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共有多少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10:43:42
历史上共有多少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历史上共有多少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历史上共有多少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李政道: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前景李政道:1926年出生于上海.1957年与杨振宁共同

历史上共有多少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历史上共有多少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历史上共有多少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李政道: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前景 李政道:1926年出生于上海.1957年与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认为,取得科学成功的几个必要条件是:人才、方向、环境、时间.他说,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切条件,21世纪世界物理学的领袖人物将出现在中国. 回首20世纪,李政道认为20世纪物理发展可以简单归纳为:了解基本粒子就会了解大物质体的构造.而21世纪的物理学发展将是探求整体统一,物理与生物学和其他学科会有极紧密的关系.“在我看来, 21世纪物理学的前景是:激发真空;微观和宏观物理的结合;制造象宇宙开始的状态;了解暗物质;了解类星体的能源;了解CP不对称的原理.” 李政道说20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而21世纪微观和宏观应结合成一体.在整整一百年前,汤姆逊发现电子,从那以后影响了我们这个世纪的物理思想,即大的是由小的组成的,小的是由更小的组成的,找到了最基本的粒子就知道了最大的构造.这个思想不仅影响了物理学,还影响到本世纪生物学的发展,要知道生物学就应该研究生物的基因,知道基因就可能会知道生命.20世纪是越微小越好,我们觉得小是操纵一切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其实并不然.小的粒子,是在很广泛的真空里,而真空很复杂,是个凝聚态,是有构造的.微观粒子和宏观真空实际上是分不开的,这两个必须同时处理.就造计算机而言,是不是越小的就越好呢?可能21世纪的计算机要的是较大的,是个凝聚态单位,这里的信息才更多.21世纪如果把微观和宏观整体地联系起来,这不光是影响物理学,也许会影响到生命的发展. 杨振宁:把高质量的学生变成高质量人才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回顾20世纪科学的发展,杨振宁认为主要成就体现在3个方面:学会了控制电子的行动;发现了研究极小结构的方法;离开了地球引力实现了登月梦想. 展望21世纪,杨振宁认为中国将于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我这样说原因有四:一、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年轻一代,这是科技发展之首要前提.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也重视教育,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三、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四、中国内地、香港、台湾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杨振宁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几年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从那时就培育和积累了一大批基础人才.“中国人是有很高素质的.比如清华大学的生源就不比美国哈佛大学的差,但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把高质量的生源变成高质量的人才.”杨表示有信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科研条件的改善,继本世纪的华裔科学家之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必将于下个世纪在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本土出生、成长,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从现在算起,20年足够”. 丁肇中:中国人在科学上将会有许多重要贡献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祖籍中国山东.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最喜欢的诗是叶剑英的《攻关》:“攻关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丁很强调踏踏实实地做科学试验.在他看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倾向于理论研究而避免试验研究,尽管实验很苦,很枯燥,但是“自然科学理论是离不开试验基础的”. 与西方教育相比,丁肇中认为我们的现代教育要培养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启发诱导学生去独立思考,扩大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兴趣,帮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而不是围着分数转.考试能拿第一并不代表一切,因为考试是解决别人解决了的问题,而科学研究是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所认识的拿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几乎没有在学校考第一的,考倒数第一的倒有几位.” 对于中国的科技发展,丁肇中认为政府支持科学是中国的希望所在.“政府对于科学研究不仅要提供经费,还要体现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尊重和支持.中国科技现在取得的成绩除以中国的人口,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但我相信,在21世纪,中国人在科学上会有许多重要贡献.” 李远哲:好好教育下一代是最重要的议题 李远哲:1936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站在世纪之交的转折点上,回顾上一世纪的许多变化,李远哲认为:“在科学的飞速发展中,以‘微电子与通讯工业领头的新的产业革命’是令人瞩目的.另外就是整个世界的国际化.同时,我们也看到人类面对的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人口暴增、不同地区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人类活动带来的生态与环境的破坏等等已变成高度国际化的问题,也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的问题.”“其实,人类目前面临的许多问题是可以经由科学的研究与新技术的发展来解决的.在以后一二百年内我们将会看到高速发展中的生物技术,尤其是当生物技术对医药与农业的应用有了实质的进展后,对人类食物的供给与健康的维持将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李远哲说,21世纪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发展,对于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亚洲国家,这将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如果亚洲国家真要创造经济奇迹,也许要赶快投入科学的研究与高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也许是亚洲国家能创造奇迹的一个契机.” 李远哲认为,中国要走出一条自己的科技之路来,要在长远的政策和制度上下功夫.科学为生产服务是个好政策,但基础研究一定要做,决策者要有长远眼光,否则永远赶不上.对于获诺贝尔奖,李认为获不获奖并不重要,一个国家的科学建构是否良好,取决于是否有适合科学家生长的土壤. 李远哲呼吁,为了面对21世纪带给我们的挑战,好好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将是最重要的议题.“我们的年轻人需要知道更多的科学知识,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与民主训练,使他们有足够的竞争力.身为中国人的每一个青年,都应肩负勤奋努力把国家建设成世界强国的责任.作为学生,课内功课要搞好,课外的书更当看.有时一两本书就能改变你的人生态度,找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之路.一个学生在学校受教育,不能每天只是迷迷糊糊地做题,不能连思想的时间都没有,那样你的脑筋就会像垃圾桶一样装满垃圾,是没用的.” 李远哲同时认为年轻人应该受到重视.他说中国文化中的论资排辈,不鼓励年轻人向权威挑战的传统是不利于科学的.“只有年轻人发现了老人的错误,改正了,科学才会向前发展.” 朱棣文:对科学家们来说创新精神最重要 朱棣文:1948年出生于美国,祖籍中国江苏省.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到家里时,他的父母说:“身为父母,有子荣获诺贝尔奖,当然非常开心,更重要的是,他替中国人争了光.” 身为华人,也是受父母的影响,朱棣文始终关注中国的发展.他说,中国最宝贵的资产是人,中国人勤奋而善良.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很多优秀的传统.对中国而言,未来的发展走向是很重要的事.“我认为目前很多方面的发展都在往正确、好的方向走.对科学来说,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中国的学校过多强调学生的书本知识和过于频繁地进行书面考试,而激励学生创新精神不足.” 朱棣文介绍说,在美国的许多大学,中国学生都是最优秀的.他们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而这些方面美国学生要强很多,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成就.“包括我们的高校,也应多与企业接触.高校不应仅是传授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也应是哺育知识型企业的场所.美国好多高校的教授和学生就在公司兼职.” 朱棣文认为中国的建设不单是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重要的是要超越.中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国家应该给那些努力工作、出成果的人以奖励和晋升工资.这对年轻人有很大推动作用,可以促使他们多出成果,对国家也有利.对于大家关注的中国何时能获诺贝尔奖的问题,朱棣文说:“中国的年轻科学家首先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获诺贝尔奖的是很好的科学家,没获的可能是更好的科学家.不应为获奖而学科学,要对科学作贡献.” 面对21世纪,朱棣文说,中国科学家要想有所突破,第一要选择较新学科中有带领性、人家会跟着走的前沿课题.第二要瞄准代表新趋势、再向前走一步就可望有突破性进展的新技术.科技工作者要有广阔的视野,跨学科才有可能开创更新的领域. 崔琦:21世纪的物理学也会有革命性的突破 崔琦:1939年出生于中国河南,1998年获物理学奖. 21世纪的物理学也会有革命性的突破,不仅在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学方面,在凝聚态物理学方面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