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作文加急!大约5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22:47:34
一事一议作文加急!大约500字左右
一事一议作文加急!大约500字左右
一事一议作文加急!大约500字左右
设计思路】
“一事一议”是学写议论文的一项基本训练.这里的“一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说法、一种现象、一篇文章、一部电影等等,甚至还可以指某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某个事件中的某个细节等等.这里的“一议”,是指从某一个角度集中阐述自己的某一点看法,要力求把这一点看法说明白、讲清楚,让人信服,使人接受,“一事一议”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个事件、某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某项材料表示自己的看法.
【导写过程】
一、要点梳理
1.基本写法.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2.基本结构:概括事实—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收束全文.“概括事实”和“提出论点”部分是文章的“引论”,要求缘事入笔,提出问题;“证明论点”部分是文章的“本论”部分,要求分析问题,加以论证,这一部分还可以加一部分联系实际的材料;“收束全文”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是解决问题部分.
3.写作技巧.
(1)分析好材料,找准论点.
投影出示一段材料:
爱因斯坦成名之后,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作客.国王按约定的时间派了宫廷小汽车去火车站接他.火车来了,司机却找不到爱因斯坦,便空车回去向国王报告,说教授没有来.可是半小时以后,爱因斯坦身穿沾满尘土的破雨衣,脚着一双旧皮鞋来了.原来是司机只看衣冠不认人,爱因斯坦便自己步行而来.
学生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论点:①爱因斯坦生活朴素;②只认衣冠不认人的通病;③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④爱因斯坦不摆名人架子,平易近人;⑤爱因斯坦专注于科学事业,在成名之后也不追求个人享受;⑥接站,尤其是接不认识的人,应该约好联系的方式,这样才不至于有国王司机的错误.比较几个论点,除⑥就事论事,把指导材料看得太一般化,③缺少个性,而且一味追求深刻,有点牵强附会外,其他几个论点都适应议论的需要.如根据①谈谈要成就一番事业,生活上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根据②可以谈谈以貌取人,以衣着取人,是庸俗而肤浅的;根据④可以谈谈一个真正有修养的学者是不会徒慕虚荣,计较小节的;根据⑤可以谈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要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造福于全人类而不追求个人享受.
(2)态度鲜明.对美好的事物,要作正面的肯定和表扬;对丑恶的事物,则要明确地表示否定和憎恶;对同学和朋友的不正确言行,如破坏环境、抄作业、过生日请客等现象,要有合情合理的分析和热忱的帮助.
(3)思维出新意.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可以挖掘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4)叙议结合,贵在明理.一般是开门见山,围绕论点概括地介绍要论证的事件、现象或材料;然后就事论理,提出自己的观点;再选用合适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论点.
(5)注意事与理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以叙代议.
二、例文印证
“作弊”一席谈
考试临近,班里几个无聊的家伙又在谈论着各种作弊绝招.虽然听后只是让人一笑了之,但它却证明了一个事实:“作弊”这个与考试似同胞兄弟的东西至今仍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很多学校中.
为什么每次考试都有人作弊呢?其实,这也不足为怪.作弊的人无非是想得高分,自己光彩,老师表扬,父母也高兴.也有一些人是迫不得已,怕考不好老师批,家长骂,棍棒加身,只好铤而走险,蒙混过关.考试作弊也叫“偷看”,在有些人看来这实在是件绝妙的事:平时痛痛快地玩儿,考试只要稍稍用些心计,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得高分.作弊的人只知用“假分数”来满足一个暂时的虚荣心,却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次小小的作弊虽不会使他变得十恶不赦,却在他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丑陋的种子.
且不说作弊被发现后,老师的失望,学校的处罚,还有其他同学的大眼、小眼,嗤之以鼻的态度;就算这次侥幸逃脱,你心里真就那么踏实吗?你能保证以后不会“东窗事发”吗?我曾记得,一个同学在他作弊后写下了自己这样的感受:“我一直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中,精神几近崩溃.我怕见父母,怕见老师,也怕见朋友.……我终于知道什么叫不堪回首了.”
是啊,没有什么比拥有坦荡的心灵更令人欣慰,没有什么比愧疚不安和失去他人的信任更让人痛苦的;用谎言换来的短暂虚荣终究是要破灭的.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说过:“在考试中作弊的学生也会在工作和婚姻中作弊.当诚实的优良品质在一个国家无处立足的时候,我们还能期望有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当你步入社会的时候,难道也要带上书本、纸条去作弊吗?骗老师、骗家长,到头来还不是骗自己呀!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学生作弊,固然不对,可这能仅仅怪学生吗?难道老师和家长就不该负一些责任吗?有些老师和家长,一味地把“分数”看作衡量一个学生的惟一标准.许多同学正是迫于这种压力才去作弊的.这难道不应引起老师和家长们的反思吗?
再次奉劝各位同学:与其考试时费尽心机,偷偷摸摸地搞“地下活动”,还不如平时踏踏实实地学习.“作弊”是一种麻醉剂,我们应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它.
学生对例文进行思考和讨论,印证前面概括的基本写法、基本结构及写作技巧,从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