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个反驳论证过程例子,逻辑学中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3:19:47
急求一个反驳论证过程例子,逻辑学中的
急求一个反驳论证过程例子,逻辑学中的
急求一个反驳论证过程例子,逻辑学中的
第一、破题——即深刻理解辩题的中心思想,剖析辩题反应的核心问题.破题是个方向性问题,一旦解错了,方向就错了,走的再快也是南辕北辙.
举个例子:某比赛,本人是评委,正方辩题是:专才比通才更适应社会.他们的立论基础是通才根本不存在.所以,一辩陈述就已经判定正方输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破题出问题了,辩题既然这么出,就已经给定一个假设:通才和专才是并列存在的.他们根本就没理解辩题,就盲目论证,论证的再充分、再严密也是没用的.
这里顺便谈谈辩题,辩题就是辩论一方的论点,一个好的辩题必须具备可辨性,双方都要有可辨的空间,二者非此即彼,矛盾冲突明显,并且没有学理和道德上的优劣之分,否则这就是一个烂辩题.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好的辩题,都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任何一个好的辩论员,都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绝不会反复纠缠于某个辩题.希望从辩论赛当中,探寻真理的人根本不明白辩论赛的真正目的.
第二、立论——即为了证明论点(本方观点)确立分论点,以支持本方观点.立论不能太少,否则根基不稳,独木难支;也不宜过多,否则战线太长,首尾难顾.一般3~4个较好,形成鼎足之势.
作为分论点,首先必须是无懈可击的,站得住脚的.分论点是为了支持观点的,分论点本身就漏洞百出,非但不能支持观点,还会成为负担,成为对方攻击的对象.
其次,分论点对于观点的支持,越直接越好.例如让你论证某个东西是鸡蛋,你的分论点是“它是圆的”,这就离题太远了,虽然也可以论证,但是太间接;如果你的分论点是“这东西是母鸡生的”,这就非常直接了.
第三、论证——即运用充分论据通过严密的推理证明观点的过程.论证要满足两个条件:
1、论据充分、有力;
2、论证过程逻辑严密;
先谈第一点“论据充分、有力”,我不知道你是大学还是中学,如果你学过写论文,应该知道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就是客观发生的事实情况,道理论据就是得到充分认可的理论观点,就辩论赛而言,可以包括:公理、善风良俗、名人名言、法律法规、本国政府观点,等等.“充分”就是要有一定的量,当然也不是越多越好,但也不能一棵树上吊死;更重要的是“有力”,什么是有力呢?直接——直截了当的证明了观点;权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权威部门或人物的观点,二是得到大众长期认可;
第二点“论证过程逻辑严密”,如果你们没学过逻辑学也没关系,由于辩论赛节奏紧凑,交锋激烈,对于逻辑的严密性要求并不高,也没有时间仔细推敲你的逻辑是否紧密.只要按照上述方式破题、立论、论证,不会出现明显的逻辑问题.新手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自相矛盾和假设论证,自相矛盾大多数情况都是由于辩论员之间思想不统一,准备不充分或者出现喜欢标新立异的“内鬼”,导致辩论员之间彼此矛盾,前后不一,假设论证则就是论证过程出现“如果……”、”可能……”、“假设……”、“要是……就……”,这样的词,即使在辩论过程中,也要尽量避免,
“说道‘如果’,整个巴黎都可以装进一个瓶子.”你假设出的情况,是什么都证明不了的.
充分的准备是赢得比赛的关键,当然,反复思辨的过程是异常痛苦的,有时候自己和自己打架,很容易有人格分裂的感觉,大量的寻找资料也是很繁琐的劳动,但是只要有耐心,一定能够有所收益,有所提高.
谈一点比赛当中的经验,也都是些本人的拙见,不知道是否可以有所助益.
第一、胜负的判定.评委一般会根据从论证和团队2个方面,判定胜负(当然我是说比较有辩论赛相关知识和经验的评委).论证方面:观点是否明确,论证是否严密,证明是否有力,论据是否充分,一句话,你是不是真正证明了你的观点的正确性.团队方面:辩论员是否配合默契、语言是否清晰流畅、仪态是否大方得体.
第二、辩论员.辩论赛是用语言做武器的战斗.但这并不是说选手可以撕破脸无所顾忌的拼杀,那是吵架,不是辩论.一个好的辩论员,不论胜败都会受到大家的尊重,这是辩论员的人格魅力而不是吵架本事.
作为辩论员,有一些禁忌必须遵守:
1-不能侮辱谩骂对方;
2-不能论及对方的隐私,学校辩论往往大家都认识,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3-决不能离开辩论席;
4-不能使用侮辱性手势,例如用手指指对方,新手自由辩论时,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需要指向对方,应该用类似“请”的动作,手掌并拢向对方伸一下即可;
5-尽量使用普通话,正规辩论赛中,方言除作为论据外,对方和评委都无视;
6-避免声嘶力竭,手舞足蹈,唾沫横飞等有损形象的情况.
第三、如何进行自由辩论.自由辩论是双方冲突最激烈的时刻,往往也是区分胜负的时刻,也是新手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刻,重点谈一下吧.
1-坚持观点,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新手一进入自由辩论阶段,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忘记本方论点,被对方牵着鼻子跑.不管是自由辩论还是陈述、问答,都是为了证明本方观点,驳斥对方观点,而且是以证明本方观点为主,千万不能忘记,对方一旦连续发问,就手足无措,就顾着应付对方的提问,就会非常被动了.
2-提问.自由辩论的问题大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如果你认为那些精彩的问题,都是选手的临场发挥,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些问题,都是赛前充分准备,认真推敲,精心组织出的问题,准备的时候首先要自己尝试回答,能力允许还要推测对方可能怎么回答,根据回答进一步发问.这样的问题,辩论双方都可以提出,如果你想不到,那是你还没找对路,这是由辩题的特点决定的(双方都有可辨性).提问,不能对方答了,就没事儿了,一定要继续进一步发问.发问的一方,往往占有主动权.对方如果回避不回答,就反复发问,同时别忘了说”第X次请教对方辩友,……” :p
3-回答.回答对方的提问,要如拨云见日,不被对方迷惑.看了上面一段,你应该会想到,对方精心准备的问题,必然很难回答,绝妙的问题甚至根本就是对方观点的论据,你一旦回答,就会反而证明对方.怎么办呢?首先要记住“证明本方观点才是第一要务”,回答的时候,也尽量使用本方的论证、论据,其次要拨云见日,从根子上找对方问题的毛病,最后,实在觉得难以回答,千万不要纠缠,顾左右而言他一下,对方再问,就说“我方已经很明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鉴于时间关系,不再重复.请问对方队友……”.当然,有水平的评委一看就知道你输了这一阵,但是辩论赛交锋,是不能计较一城一寨的得失的,最后胜利才是关键.
4-找错.揪出对方的漏洞,可能是辩论员最喜欢干的事情了,乐趣无穷,往往也能博得满堂彩:) 但是,一双敏锐的耳朵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就的,还需要不断练习.举几个常见的例子,逻辑错误:对方的论证过程不严密,前后矛盾,这就属于根本性错误了,揪出来就要一批到底,尤其是对方选手之间彼此矛盾.常识错误:对方犯了常识性错误,这就一定不能放过了,这里有一个精彩的例子: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上,剑桥大学选手提出“新加坡总统李光耀……”请对方解释,复旦大学的蒋昌建何许人也,立刻指出“李光耀是新加坡总理,而不是总统.”观众掌声四起,对方颜面扫地.
辩论赛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比赛,比赛中,辩论员还会使用诡辩、偷换概念、偷梁换柱、旁敲侧击、顾此言彼,等等很多方法,能够指出对方的伎俩,当然是大快人心的.但是,这些技巧往往都是临场应变,没那个队伍,比赛前就打算诡辩的吧,练就这些技巧,不是一日之功,找出这样的问题,当然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总而言之,通过参加辩论赛,以及平时的练习,辩论技巧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对个人的思辨能力和操控语言的能力也将有所助益.
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已经写了2个多钟头了,热~~~)
建议你们多看几场辩论赛,比赛录像要看,学习辩论方法;文字材料更要反复看,才能知道高手是怎么准备、怎么论证的.
实在写不动了,但是我帮助你们的心是热切的,嘻嘻~
最后具体说说你们的这个题目,班门弄斧提供一点思路,仅供参考.
正方:我们应该做自己应做的事情
反方:我们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因为你没说你们是正方还是反方,只做综合破题:
1、“我们”——这个词极为重要,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辩题说“我们”,没有说“人”,说明命题人给定了一个讨论的目标人群,而不是所有人,因此,只有在这个范围之内,才是合理的辩论,否则就是偏题.具体“我们”指什么,由楼主的身份而定;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假设楼主是中学生,反方举例“齐白石先生就是因为发展自己的爱好,放弃原本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成为一代国画宗师.”正方立刻可以反驳:“齐白石42岁才开始学画画,他还是中学生吗?他的情况根本不能论证本辩题.”:P
2、我们都知道“应该”与“喜欢”不是完全对立的,很多应该做事情,不一定你就不喜欢.就像睡觉,每个人都应该睡觉,基本大家也都挺喜欢睡觉的.所以,本辩题矛盾的焦点在于“应该但不喜欢”,“喜欢但不应该”这个范畴.如果对方举出灰色区域的例子,立刻反驳;同时,自己可以巧妙的利用中间区域,打擦边球,尤其是反方,因为本辩题很不平衡,反方非常不利.
3、就要说道这个辩题了.本命题本身就犯了严重的错误:太太太不严密;反方观点“我们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请注意“应”是什么意思?——应该!一方面说自己应该做喜欢事,又要反驳不应该做应该事,那你还“应该”做喜欢的事儿? 不严密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上面说的,2个观点有交集,违反了辩题“非此即彼”的原则. 不严密的第三个方面是“我们”,界定过于模糊.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我们是个什么东西?学生?男生?女生?中学生?大学生?男性?子女?搞不清楚.
充分说明,出题人极为业余,对于辩论不甚了解,或者根本不了解.只是很肤浅的拿一个自己关心的问题出题,从辩题反应的问题来看,推测最有可能的是老师,很可能是中学老师,并且出题人潜意识是支持正方的.
谈这个不是为了抨击出题人,而是希望楼主深入了解这个辩题,从而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另外,一方面回避辩题的漏洞,另一方面利用漏洞.
好了,实在写不动了 祝你们好运 说的不对的地方 请赐教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探讨,可以继续联系.
参考资料:累死人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