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和老子是一家的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5 22:37:45
孙子和老子是一家的吗?
孙子和老子是一家的吗?
孙子和老子是一家的吗?
老子与孙子、伍子胥是春秋末年同时代人物.
老子曾任周柱下史,孔子曾多次访问过他,典籍中有记载.老子有《老子》或称《道德经》五千言传世;孙武子留有《孙子兵法》十三篇传世.近年出土的《孙子兵法》竹书和《老子》竹书已经证实了:老子、孙子确有其人,确有其书,确是同时代人.已经用不着争论了.可惜《伍子胥》的书已经不传了.
《孙子》是诸子百家中的兵家,可巧的也有一些学者认《老子》是一部兵书.我们以为,老子是道家,其著作中也确有许多军事理论.《孙子》则是倾向于道家的兵家著作,其思想与老子道家有传承关系.
据我的估算,老子长范蠡45岁,(见《老子与范蠡》,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而老子较孙子长36岁左右.
我们不妨去读读《老子》和《孙子》这二本书,看看他们的思想关系.
《孙子兵法•计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对“兵”的认识,是很谨慎的.老子有言: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老子•31章》)
《孙子》:“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老子•25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42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孙子•形篇》有:“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老子》说:“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
《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
《孙子》与《老子》在“道”、“天”、“地”、“人”的关系上,也即其思想体系上,是一致的.《孙子》从头至尾,遵从了《老子》的“道论”.
道家崇尚水,郭店楚墓竹简中有“大一生水”;
《老子•八章》中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
《孙子》对水也多次地加以运用.
《孙子•虚实篇》中说:“夫兵形象水,水之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还有:“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豀者形也.”(《形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势篇》)“欲战者无附水而迎客.”“无逆水流.”(《行军篇》)等等.
道家对水的认知是形上意义的,《孙子》有些地方的描述也有形上意义,但更多的是实际生活中的水.他们一致处仍是崇尚自然界的水.
《老子》33章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发挥为:“知彼知己,胜乃不殆.”(《地形篇》)“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谋攻篇》)
《老子》57章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孙子》显然也用了老子的观点.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势篇》)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60章)《孙子》在《势篇》中也提出:“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通读《老子》与《孙子》,不仅思想上,包括语句与用词上,两书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兹不列举了.
在《老子》十二章中有三句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这三句话,孙子,伍子胥都有过运用:
《孙子•势篇》说:“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我们今天已经读不到伍子胥的著作了,伍子胥是有著作的.《汉书•艺文志》载:“《伍子胥》八篇”.《艺文志》将它归为杂家.但是我们今天可以从其他书籍中读到有关伍子胥的的言论.
伍子胥也引用过老子的言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
越国贡西施、郑旦给吴王夫差,伍子胥进谏说:
“不可,王勿受也.臣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
在《越绝书》上也有记载:“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吴王.”“吴王大悦,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臣闻:五色令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聪’.”(《越绝•内经九术》)
《吴越春秋》与《越绝书》的引用略有不同.《吴越春秋》所引的与老子原话一致,而《越绝书》上伍子胥的话与《老子》略有差异.但是,这二本书都指出是伍子胥所听说的,“臣闻”这二个字却是一样.年岁与孔子差不多的伍子胥虽未明确所说“臣闻于老子”,但我们却不用怀疑,伍子胥是听老子说的.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伍子胥见过老子,才会听到老子的话.根据史料,我肯定,伍子胥与孙子是在公元前511年,那年伍子胥与孙子带着吴国军队去城父时,路过老子故里而拜会了老子的.所以他对吴王引用老子的话时用“臣闻”,即“我听老子说过.”
我对伍子胥的“臣闻”做了这样一个结论:闻于何人:老子;闻于何地:城父或苦县;闻于何时:公元前511年;同时有何人:孙武.
这一年,老子60岁,已退休返乡,伍子胥35岁,孙子才24岁.此年范蠡正在老子处求学,才不过是个14岁的少年.关于范蠡,详见我的《老子与范蠡》一书.
《孙子兵法》一书是孙武22岁就写就的一部兵书,伍子胥带孙武晋见吴王,已将此书奉献给了吴王,吴王一见大为欢喜.
孙武是齐国人,到吴国经伍子胥介绍而入仕于吴.《孙子》是一部兵法奇书,这位年青人受教于何人,已不可考.但是,从我上面所摘引的部分《老子》、《孙子》的引文对照,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大胆一点向前思考一下:孙子从齐国到吴国进献兵书之前,是不是也去拜访过老子,受到过老子的指点呢?
《孙子兵法》是一部很成熟的著作,20多岁的孙武我们不排除他能写出这本书,也不排除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不是当初的本子.但是,当初的本子也确是得到伍子胥和吴王称赞的.因此,我们更不应排除这其中有高人的指点.这“高人”,除了老子还会是谁呢?
有人会说,是不是孙子读过老子的书.因此受到了老子的影响.这是当代人的想法,今天某人出了一本书,明天就会传到全中国,全世界.古时候思想文化的传布是需要时间差的.老子思想对稷下学派,对庄子的影响,这大概是由《老子》来传布的.但同时代的人,这种传布也只有依靠老子本人了.因此,除了他们自己曾经会见过老子以外,我以为是不能有别的解释的.
因为,此时老子已退休回乡,居于沛地,从齐国到吴,经沛地是顺道.且此前孔子也曾千里迢迢地到周去拜访老子呢!孙子顺道拜访老子又有何不可能呢?!因此,孙子曾师从于老子,或至少是受过老子的指点,这是极其可能的.后来,孙子与伍子胥在去城父的路上,他们又去拜访了老子.这些都在历史文献上留下了蛛丝马迹.我们不要忽视了.
关于孙子,有人怀疑历史上没有这个人.怀疑主要是因孙武这个人打到楚国郢都以后就没有声音了.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此时孙子已经看出吴王是不能再与之共事的人了.于是他功成身退,以避其祸.隐居于姑苏城外著书立说.果不出其所料,伍子胥几年后惨死于吴王之手.
关于“功成身退”,《老子》中反复地提到.老子本人是这个理论的提出者也是实践者,他自56岁退休回乡后,再也不出山.孙子是受了他的思想的影响,在战楚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功成身退.
范蠡是老子的学生,是更不用说了,是实践老子“功成身退”思想的最完美的典范.
过去,研究春秋战国历史,有释古派,疑古派,我是想根据有关史料补充古史.由于古代文献丢失的太多了,是不是可以从现存的古史资料和当代田野考古资料中,寻找种种证据,是否也可以补写中国古代的这一段历史呢?为中华五千年历史增添一点色彩呢?本人为此努力多年,也算是留下一点供后人研究的资料吧!
我在安徽蒙城看到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们,将地下发掘出来的零碎的古陶片补缀成一个个完整的精美的陶器,为之动情.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历史的材料和考古发掘的的新成果,将老子、庄子等等这些古代历史文化名人“补缀”得更完整一些,更清晰一些呢?不知当今会有同气相求者乎?!
这是与当代的“戏说派”是泾渭分明的.
然!
----通津履泰.
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历史的材料和考古发掘的的新成果,将老子、庄子等等这些古代历史文化名人“补缀”得更完整一些,更清晰一些呢?不知当今会有同气相求者乎?!
这是与当代的“戏说派”是泾渭分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