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08:52:09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现如今的中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他们的健康成长,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人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中学生物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生物学是反映生命的发生、发展、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我认为要在生物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要从三个方面来入手.
一、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德育渗透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但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德育的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这就容易造成教师忽略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渗透.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1、发掘教材中辩证统一的观点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辩证统一
通过对《组成细胞的元素》的学习,学生理解了细胞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由C、H、O、N等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些化学元素在无机界都能找到,这就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同时它们所含相同元素的含量又有很大区别,这又体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2、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知道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因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同时,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威胁.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既为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在课本中提到的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面对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曾说说:“外国人能做到达到,我们能做到,外国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这些成果展现了我国科学家的智慧,及为世界科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激励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3、思想品德教育
国家颁布的某些法律条文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其中的某些条文可结合有关生物知识讲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结合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知识的教学,可以进行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的教育.在生物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进行合作精神的教育.
4、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的教育
结合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以及渗透科学家片断事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勇于为科学献身精神的教育.通过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事例,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生态学观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这对提高公民素质有重要作用.讲述科学家认识真理的过程,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生物学包涵了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中渗透系统的观点,也是一种科学认识方法的教育.
二、引导探究,重点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随着学生年龄和智商的增长,他们个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的作用愈来愈大.教师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的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的更顺利,更有效.高中生物中有很多学生实验,大多数都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所谓探究,就是首先要面对实际问题,然后实事求是,并大胆作出假设,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探索研究.这个过程有利于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
生物学科具有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进行德育教育.
1、 野外实习和调查:要进行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的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庄稼、花草树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利用自然美景来美化学生心灵,进行审美观的教育.
2、参观访问:要教育学生树立群众观点,虚心学习当地群众的实践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优良品质,引导学生立志为家乡的经济发展献身.
3、栽培饲养:要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4、在“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纪念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进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教育方式.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书育人也并非一日之功.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逐渐渗透的原则,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智育、德育的双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