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 美苏 的 外交关系 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8 20:16:07
美日美苏的外交关系的美日美苏的外交关系的美日美苏的外交关系的美日:  美日同盟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大致以冷战结束后1996-1997年为分界线,权且称之为冷战期(前期)和后冷战期(后期).前期的关键词

美日 美苏 的 外交关系 的
美日 美苏 的 外交关系 的

美日 美苏 的 外交关系 的
美日:
  美日同盟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大致以冷战结束后1996-1997年为分界线,权且称之为冷战期(前期)和后冷战期(后期).前期的关键词是“美日安保”(即《美日安全保障条约》),“同盟”的提法虽已出现,但并不常用,语义也不同于后期;而后期,则是名副其实、如假包换的“同盟”时期.
  前期分两个阶段:从1951年到1960年为第一阶段,为“旧安保”时期;1960年以后,到1996年为“新安保”时期.对日本来说,1951年与《旧金山合约》同时签署并生效的《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虽然不能说是完全是由美国单方面强加的规约,但基本上是“被选择”的结果.可日本尽管是“被选择”,但却并不意味着完全被动,恰恰相反,“兴利除弊”,为我所用:一来它利用美主导的只与部分国家(实际上排除了“共产圈”国家)讲和所谓“片面媾和”,摆脱战时“敌国”身份,迅速实现了向国际社会的复归,为后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来,反手利用美国的“保护”,以让渡部分主权(冲绳基地)的最小代价换来世界第一强国的庇护,以极低的军费支出专注于经济发展,乃至在“第一阶段”便实现了从战后复兴到经济大国的跨越.不能不说,这种“被选择”的成功,恰恰体现了日本民族选择的智慧,当然也离不开吉田茂等战后日本第一代领导人的政治韬略.但是,在这个阶段,虽然也有美国战略转型的影子,但美日安保仍然是具有双重功能的约束,即在置日本于保护之下的同时,还有防止日本重新武装、江湖独走的一面.甚至到70年代初,美国谋求与中国接近的“越顶外交”时期,北京还对美领导人吐露过对美驻军冲绳感到“踏实”的心声.
  1960年,美国陷入冷战以来最深刻的危机(越南、古巴、柏林等),于是动议修改“旧安保”,“新安保”在把战略重心置于日本防卫的同时,强调“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第四条),面向以苏联为首的国际共产主义势力的同盟色彩被强化,乃至后来有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所谓要成为太平洋上“不沉的航母”的问题发言.“新安保”在日本,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反安保社会运动,深刻影响了战后日本主流意识形态的构成.岸信介内阁在国会强行表决通过,旋即下台.翌年,“柏林墙”竖立,柏林被一分为二,东西冷战升级.但纵然如此,“同盟”仍是一个禁忌的关键词,至少在日本来说,其政治正确性仍远未确立:1981年,刚刚结束访美在回国途中的专机上,首相铃木善幸就日美首脑会谈达成的新闻公报中出现的“同盟”表述问题,向同行的记者团小心翼翼地澄清说,所谓“同盟”,“并不带有军事的意味”,引发了美国内舆论的批判.
  真正旗帜鲜明、名正言顺地打出“同盟”,其实是后期的事情.冷战终结后,两国认识到“历史并未终结”的现实,尤其是1993年美朝军事冲突、1996年台海危机和1995年日本女生遭驻冲绳美军强暴等事件,使美日两国政府意识到,美日安保不仅不能瓦解,而且必须进一步强化.于是有了1996年桥本龙太郎首相访美,与克林顿总统达成归还冲绳普天间基地的共识,进而于翌年签署了美日同盟“新指针”(Guideline).至此,才有了我们今天话语中的“美日同盟”.连现在令日民主党政权头痛不已的普天间基地的迁移问题都是彼时惹的祸.
  美苏:
  第一时期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美国直到1933年才承认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元旦,美、苏、中、英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作战,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能够结成联盟.但是,战争结束后,美苏联盟破裂,转变为冷战和争霸.
  第二时期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美苏冷战,使美苏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使美苏在冷战中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第三时期
  5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和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开始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1956年召开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把“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策略,以缓和美苏紧张关系,寻求美苏共处合作,平起平坐,共同来主宰世界事务.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差距缩小,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都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有利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但是,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和科技强国,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战略使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50年代后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逐渐形成.
  第四时期
  美苏冷战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产阶级阵营的对抗;美苏争霸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过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美苏争霸则是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美苏冷战和争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在实质和结果上是一致的.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同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是苏联推行美苏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这一时期,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美苏太空争霸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这一时期的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9年同中国建交.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 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争霸结束:
  ,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 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