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课外文言文以及阅读求八篇课外文言文以及十篇课外阅读(包含题目,可不含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20:38:47
初二课外文言文以及阅读求八篇课外文言文以及十篇课外阅读(包含题目,可不含答案)初二课外文言文以及阅读求八篇课外文言文以及十篇课外阅读(包含题目,可不含答案)初二课外文言文以及阅读求八篇课外文言文以及十

初二课外文言文以及阅读求八篇课外文言文以及十篇课外阅读(包含题目,可不含答案)
初二课外文言文以及阅读
求八篇课外文言文以及十篇课外阅读(包含题目,可不含答案)

初二课外文言文以及阅读求八篇课外文言文以及十篇课外阅读(包含题目,可不含答案)
一)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⑴有一老父衣褐( ) ⑵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 ⑷良因怪之  ⑸谷年十有五( )
⑹是负义也( ) ⑺乃载祖归养(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良愕然,欲殴之 吾欲之南海 B. 捐祖于野 货恶其弃于地也
  C. 父以足受 汝何以收此凶具D. 直堕其履圯下 其一犬坐于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良殊大惊,随目之
  (2)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4.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4分)
  
5.读了甲、乙两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请写下来.(3分)
(二) 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1]嵌[2]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3]悬[4]激注.修木异竹,垂阴相荫[5].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6]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7]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8],俾[9]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10]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
[1]攲:倾斜.[2]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像张着口的样子.[3] 洄:水回漩而流.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4] 悬:水从高处流下来. [5] 荫:遮蔽. [6] 逸民退士:指隐居的人. [7] 置州:设置郡,作为州治.州,古时的行政区域. [8] 芜秽:杂草积土.[9] 俾:使.[10] :补助,增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
①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 ②悉皆怪石( )
③不可名状( ) ④修木异竹( )
⑤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 ⑥乃疏凿芜秽( )
⑦植松与桂( ) ⑧遂命之曰“右溪”( )
2.右溪的位置在哪?命名的原因是什么?(3分)
3.用文中原话回答问题.(6分)
①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
②文中如何叙述整治右溪的经过?
4.本文尽管着墨不多,却抓住了景物的基本特征,既有具体的描绘,又传示空间布局整体性的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环境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物象,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各具风格自成一趣.文中写三者的典型语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罢全文,你若进入“右溪游览会有怎样的感受?
(三)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rǎng) 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②”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选自《孟子》)
注释:①攘:窃取,偷. ②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道:此处指行为道德.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是非君子之道( ) (2)请损之 ( )
(3)以待来年然后已 ( ) (4)或告之曰( )
2.翻译:(2分)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3.这个故事启示我们(2分)

(四)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
  [注释]
  (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āun,遗忘.(4)[戒]警告.
  [练习]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孟子辍然中止( ) ②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处士笑而然之() 何有于我哉?(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 ②此:( )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六)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选文]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术( ) 过( ) 疵(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
  (3)多作自能见之( )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阅读提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七)墨池之上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1.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 ;[乙]文中董遇告诉从学者 . (3分)
  2.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 (4分)
  (1)a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被: b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2)a 或问“三余”之意 意: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 (4分)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4.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八)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选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成() 去( ) 方( ) 欲(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 (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
  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
  [阅读提示]
  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