印象.在平面的绘画艺术中,为了表现出水的特有的态、特有的势,流水就完全可以流向空中,流到天上去,这不是出色的绘画艺术又是什么?结尾处,作者又在水色、水光、水影之中,用了全篇最鲜亮明丽的色彩给泉城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倩影:“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最后要说的是,无论从立意看还是从构图、笔势看,本篇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阳光、山川、人物、白雪、绿水,各物各景所表现的都是“暖”这一个字.绘天绘地,绘出了这幅山水图的大布局;写雪写水,写的是这幅图的特定细部,而且由天上的暖阳画到暖阳照耀下的暖城暖山,就山而描出山上的雪,由雪而引出雪中的水,笔势顺畅,一气呵成;老舍真是一位丹青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