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感人事例,这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示?思想品德的,可以参考七年级上册的书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8 21:56:25
古人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感人事例,这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示?思想品德的,可以参考七年级上册的书本!
古人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感人事例,这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示?
思想品德的,可以参考七年级上册的书本!
古人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感人事例,这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示?思想品德的,可以参考七年级上册的书本!
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同时我们要刻苦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
我找到了一份试卷附在下面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座号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你也许在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点孤单.这时,最好的选择应该是 ( )
A、课余时间去找小学同学玩,对不认识的同学敬而远之
B、主动向新同学介绍自己,尽快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之中
C、能沉默时则保持沉默,等待新的同学主动来找自己玩
D、时刻保持警惕,提防同学取笑,不让同学伤害到自己
2、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 )
A、面对环境的变化人类要去适应它 B、面对环境的变化人类要去改变它
C、面对环境的变化人类要去回避它 D、面对环境的变化人类要去珍惜它
3、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有很多新鲜事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去感受.下面几种心态中不可取的是( )
A、看到新的学校,我觉得自己又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B、看到新奇的实验仪器,我感到科学在向我们招手
C、看到新的同学和老师,我相信又会多一批良师益友
D、看到厚厚的教材,我觉得学习肯定很苦很累,前途渺茫
4、爱默生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这说明我们在新同学面前( )
A、要表现宽容 B、要同喜同悲
C、要主动热情 D、要相互尊重
5、“友谊是天地间最可贵的东西,深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安慰.”邹韬奋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相聚在新的班级,我们应该团结友爱 ②同学之间应该建立亲密无间的友谊 ③深挚的友谊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④我们进入七年级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深挚的友谊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彩虹的美丽在于他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 ( )
A、我们有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 B、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
C、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特长 D、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7、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班集体中 ( )
A、只要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 B、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C、只要努力学习,不要做其它事 D、要明荣知耻,是非分明
8、但丁说:“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很矮的小树.但要是它长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颗大树.”这就告诉我们 ①白松不是一种优良树种,不能适应各种环境 ②个人离不开集体,良好的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 ③只有在良好的集体中,个人才能茁壮成长 ④土地与白松、集体与个人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关系(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到了新的班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式尽快地和同学认识,并结成好朋友,比如说 ①主动作自我介绍 ②主动了解和帮助同学 ③只与有相同爱好的同学相互交流 ④建议班集体开展一些小组互助活动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在班级篮球比赛中,个人的单打独斗难以取胜,如果注重整体协防,配合进攻,这样更容易赢得比赛,这说明 ①班集体中不能有个人才能的发挥与表现 ②一个人应该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服从于整体需要 ③班集体的成功需要成员的密切配合 ④各个成员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能大大提高班集体的整体能力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11、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求学期间曾游荡、赌博、醉生梦死,考试成绩不合格而留级.但不久他大梦初醒,认识到自己的放荡行为很不应该,便以虔诚悔过的态度罗列出自己的八大罪状:缺乏毅力;欺骗自己;轻浮;不谦逊;脾气暴躁;生活放纵;缺乏主见;缺乏反省.他还将上述八大罪状记入日记,以此自戒.托尔斯泰的学习也因此有了很大进步,后来,他终于成为全球闻名的大文豪.这一事例表明,决定人的学习成绩,甚至影响人一生前途和命运的主要是( )
A、学习习惯 B、学习方法 C、时间观念 D、学习态度
12、下列对新的中学生活认识正确的是 ( )
A、学习单调、负担过重 B、要积极适应,勇敢迎接挑战
C、新同学多,不便合作 D、太多的功课使学习不能专注
13、困难时,会感到学习太苦了;当自己经过刻苦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时,会获得一种成功的快乐.”小琛的这段日记说明 ( )
A、学习是无法放弃的 B、学习是苦不堪言的
C、学习是十分快乐的 D、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14、在2005年6月《大河报》举行的高考状元学习座谈会上,几位高考状元强调,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有没有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就是要求我们做学习的管理者.对于初中生来说,做学习的管理者,应注意 ( ) ①学会自主学习 ②提高学习效率 ③科学安排时间 ④经常加班加点 ⑤减轻课业负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5、学习效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那么你有哪些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呢?( )
(1)课前认真预习,了解教师讲课的重点;(2)多做课外辅导资料;(3)上课专心听讲,解决掌握知识难点;(4)课后复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A、(1)(2)(3) B(2)(3)(4) C(1)(2)(4) D(1)(3)(4)
16、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告诉我们
A、学习要注重积累 B、学习节奏各有快慢
C、学习不能靠记忆 D、学习方式各有特点
17、培根有句名言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成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①学习有利于完善、提高自我 ②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 ③只要多读书就一定能够成才 ④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小敏、小刚、小明是同班同学.小敏喜欢通过阅读来学习,小刚觉得听别人讲更容易学到知识,而小明觉得自己动手的事情更容易记住.这说明( )
A、小敏、小明比小刚要聪明得多 B、老师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
C、小敏、小刚、小明的性格各异 D、他们的学习方式各有特点
19、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句话告诉我( )
A、早晨的时间是最宝贵的,我们应该特别珍惜
B、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勉励自己和他人
C、应当抓住学习的宝贵时间,时光是不等人的
D、时光不可能倒流,青少年时期应该玩够玩好
20、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启示我们( )
A、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探索世界的奥秘
B、人都要学会登高山、临深溪等探险活动
C、每个人都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现代理念
D、登高山、临深溪才能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解答题(60分)
21、有一个班集体学习氛围很好.口语优异的英语课代表每天为同学们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酷爱文学的语文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选取“每日一句”;数学特好的数学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准备“每日一题”;思品课代表则每天准时为同学们播报“每日要闻”……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期末班级评比中,该班以明显优势赢得了“优秀班级”称号.
(1)这段材料体现了该班什么特点?(3分)
(2)进入中学以后,我们都有了自己新的班集体.请你说说,我们应如何创造一个优秀的新集体?(6分)
22、小华在小学时,是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可是进入初中后,随着科目增多,小华感到时间不够用,成绩有很大的滑坡,他父母很着急,小华也是忧心忡忡.
(1)你认为造成小华忧心忡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3分)
(2)面对忧心忡忡的小华,你准备怎样来劝导他?(6分)
23、一天,小鹰、小鸭和小鹿在小河边发现了一箱水果,它们决定把这箱水果拖到动物俱乐部去.于是,各自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水果箱上,一头系在自己身上.小鹰想从天上飞过去,就用力往天上拉;小鸭子想从水里游到目的地,就往水里拉;小鹿则想走大路,就往大路上拉.结果是水果箱一动也不动.
请你想一想:
(1)水果箱一动也不动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这一实例对于我们创建优秀班级有何启示?(5分)
24、进入初中,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很快适应了初中学习新的特点,而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那么你通常对“学习”是如何理解的?是享受,是痛苦,还是……说说理由.(6分)
25、升入中学,我既兴奋又紧张,一切对我而言都是崭新的,新校园、新同学、新老师……看到周围一张张生动陌生的脸,我真想和他们交朋友.但每当看到同学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时候,我又感到自己很孤独.我比较内向,不善言词,不敢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为什么他们不主动和我说话呢?我为什么不能融入到他们之中呢?(摘自一个中学生的日记)
(1)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你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吗?(3分)
(2)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你是怎么做的?(4分)
(3)请你帮日记的主人出出主意,该怎样走出孤独的困境?(5分)
26、进入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为了引导同学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班主任决定召开一次以“学先贤事迹,做学习主人”的主题班会.
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同学:
(1)请你对那些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的同学的行为作出评析(4分)
(2)古人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感人事例,这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示?(4分)
(3)请你再收集一些劝学的格言或勤奋苦读的事例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4分)
(4)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缩小差距,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A 3D 4C 5A 6B 7B 8C 9D 10C 11D 12B
13D 14A 15C 16A 17B 18D 19C 20A
二、问答题
21、⑴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⑵创建新集体、优秀的集体,需要全体同学与老师一道共同努力:要确立共同的目标,作为前进的动力;要每个同学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要班级成员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使每个人能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22、(1)做事太拖拉,常常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动手,事情越积越多;制定的目标不切实际,不能实现就心烦意乱;从来不制定学习计划,做事太随意,顾首不顾尾;不习惯花点时间去衡量哪些任务需要优先处理(2)寻找自己落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的时候,多注重效率的提高,科学地安排时间;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成绩就一定会提高.
23、(1)没有团结合作.(2)团结协作才能把事情办好.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每一位同学都要做班级的主人,要和同学们团结协作、互相前行.
24、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25、(略)
26、(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青少年的学习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作为青少年学生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将来能更好的报效祖国和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的行为是没有很好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表现,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2)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把握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刻苦学习,提升自我.(3)格言: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为学须及早,人生容易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事例:匡衡凿壁偷光;范仲淹“啖粥”苦读等.(4)要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使自己有前进的不竭动力;要向学习好的同学看齐,并能虚心地向他们请教;要增强自己的自律意识,专心致志地学习;要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并切实执行,做学习的管理者.
对我们的启示无非是让我们珍惜时间来认真学习!
希望答案您还满意
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
形容用功读书.发奋图强.
一.头悬梁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
全部展开
对我们的启示无非是让我们珍惜时间来认真学习!
希望答案您还满意
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
形容用功读书.发奋图强.
一.头悬梁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粱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二.锥刺股
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它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当时有一个人.叫苏秦.他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因为六国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有时候都刺出血了.但是这样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公元前333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的人物.
后人也根据苏秦[锥刺股"的典故引出了.
收起
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个人理解是要爱惜光阴,刻苦学习,和三字经里面的,赵中令,读鲁论。波既仕,学且勤,能够呼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