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天主教的英文简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7:54:19
求天主教的英文简史…求天主教的英文简史…求天主教的英文简史…我国英语教育简史我国的英语教育始于清朝,至今已有近140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进步和世界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英语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求天主教的英文简史…
求天主教的英文简史…

求天主教的英文简史…
我国英语教育简史 我国的英语教育始于清朝,至今已有近140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进步和世界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英语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学和大学制定了英语教学大纲,有了较稳定的英语教材,师资培训和英语教学研究都有所加强.但从总体上讲,我国的英语教育还相当落后.本文从早期、清末、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个时期对英语教学的历史进行初步探讨,并对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予以浅析,希望能对广大的英语教育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1.中国的早期英语教育 19世纪60年代京师同文馆开办之前,中国没有正规的英语学校,英语教学只限于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而教会学校也只集中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等5个沿海通商口岸.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禁止洋人在中国传教,不许非经商洋人在广州久留.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尽管早在19世纪初就有美国传教士来到中国秘密传教,开办教会学校,但中国的教会学校在鸦片战争前没有得到发展.鸦片战争以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废除了禁止外国人在中国传教的规定,允许他们在通商口岸建造礼拜堂,并在中国国内解除“教禁”.自此,西方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竭力扩展在中国的传教活动.随着传教活动的发展,大批教会学校也先后建立起来.教会学校的教员多由英美人士担任,课程设置与当时社会上的私塾、义学相似,只是增加了读《圣经》及简单的算学,英语教学的课时及深浅程度各校不一.由于教会学校的教学规模极小,教学效果甚微,一般不被视为中国正规英语教育的开端. 京师同文馆是满清政府于1862年创办的第一所外语学校.该校的创办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政治背景.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迫与帝国主义列强发生政治、经济、文化匕的联系,外交事务骤然增加.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翻译人才,一与洋人会商,都要请洋人作翻译其中难免会有偏袒欺蒙之弊.因此,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极力主张兴办自己的学校,培养自己的翻译人才.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残酷事实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许多有识之士清楚地认识到: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学习“东洋”和“西洋”的先进科学技术;要学习洋人的科学技术就必须学习外语.因此,他们上书政府要求朝廷兴办自己的学校以培养外语人才.西方的传教士和商人为了发展自己的传教和通商事业,也希望在中国培养出一批懂外文的买办.使清政府最后下定决心兴办学校教授英语的是1858年签定的《中英天津条约》.该条约苛刻地规定:“自今以后,遇到有文辞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这一规定的实施,使满清政府认识到,兴办学校已迫在眉睫.京师同文馆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尽管它只是一所初等的外语学校,但却是中国英语教育史上学校正规英语教育的正式开端. 根据当时外交事务的需要,同文馆首开英文馆,继而增开法文馆、俄文馆.英文教师皆以重金从英美国家聘请.初期各馆只设两门课程:上午习汉文,下午习外文.后来,课程扩充到数学、地理、化学、天文等.京师同文馆自1862年创办至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历时40年.在这40年的办学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多少著名的翻译家和外交家,但这一时期的毕业生毕竟是我国自己培养出的第一批外语人才.他们在以后的英语教育和外交事务中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在京师同文馆的影响下,全国各地陆续兴办起一批新式学校.这些学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培养翻译人才为办学宗旨,如上海同文馆、广州同文馆、湖北自强学堂等;另一类以培养科技、军事人才为办学目的,如天津电报学堂、南京矿物学堂、山东烟台海军学堂、贵州武备学堂等等.当时绝大多数学校都选英语为主要或第一外语课.其他课程也全部用英语授课.历史证明,这两类学校对中国近代英语教育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能够体现中国早期英语教育的另一方面是派遣出国留学生.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有识之士就向政府提出向英国派遣留学生.这一提议得到了曾国落、李鸿章的赞许,为此他们两次上书清政府.1871年清政府终于决定派遗天资聪颖的幼童去美国留学.除了政府派遣的三批留学生外,各地新式学校也派遣自己的学生出国留学.这批留学生回国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他们被陆续起用,为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在中国早期的英语教育史上出现了教会学校、京师同文馆、送幼童出国留学等情况,但由于清政府闭关自守,排斥外来文化,致使中国早期的英语教育规模很小,效果甚微,而且长期处于被动落后的局面. 2.清朝末年的英语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封建王朝到了摇摇欲坠时期,国内形势日趋严峻.清政府在推广新学,加强学校教育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在清朝末年已出现了中等学堂和高等学堂的英语教育.同时,教会学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两件大事:一件是清政府迫于国内外的压力,于1905年宣布停止科举考试.另一件是清政府于1902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的中学12门课程中,外国文(实则英文)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至此,中国数千年来以“经义经训”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宣告结束,外国语等西学被正式列入法定的中学教育课程之中,《奏定学堂章程》实施后,除各州府原设学堂定为中学堂外,各省还着手办了一些初、中级学堂.在新旧教育体制交替时期,创办新学堂,开设新科目,实际上困难重重.最突出的问题是师资短缺.由于当时教习水平参差不齐,各校英语教学效果差异甚大,英语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中学堂采用的教材多数是由外国传教士编写的或直接从国外引进的.而1904年出版的由中国教育家伍光建编写的《帝国英文读本》曾被清朝学部列为最佳中学堂教科书.从总体看来,中学堂英文教材生词量大、内容难懂,学生学起来难度颇大. 有的专家认为,我国近代高等外语教育的历史应从1902年算起.这种算法的根据是基于以下两个历史事实.1902年10月14日,京师大学堂正式举行速成科招生考试.浅近英文及日文被列入八门课程之一.这可看作是我国高等公共外语教学的起点.同年,京师同文馆并人京师大学堂,改称翻译科.不久,翻译科又并入该校增设的译学馆.译学馆学制为5年,以研习英、俄、法、德、日语言文字为主,目的是培养一批精通外语的人才,从事外事、外文编撰工作.这可视为我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育的起点. 20世纪初,国内学习英文之风日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这一时期,英语教师已不象早期英语教学那样全由外籍教习充当,而出现了以严复、蔡元培、伍光建、汪荣宝为代表的中国教师,他们培养出一批有专长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但清政府对学校并无统一规划,各个学校各自为政,外语教学情况差异很大. 清朝末年,教会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教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除重视宗教教育外,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英语教学.课堂上,不仅外籍教师用英语授课,中国教师也要用英文授课.学校的一切布告、往来公函、会议发言一概用英文.英语已成为当时教会学校的基本教育语言.虽然,教会学校大力推广英语教学是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的重要步骤之一,但在客观上教会学校的确为中国培养出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专家,为中国近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中华民国时期的英语教育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新政府开始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进行改革.新成立的教育部取代了清政府的学部,令全国的学堂改称学校,而且禁用原有的教科书.民国时期的教育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建立了新的学制系统,英语教育体制也逐渐成型. 1922年1l月,民国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新学制参考了美国的学制系统,采用六、三、三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我国中学分初、高中自此时开始.“壬戌学制”曾规定改学年制为学分制,英语学分在初、高中均居首位,与国文并列或超过国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为适应抗战需要,教育部宣布初中英语改为选修课.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从而结束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然而,教育还未得到恢复和调整,解放战争就开始了,学校继续处于混乱之中.自1912年至1945年30余年间,民国政府接二连三地颁布学制,三番五次地改变课程设置.事实上,各地各类学校并没有完全执行,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解决课程设置等问题.政局多变、社会动荡、民生疾苦、教育盲目等原因,致使中国基础教育落后,教育发展缓慢,整个教育并无重大发展.但英语教育与历史上前两个时期相比,都有了较快的普及.此间中学教育的一个特点是:英语一直是最受重视的学科.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15-20%左右,成了仅次于国文的主要课程,每周少则4节,多则5-6节.这一时期的师资队伍比较雄厚,很多县立中学的英语课,由留学生担任,其中不少人拥有学士学位.在教学方面,由于受英美学制的影响,初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当时初中英语采用的几套有影响的教材,如《英语模范读本》(周越然编)《开明初中英语读本》(林语堂编)、《初中英语读本》(林汉达编),都很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进入高中阶段,教学则偏重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教材采用文选形式,内容多以欧美文学名著为主.除教材外,还出版了一系列字典词典,以1936年问世的《英语四用辞典》最为典型.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英语的普及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因而,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中学毕业生英语水平还是理想的. 中华民国于1912年成立之后,遂令清末学制中的高等学堂改称专门学校.专门学校共分十类,外国语专门学校为其中之一.外专学校从中学毕业生中招生,学制为预科1年,本科3年或4年,语种以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日语5种为主,但很少有5种外语齐全的学校.教育部于1913年颁布的《大学规程》一度为英文学专业类规定的11种科目为:1.英国文学;2.英国文学史;3.英国史;4.文学概念;5.中国文学史;6.希腊文学史;7.罗马文学史;8.近世欧洲文学史;9.言语学概论;10.哲学概论;11.美学概论.民国时期高等学校的英语师资队伍较强,教学和科研水平相当高.当今为人熟知的英语界教授学者朱光潜、陈嘉、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王佐良、许国璋、李赋宁等就是当时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代表人物.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政府公派的留学生远远多于自费留学生.1933年,政府颁布国外留学规程,对自费留学的政策放宽,并取消了以前的种种限制.这样一来,出国留学人数迅速增长,而且出现了一种与民国初期截然相反的现象:自费留学生比例远远超过公费生.据资料统计,1929-1938年10年间,计有留学生7786人,平均每年770余人.全部7786名留学生中,公费生不足800人.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全国统一抗战,出国留学也深受影响.民国期间的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间题:如政府忙于战争,不顾留学事业;学生所习学科缺乏全盘计划;政府在安排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时,重学位而忽视真才实学.实际上,有些留学生的高等学位是以种种欺骗手段获得的,本为庸才,却能高居要职,享受高薪.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过于看中留学学位,留学与不留学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相差悬殊,致使大家不顾一切,千方百计地出国去混学位.其结果是,归国留学生鱼龙混杂、良秀不齐. 综观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从整体上来看,其发展是缓慢的.但英语教育在这种反常的国内外气候中,却得到了畸形地发展.英语教育一直处于压倒一切的地位,大学英语教育尤其如此.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学质量也相当不错.为中国的英语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4.新中国的英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教育受到了应有的重视,英语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以往相比,这一时期的外语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办学规模大,教学质量高,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展迅速.建国后,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各个时期英语教育的发展各不相同,发展速度也快慢不一.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外语教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俄语热”时期、英语“复兴”时期、“文革”时期和英语繁荣昌盛时期. 4. 1“俄语热”时期(1949-1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英语教育处于勉强维持阶段,教材与教法和建国前并无多大变化,但教育目的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求外语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国家建设和人民事业服务.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各行各业迅速兴起了向苏联学习的高潮.为了培养俄文干部,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俄语教育备受重视,一股俄语学习的热潮随之兴起.另一方面,自1952年开始,国内就掀起了一场批判亲美、崇美、恐美的群众运动.这一运动直接给英语教育罩上了一层阴影.人们认为,学习敌人的语言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因此,英语逐渐从课堂上消失了.至1954年,从中学到大学,俄语几乎成为唯一的外国语.1955年,英语教育有了转机.人们逐渐认识到,排斥英语和其他外语的做法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为了国家的科学发展,中国人不仅需要俄语,更需要国际通用的英语.因此,在中学逐渐恢复了英语课.但是,学校的教学方法受苏联的影响根深蒂固:重视语法教学,忽视语言实践.当时全国的学校全部实行苏联的教学原则,该原则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即众所周知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专业英语教育也受到极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尚有50余所高校设立了英语系科,但经过1952年至1953年的两次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大合并之后,全国高校只剩下9个英语教学点,英语教学走向低潮.1956年,周总理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间题讨论会上指出:“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的规划,我们必须为发展科学研究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必须扩大外国语的教学,并且扩大外国重要书籍的翻译工作.”直到这时,高校英语及其他语言专业才开始有了新的发展.至1956年年底,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数量又回升到23所. 大学英语是指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英语课.建国初期称普通英语,后改称公共英语.自1986年11月,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更名为大学外语研究会后,才被称作大学英语.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及专业英语一样,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建国初期,全国统一开设俄语,大学英语根本没有地位可言,更谈不上大学英语教育了. 4. 2英语“复兴”时期(1958---1966) 这是一个英语教育大发展、大变化的时期.当时,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给教育特别是外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学受到普遍的重视.1958年的教育改革,对传统的外语教育冲击很大.在英语教学方面,由于人们对使用的俄式教材和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满意,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普遍要求改进甚至淘汰所使用的教材,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于是,以改革课程设置、编写教材、更新教学设备为重点的教改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60年,一套崭新的“革新教材”在上海编写出版,并为此而设计了听、说领先法.这是听、说技巧首次在中国英语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196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方案》(草案),规定了编写英语课本的进程.方案的显著特点之一是,主张课本应包含有关英语国家的风俗,包含更多的寓言、简短故事、神话及原版作品的选段.1962年,英语被正式列为高考科目,《全日制中学英语》课本得以在当年出版.自1958年至1966年近十年中,尽管有一系列的政治运动的影响,中学外语教学始终受到重视,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专业英语教育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1957年至1966年,是俄语教学规模缩小,英、德、法、日语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的时期.1964年10月,教育部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制订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学校教育中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学习英语的人数要大量增加.”根据纲要精神,高校纷纷增设英语科系,全国还新建和扩建了10多所外语院校.到1966年3月,全国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已达到了74所.高校英语教师的人数也从1957年的1015人增加到1965年的4621人. 4. 3“文革”时期(1966-1977)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英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停课闹革命”运动使全国学生到各地去串联,致使全国教育一片混乱,已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英语于1969年重新出现在课程表上时,已经面目全非了.课本中的英语已不再是英语本族语,而是汉语式的英译文;教材的编写也不再是以语言理论或教学法规为依据,而是以领导的指示为准绳.大学专业英语教育同样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大学从1966年至1970年停止招生,致使“文革”后的一段时间内外语人才青黄不接.1971年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部分高校恢复招生.但由于四人帮极“左”思潮的影响,学校中盛行“不学ABC,照样闹革命”,根本谈不上教学质量.总而言之,十年“文革”期间,中国的英语教育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这一时期的英语教育不但没有发展,还较前一时期有明显的滑坡. 4. 4英语教育繁荣昌盛时期(1977-) 1977年以来,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学英语教育开始蓬勃发展起来,1978年,外语再次被定为升学的必考科目.这一时期,教材不断更新,质量不断提高.出版发行了第四套中学通用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是,中学低年级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高年级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它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打破了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原则,这在中学教材编写上是一个重要突破.进入80年代以后,全国范围内的中学英语教育研究空前活跃起来.各地中学学习世界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探索,努力改变以往教学生“重知识、轻技能”的做法,积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了领导和配合英语教育研究,各省市自1979年以来纷纷成立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中小学教学研究会也于1981年11月在京正式成立.随着教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各地还编辑了一些以中小学师生为主要读者的外语报刊,如《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学英语园地》、《中小学外语》、《中学生英语》、《英语画刊》等.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上海学生英文报》.这些报刊杂志对我国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1978年改革高考制度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外语教育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英语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新局面.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日益完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大批出版,科学研究工作蓬勃开展,硕果累累,英语教学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质量得到迅速提高.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教材是:广州外语学院李筱菊主编的《功能交际英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