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30 10:43:40
英语翻译《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
英语翻译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
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易》曰:“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故同一御敌,而知其形与不知其形,利害相百焉;同一款敌,而知其情与不知其情,利害相百焉.古之驭外夷者,诹以敌形,形同几席;诹以敌情,情同寝馈.
然则执此书即可驭外夷乎?曰:唯唯,否否!此兵机也,非兵本也;有形之兵也,非无形之兵也.明臣有言:“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人心之积患如之何?非水,非火,非刃,非金,非沿海之奸民,非吸烟贩烟之莠民.故君子读《云汉》、《车攻》,先于《常武》、《江汉》,而知二《雅》诗人之所发愤;玩卦爻内外消息,而知大《易》作者之所忧患.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违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
英语翻译《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
《海画图志》60卷,是根据什么而作的?一是根据前任两广总督林则徐所翻译的西方人的《四洲志》,然后又根据我国历代的《史》、《志》,以及明朝以来的各种岛志,和近年来的西方地图、西人著述.将它们筛选考证,并加以贯串,经过了一番开辟荒芜的工作,可以说是开山劈路的一个创举!大抵说来,东南洋、西南洋的部分,比原书增加十分之八,大西洋、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比原书增加十分之六.以图为经,以表为纬,广泛地参考众人的意见并加以发挥.
这本书和从前人所作有关海外情况的书有什么不同?答:他们都是以中国人的观点谈论西方,这本书则是以西方人的观点谈论西方.这本书为何而作?答:为了借助西方人打击西方人而作,为了借助西方人和西方人讲和而作,为了学习西方人优良技术以制服西方人而作. 《易经》中说:“爱和憎互相冲突,就产生了吉凶;长远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有矛盾,就产生悔吝;真诚和虚伪互相激荡,就产生利害冲突.”因此,同样是抵抗敌人,知道敌人的情况和不知道敌人的情况,利害会相差一百倍;同样是与敌人讲和,而知道敌人的情况与不知道敌人的情况,利害也相差一百倍.古时候驾驭外国的人,向他询问敌人的形势,就好像是自己家中的茶几、席子一样熟悉;向他询问敌人的情况,就好像平常吃饭、睡觉一样的熟悉.
那么,有了这本书就可以驾驭外国吗?答:是的,但也不尽然.这本书是用来增加作战时战胜的机会的,但不是战争的根本;这是有形的战略,不是无形的战略.明代的大臣曾说过:“想要平定沿海的倭寇之乱,先要平定人心中累积的忧患.”人心中累积的忧患是什么?不是水,不是火,不是刀剑,不是火器,不是沿海的汉奸刁民,不是吸烟卖烟的不良国民,因此,君子读《诗经》时,先读“云汉”、“车攻”,再读“常武”、“江汉”,就可以明白大、小《雅》诗人所以发愤创作的原因;玩味《易经》各卦各爻的内外、消息,就可以明白《易经》作者的忧患意识.发愤和忧患,是天道由闭塞而变为亨通的原因,是人心告别蒙昧到达醒觉的原因,也是人才革除虚浮变为朴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