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宋代、汉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诗歌、故事?速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22:48:41
唐代、宋代、汉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诗歌、故事?速度
唐代、宋代、汉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诗歌、故事?
速度
唐代、宋代、汉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诗歌、故事?速度
在唐代的对外战争中,许多文人参与进去,对边塞和军旅生活有亲身体验,从戎而不投笔,写诗描绘苍凉的边塞风光,赞颂将士们的勇武精神,或诅咒战争带来的灾难,于是有了边塞诗派.著名诗人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有代表性: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
夜半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诗中的“走马川”、“轮台”、“金山”、“车师”都是常见的北方或西域地名,这里用来做地名的代号,并非实指,所以读诗时不必求真,只注重理解诗意诗情.这首诗一开始,就大笔淋漓地描绘出西域狂风弥天、飞沙走石的恶劣环境.匈奴(代表强悍的北方民族)来犯,狼烟四起;将军带兵奔赴战场迎敌.夜行军兵器互相碰撞,尽管寒风如刀,落雪的五花马背上依然热汗蒸腾,很快又结成冰凌.在帐幕里起草讨敌的檄文(战书),还未等写完,砚台里的墨水已冻成冰块.这样吃苦耐劳勇武向前的军队,一定会使敌人闻风丧胆,不敢交战;那我们就在车师的西门等待胜利凯旋的捷报吧!诗中表现的乐观豪迈的气概,正是盛唐时期时代精神的体现.李颀的《古从军行》也很有名: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军队白天要登上山头瞭望烽火报警的情况,黄昏时又匆匆赶到交河(在新疆吐鲁番,此代有水的地方,非实指)去饮战马.刁斗是一种铜制的锅,白天用它烧饭,夜里做打更的柝〔tuò拓〕用.军人们背着刁斗在刮得昏天黑地的风沙中艰难行进,这时联想到汉代从这条路远嫁乌孙王的公主一路上弹奏的琵琶曲,一定是充满幽怨.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野营过夜,飘起弥漫天地的大雪,和远处的沙漠连成迷蒙一片.秋夜里南飞大雁的鸣叫声凄厉又哀伤,交战对方的胡兵也耐不住这艰苦生活而落下眼泪.听说朝廷已传下不准后退的命令,只能拚着性命跟随将军(轻车将军为官名)去死战.玉门被遮,即不准退入玉门关,用的是《史记·大宛列传》的典故:贰师将军李广利攻大宛失利,退至敦煌,请求朝廷退兵,汉武帝“闻之大怒,使使(派使者)遮玉门,曰:有敢入者辄斩之!”拚命向前的结果,十有八九是战死,年年有无数人抛骨荒远的异乡,唯一的成果是葡萄(蒲桃)从西域传入中原种植,供富贵者享用.诗中虽流露出哀怨的情绪,基调还是高昂进取的.
战争是残酷的.公元714年唐朝军队与吐蕃在临洮的长城堡附近有过一场大战,杀获吐蕃数万人.王昌龄的《塞下曲》写到这场战争: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战争过后多年,战场依然暗淡凄凉,漫漫的黄尘,杂乱的蒿草,白骨散弃其中,永远被人遗忘.无论死者是哪一方的,对其本人和家庭来说,都是凄惨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