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的历史第10至22课题纲准确点~·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23:17:43
七年级下册的历史第10至22课题纲准确点~·谢七年级下册的历史第10至22课题纲准确点~·谢七年级下册的历史第10至22课题纲准确点~·谢第十课:经济重心南移宋代是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发达的时期,特别是江

七年级下册的历史第10至22课题纲准确点~·谢
七年级下册的历史第10至22课题纲
准确点~·谢

七年级下册的历史第10至22课题纲准确点~·谢
第十课:经济重心南移
宋代是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发达的时期,特别是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最为瞩目.农业方面:两宋时南方的耕作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开辟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粮食主要产地在江南.
一、南方农业发展
1、农业发展的表现:
①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苏州,湖州产量高.
②宋朝棉花的种植由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③杀数的栽培有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劈了茶园.
二、南方手工业兴旺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丝织业有很大发展,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3、制瓷业:
①南宋时江南成为制瓷业重心
②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③景德镇成为瓷都.
4、造船业: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
2、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四、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第十一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瓦子和节日
1、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衣:两宋时麻布是主要要布料,棉布逐渐多;着行业装;女服丰富多彩.
食:两宋时,北面食南米;北羊肉,南猪、鱼,烹饪技艺精湛;饮酒饮茶盛行;
住:两宋时,农民住茅屋,市民住瓦房;贵族官僚住园林式建筑;
行:两宋时,富人乘轿子、马车,百姓乘牛车、驴车,骑马、骡、驴.
城市生活:①东京人口过百万,“夜市”连“晓市”,有娱乐场所“瓦子”、舞台“勾栏”②临安:人口过百万;娱乐场所“瓦舍”多;摊点成行;茶馆.
2、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在宋代都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
第十二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二、元朝建立
1、忽必烈继汗位,他就是元世祖,于1271年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灭南宋.
2、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②新开通两条人工运河(会通河&通惠河)
③元首都大都商业繁荣
④对外往来频繁
3、元朝加强统治措施:
①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置行中省,简称“行省”.
②为了加强对西(百度)藏的统治,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西{百度}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③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的管辖.
三、民族融合
元朝民族融合的有一个高峰,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同时,汉族迁居到边疆;少数民族迁居到内地.
1、表现:①边疆各族迁入中原②契丹、女真和汉族融合③回族形成
2、作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3、讲
①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的重要时期.
②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回族开始形成.
③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十三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北宋时,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欧洲直到15世纪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400年.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
1、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2、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3、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第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著《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二、宋词和元曲
1、词是宋代主要文学形式,兴于唐繁盛于宋.
2、北宋苏轼开词豪放风格,是豪放派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3、两宋之际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4元朝戏剧发达,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三、绘画和书法
1、绘画:宋元绘画体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等方面
①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
②元朝画家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人称赵孟頫的作品为“神品”.
2、书法:宋元时期盛行行书.宋朝的黄庭坚、米芾、蔡襄和苏轼人称“宋四家”.元朝赵孟頫(fu)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加强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1368年初,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他就是明太祖.1368年秋,元朝灭亡.
2、明太祖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①废行省,设三司②废丞相,权分六部③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2)文化上: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为八股文.所以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影响:①它使科举考试更加规范化,考试更加标准公平②“八股文”形式呆板僵化,内容陈旧空洞,严重束缚考生的思想.)
3、历史影响: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避免内乱;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北平的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败建文帝,登上皇位,他就是明成祖.
2、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3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第十六课:中外交流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明朝前期我国国力强盛;能够制造远洋航行的海船
2、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3、经过:从1405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意义:
①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②促进了中国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③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击倭寇
1、背景:元末明初,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中后期海防松弛,倭寇严重威胁我国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经过:戚继光组建戚家军,荡平了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东南沿海倭患被平息.
3、戚继光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历史史册.
三、1553年,葡萄牙获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第十七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 清朝的建立与明朝的灭亡
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者农民起义军于1644年攻占了明的首都北京,明朝灭亡.
1、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16年);后金迁都盛京(今沈阳)
2、皇太极于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他就是清太宗.
3、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
2、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权集中于皇帝,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时期废除,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3、为加强君主专制,康熙、雍正、乾隆时大兴文字狱,从而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
第十八课:收丨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郑成功收丨复台湾
1、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出兵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丨复台湾.
2、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二、雅克萨之战
1、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2、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在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第十九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清朝对西丨藏的管理
1、①顺治帝册封五世达丨赖为“达丨赖喇丨嘛”,康熙帝册封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②此后,历代达丨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丨府的册封.(册封制度)
2、1727年,清政丨府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丨赖、班禅共同管理西丨藏.
3、达丨赖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丨府批准.
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①乾隆帝时平定新丨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在新丨疆设伊犁将军,并驻军加强对新丨疆地区的统治.
②康熙帝时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分裂祖国的叛乱,在外蒙古设立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对外蒙古的管辖.
三、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771年,土尔扈特在其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清朝疆域: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第二十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明朝后期引进的农作物品种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
2、手工业:明清时期,景德镇依旧是全国制瓷业的中心.
3、商业: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北京和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资本家,机工是早期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到了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生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1、 原因:
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③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丨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机自己的统治
2、经过: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严格限制开放通商口岸,后来只开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
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 影响:
①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者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清政丨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第二十一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一、建筑
1、明太祖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组成.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3、明末徐光启著《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第二十二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1 元末明初,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长篇小说.
3、明朝中期,吴承恩著《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4、清朝曹雪芹著《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二、戏剧
1、明朝后期,汤显祖著《牡丹亭》,有力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2、19世纪中期,在徽剧和汉调基础上产生了京剧.
三、书画艺术
1、书法:明朝董其昌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其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绘画:明末画家徐渭,善用泼墨.清朝“扬州八怪”.
补充:中国之最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2、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
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4、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开始于隋朝
5、火丨药最早应用于军事在唐末
6、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宋代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9、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的司南
10、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毕升
1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元朝
12、少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于元朝
13、我国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省级行政区划开始于元朝
14、世界上最早进行的远洋航行是郑和下西洋
15、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6、有中国古典小说颠峰之称的小说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17、修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长城是明长城
18、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故宫
19、中国近代化萌芽最早开始于明朝中后期

哪个版本的?这不是提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