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句子排序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3:21:16
如何做句子排序题如何做句子排序题如何做句子排序题摘要:,分四个步骤.第一步,根据文段所表现的内容,判断是哪类文段.第二步,根据相关的词语判断出文段所采用的具体顺序.第三步,根据文段的类型确定文段的首句

如何做句子排序题
如何做句子排序题

如何做句子排序题
摘要:,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文段所表现的内容,判断是哪类文段. 第二步,根据相关的词语判断出文段所采用的具体顺序. 第三步,根据文段的类型确定文段的首句. 第四步,把握关键词,逐句理清先后. 关键词:句子排序 文段类型 过渡衔接词 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93-99年用)第五册第二单元,在一篇“语言实际运用”小知识更新短文《连贯》.文中讲了如何做到连贯,其中有一条是“注意合理的句子顺序”,并安排了一道排序题练习. 如何做好这类题,教材中并未具体介绍.本人在《语文报》曾见过一篇《》的文章,文中只强调要抓住代词,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它并不完备.于是就这一问题,我不断探索、研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更具体的办法.主要是:不仅要掌握几种常见的文体知识(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还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及一些逻辑知识(推理),具体说来,我是分这四个步骤教学生做这类题的. 第一步,根据文段所表现的内容,判断是哪类文段. 按表达方式文段可分为叙述段、描写段、议论段、说明段. 不同的表达方式所表达的内容是不同的,叙述段用以写人记事,描写段主要描写景物,说明段用来介绍事物、原理,议论段通常对人对事进行议论评价,发表看法、见解. 表达方式不同,常用的顺序也各有特点.叙述段常用时间顺序,议论段通常是逻辑顺序,描写段往往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都有,说明段则三种都能用. 第二步,根据相关的词语判断出文段所采用的具体顺序. 若是有明显的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便是时间性顺序.并且,还要根据这些词语判断出是从古到今,还是由今到古,或是按事情发展的过程(起因、经过、结果). 若是有明显的表示空间方位或处所的词语,便是以空间顺序为主.还要根据其相关词语来判断具体的空间顺序: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远到近,由内到外等. 时间和空间顺序较易判断,判断逻辑顺序较难.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不好把握时,可用排除法;如果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便可判断可能是逻辑顺序.然后,还要根据表示逻辑顺序的相关词语(主要是连词)及其内容判断出文段采用的具体逻辑顺序:是总分,还是因果;是并列,还是递进;;是由浅入深,还是由一般到特殊. 第三步,根据文段的类型确定文段的首句. 文段的类型不同,首句的内容有不同的特点.若是说明段,首句往往提出或交代说明对象:什么事物或什么事理.若是议论段,首句或者提出论题(评价议论的对象),或者提出论点(对某一论题的观点看法;论题论点都有,一般论题在前,论点在后.若是叙述段,首句一般是交代事情的开端或起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由.描写段的首句也常常交代时间、地点或描写的对象. 第四步,把握关键词,逐句理清先后. 找到首句后,便可根据具体的顺序依次找出第二句、第三句,直至尾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住一些关键词——起过渡、衔接、呼应作用的词.主要指连词、代词或其他起连接作用的词语.通过弄清句中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可以找出与之紧密相连的上下句;通过句中的连词或起连接作用的词也可以找出与之内容相连的上下句. 以上所述,只是理论,下面就以教材上练习为例具体解释. 教材上的练习中让排列的句子是以下六句: A基础本来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智育. B这样理解“基础”,结果只能妨碍人才的成长. C但是,有的同学,甚至教师,对“基础”的理解往往偏于狭窄. D智育包括书本知识、非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诸种能力的培养,人们又往往只看到书本知识的学习. E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每个中学生都应该打好基础. F书本知识又包括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人们又往往只看到了教科书. 从文段表达的内容看,主要论述了“学生和老师对基础的理解过于狭窄”,属议论文段,所采用的顺序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而是逻辑顺序.具体是哪种逻辑顺序呢?从ADF三句中的“人们(又)往往只看到了”,可以看出,这三句是并列关系,都是论述“对基础的理解过于狭窄” 的,所以C句与ADF三句构成总分关系.再看B句中的“这样理解‘基础’”,“这样”又指代什么呢?根据“这样理解‘基础’”的结果可以推断“这样”指ADF三句.这三句又与B句构成分总关系,分析到这里可以判断,文段所采用的是总分总的逻辑顺序. 如何确定首句呢?从全文的内容来看,主要论述的是“对‘基础’的理解往往过于狭窄”,所以C句可以做为文段的中心论点,C句能做首句吗?看它开头的连词“但是”(表转折关系),便可知道它不能做首句,前边还有内容,这个内容便是论题.从转折关系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论题应该是E句,到这里可以确定充当论题的E句应该是首句. 接下来再根据总分的逻辑顺序和“但是”、 “往往”、“又”、“这样”这些关键词,应该可以判断出;F句应为首句,第二句是充当论点的C句,ADF三句作为论据放在中间,B句为尾句. 还有一个问题,中间三句怎么排?除了可以根据DF两句比A句多了“又”字而把A句入在前边外,DF两句的排列就需要用到除代词、连词以外其它关键词了.从F句句首的“书本知识”重复了D句句句尾的“书本知识”可以看出,D句放在F句前衔接得比较紧密.与这相似的情况还有,如D句句首的“智育”是紧接其上句A句句尾的重复的.象这几句重复的“智育”、“书本知识”为样的词,虽不是连词或代词,也能起到衔接上下文的作用,它们也可以称为关键词. 到此为止,该文段的正确顺序为EADFB. 再举一例:200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排序题,给介绍2008年奥运会奖牌的五个句子排序. A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B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科竞技场全景 C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D奖牌子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E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第一步,由题干中的信息或是文段的内容可判断为说明文段. 第二步,文段五句话,介绍了奖牌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正面、反面和挂钩.采用的是哪种顺序呢?从“正面”、“反面”来看,可以看做是空间顺序,但加上“挂钩”呢,算啥顺序呢?再者,“正面”、“反面”,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按一般常理,应先介绍“正面“,再介绍“反面”,然后才是其附属物“挂钩”.这是一种逻辑顺序,具体来说,是一种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也就是C在前,A在中间,D在后. 第三步,文段的首句的确定.说明对象已在题干中交代清楚,所以文段的首句就不再交代说明对象,而是先介绍的部分,即介绍正面的C句.那么B和E分别在哪句的后面呢?由“即”(就是,对前文词语的解释)和“玉璧”(A句句尾和E句句首同是这个词)两个关键词可以推断,B在C后,E在A后.至此,正确排序为CBAED. 通过举例,也许大家会对的四个步骤有了较清楚的理解,希望此文对大家有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