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知识点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0:31:16
最重要的知识点有哪些最重要的知识点有哪些最重要的知识点有哪些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基本知识点一、选择填空(提示:特别注意下划线部分)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

最重要的知识点有哪些
最重要的知识点有哪些

最重要的知识点有哪些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基本知识点
一、选择填空(提示:特别注意下划线部分)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北京为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4、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方爆发内战,美国乘机发动侵朝战争.同时,美国派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5、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军.
6、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功臣和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和罗盛教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7、1953年7月,朝鲜和中国的代表同美方代表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8、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9、1950年冬,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对新解放区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10、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1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2、一届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大跃进”是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15、1960年,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6、社会主义建设中,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7、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8、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号召开展“文化大革命”,决定设立以陈伯达、江青为正副组长的中央文革小组.接着,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9、“一月革命”后,“文化大革命”进入全面夺权阶段.
2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人是刘少奇.
21、“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结束于1976年,其标志是粉碎“四人帮”.“文革”十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22、1976年“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23、1976年相继逝世的我国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有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
2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相基础.
25、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在农村改革日益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27、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28、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点.
29、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个体经济、民营经济蓬勃兴起.
30、1980年,我国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决定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1985年,国家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辟为经济开放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31、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会议批准我国为正式成员.
3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新时期的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护改革成果,切实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33、1982年颁布的新宪法,规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4、1986年我国颁发了《民法通则》,规定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事关系.《民法通则》规定了在一切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地位平等,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35、1979年我国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相当等三个基本原则.
36、1982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同时,制定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爱国统一战线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37、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现行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在改革中实行政企分开,同时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
39、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0、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1、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6位,综合国力大为提高.
4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4、1984年,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4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先后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46、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47、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后来,“一国两制”成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
48、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49、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建议和主张.
50、人民海军和空军建立于1949年.
51、1956年,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决策,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
52、6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武器及空间技术的国家.
53、196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创建.10月,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54、80年代以来,人民解放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5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国家实行义务兵役为主体的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56、195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57、1954年,周恩来出席了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国政府代表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亮相.
58、1955年4月,周恩来出席了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9、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
60、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1、我国现在已与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62、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著名科学家有钱学森、邓稼先等.
63、1960年11月,我国成功发射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1号”;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1984年,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被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64、袁隆平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5、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的应用从科学计算扩展到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经济管理、情报检索、人工智能等方面.“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了通途.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基本知识点
一、选择填空(提示:特别注意下划线部分)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北京为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

全部展开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基本知识点
一、选择填空(提示:特别注意下划线部分)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北京为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4、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方爆发内战,美国乘机发动侵朝战争。同时,美国派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5、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军。
6、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功臣和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和罗盛教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7、1953年7月,朝鲜和中国的代表同美方代表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8、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9、1950年冬,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对新解放区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10、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1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2、一届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大跃进”是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15、1960年,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6、社会主义建设中,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7、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8、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号召开展“文化大革命”,决定设立以陈伯达、江青为正副组长的中央文革小组。接着,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9、“一月革命”后,“文化大革命”进入全面夺权阶段。
2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人是刘少奇。
21、“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结束于1976年,其标志是粉碎“四人帮”。“文革”十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22、1976年“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23、1976年相继逝世的我国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有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
2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相基础。
25、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在农村改革日益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27、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28、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点。
29、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个体经济、民营经济蓬勃兴起。
30、1980年,我国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决定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1985年,国家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辟为经济开放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31、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会议批准我国为正式成员。
3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新时期的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护改革成果,切实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33、1982年颁布的新宪法,规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4、1986年我国颁发了《民法通则》,规定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事关系。《民法通则》规定了在一切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地位平等,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35、1979年我国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相当等三个基本原则。
36、1982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同时,制定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爱国统一战线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37、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现行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在改革中实行政企分开,同时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
39、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0、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1、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6位,综合国力大为提高。
4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4、1984年,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4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先后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46、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47、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后来,“一国两制”成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
48、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49、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建议和主张。
50、人民海军和空军建立于1949年。
51、1956年,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决策,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
52、6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武器及空间技术的国家。
53、196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创建。10月,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54、80年代以来,人民解放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5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国家实行义务兵役为主体的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56、195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57、1954年,周恩来出席了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国政府代表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亮相。
58、1955年4月,周恩来出席了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9、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
60、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1、我国现在已与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62、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著名科学家有钱学森、邓稼先等。
63、1960年11月,我国成功发射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1号”;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1984年,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被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64、袁隆平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5、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的应用从科学计算扩展到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经济管理、情报检索、人工智能等方面。“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了通途。

收起

历史重点提要
一、1949年10月—1956年底的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土地改革、西藏解放完成遗留革命任务。
2、54门礼炮代表参加第一届政协会的民族。人大根本目的是制宪。
3、解放方式与北平相同的是西藏,标志着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1959年进行民...

全部展开

历史重点提要
一、1949年10月—1956年底的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土地改革、西藏解放完成遗留革命任务。
2、54门礼炮代表参加第一届政协会的民族。人大根本目的是制宪。
3、解放方式与北平相同的是西藏,标志着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1959年进行民主改革,60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成为国家重要牧区。
4、1950年10月开始的抗美援朝,到了1953年以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为标志取得胜利,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
5、1950年,《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为标志,在新解放区展开了土地改革。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外取得胜利。结果确立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私),没有剥削。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1953年对农业改造的道路是走集体化,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创举是对工商业的赎买政策。
6、1953年实行的一五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目的是实现工业化,东北工业基地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向工业化迈进。
二、1956年-1966年的主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始于八大。
1、因果关系:1958年总路线 大跃进、农村公社化
(公共食堂,大炼钢铁) 严重经济困难 全面调整经济
2、初级阶段已有48年。八大最大成果是指出任务(实现工业化),最重要的是分析社会矛盾。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思想、组织、政治路线的转变)
1、1980年刘少奇案平反。两个凡是导致出现徘徊局面。思想大讨论“解放”的是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2、改革突破于农村:1978年,凤阳小岗村;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乡镇企业突起影响最深远。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1992年后推行公司、股份制。
3、画圈,80设点。(从广东、福建开始),深圳是窗口,海南最晚、最大。浦东是国际化经济、金融中心。最终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
4、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核心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思想路线核心是实事求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这是党史的转折,根本原因是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
5、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理论是十二大(1982)提出的;十三大提出的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总路线,和三步走战略;十四大的突破是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三中全会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四大形成了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