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是怎样形成的?它以前是被称作琉球还是夷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6 08:20:01
台湾岛是怎样形成的?它以前是被称作琉球还是夷州?
台湾岛是怎样形成的?
它以前是被称作琉球还是夷州?
台湾岛是怎样形成的?它以前是被称作琉球还是夷州?
台湾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岛.关于台湾岛的形成,在地质学界有不同的看
法.
一种看法认为,台湾是东亚岛弧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形成与东亚岛弧的
形成、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东亚岛弧即指东亚大陆架与太平洋西部
海沟之间的岛弧,包括干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及其附近小
岛、菲律宾群岛等.东亚岛弧的形成,是以东亚褶皱山系的出现为标志.而
东亚褶皱山系的出现则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在地壳运动中,东亚大陆架
一方面受到来自大陆方向的强大挤压力,另一方面又受到巨大而坚硬的太平
洋地块的阻抗,于是在它前沿形成了一系列按东北——西南方向排列的山
脉,那就是东亚褶皱山系,当它露出海面时,便构成了东亚岛弧.单就台湾
讲,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产生褶皱、隆降而奠定台湾地质的基础.
这大约是在地质年代的中生代的三迭纪的事,距今差不多2亿年.此后
在很长时间里,这里又为海水所淹没,直到新生代早第三纪的始新世即距今
约4000万年时,地球上最近的一次造山运动即喜马拉雅运动,使台湾及其
附近小岛再受到造山运动的影响,又发生多次的地壳运动,台湾大部分地区
因受挤压褶皱而上升,大约在新生代晚第三纪的中新世即距今1000到2000
万年时,又重新被海水淹没,只有高耸的中央山脉突露出海面,后来长期在
山脉的两侧,集起大量的沉积物.
接着在地质年代新生代晚第三纪的上新世即距今200到300万年前,造
山运动又再剧烈进行,中央山脉再度挤压上升,其两侧也褶皱成山,显露出
海面,那就是中央山脉东的台东山脉西的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终形成了
台湾的现代地形.因为越是靠近太平洋,受到太平洋地块的阻抗越大,褶皱
山脉的山势越高耸,所以台湾的地势比起它的内陆的福建等都来得高峻;也
就因此,即使台湾岛本身,也是东边比西边陡峭.
另一种看法是,台湾地层与大陆属于同一结构,在地质年代新生代的第
四纪前即距今100万年前后,它本是大陆的一部分,同大陆连接在一起,最
多是一个半岛.第四纪后因地层变动,局部陆地下沉,出现了台湾海峡,使
台湾成了海岛.持这种看法的人还指出,即使出现了海峡,澎湖列岛南部同
福建陆地之间,直到5400年前,还有一条经过台湾礁的陆地联系着,而澎
湖与台湾的陆地联系则一直维持到距今6200年前.
有人还从研究台湾的史前文化来证明上述见解的正确性.人们在台东长
滨乡八仙洞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那里出土的石制品有6000余件,
都与祖国大陆(特别是南部地区)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无论在制作
技术上或基本类型上,都没有多大的差别.有人发现,从高雄县凤鼻头一带
发掘出的史前时期的彩陶和黑陶,与大陆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黑陶非
常相似,还有人在台北县淡水镇八里乡八盆坎地方发掘的青铜制成的两翼式
箭头,经切片化验,发现它的冶铸方法是大陆殷商时代的.
此外,人们在淡水河流域还发现,那里出土的赤褐的粗砂陶器与福建金
门县出土的黑色和红色的陶器在刻纹等方面很相近,可能属于同一类型.这
些自然只能从两边曾是以陆相连中来说明.支持这种看法的人,还从台湾古
代动物化石来证明有人在台湾西部发现许多大型哺乳类——如象、犀牛、野
牛、野鹿、剑虎等的化石,说明早在距今100万年左右有大批动物,从大陆
别地移到原属大陆的台湾.也有考察野生植物后指出,台地野生植物和大陆
上的野生植物相比,多是大同小异的,大多相同相近或近缘.据统计,台湾
洋齿类以上的野生植物达3800多种,其中有1000种(占28%)与大陆完全
相同,等等.
把上述两种看法概括一下可以看出,不管那种都指出台湾是由地壳运动
而出现的.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地质年代新生代的第四纪以前台湾同
大陆分开的,第四纪以后有过合在一起的时候.这因为,第四纪更新世前期
即距今100万年左右,由于地壳上升的变动和地球上气候变冷的影响,沿海
地区出现了陆地面积扩大的情况,那时候台湾海峡的海水可能几乎退干,成
了陆地,于是出现了台湾同大陆连成一片的局面.后来到了更新世后期,地
球上气候转暖,海水上升,陆地减少,台湾海峡又再出现,台湾同大陆又隔
开了.以后又再相连、相隔.如此经过了多次反复.自然相隔的时间很长,
而相连的时间也不很短.台地的大型哺乳动物就是在两地相连时从大陆别地
进入台湾的;人类史前文化,也是在两地相连时一部分人从大陆带进台湾
的.
三说各有道理,何说为是,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
雅园玉道
www.yayuanyudao.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 23:58:05编辑过]
这么专业?好厉害,这种帖子也能找到!
以下是引用sy在2005-1-12 19:30:43的发言:
好厉害,这种帖子也能找到!
是在书上找到的.
都是雅园藏书的内容.
台湾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台湾自古是我国的领土,东汉称夷州,隋时改称流求,明代又称北港、东番.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光绪十一年(1876年)改建为台湾省.“台湾”一词最早见于官方文献的是明崇祯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从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然后“台湾”这一名称由何而来?它的含义又是什么?学术界仍持不同看法.
有人说“台湾”是古代神话传说“岱屿”和“员峤”首字联名“岱员”转变而来的;也有人说“台湾”是因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台风而得名;还有人说“台湾”原作“埋冤” ,后因其词不祥才改称为“台湾”的.意即“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为天气所虐,居者辄病死,不得归,故以埋冤名之,志惨也.其后以埋冤不祥,乃改今名”(连横《台湾通史•开辟纪》).更多的人则主张“台湾”来源于陈第所著《东番记》中的“大员”,周婴《远游编》中的“台员”和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的“大湾” . “台湾”则由“大员” 、“台员” 、“大湾”等或因语音相同转译,或以当地部落名称谓转化而来的.《辞海》大员条: “本为当地平埔族社名,闽南人用闽南语言汉译为大员,一作大圆,又作大湾,至明末崇祯年间始写作台湾.”
谭其骧等在《我国省区名称的来源》一文台湾省条中说:16世纪时有“大员”之称,本指今台南安平镇附近一带,是当地高山族部落名的译音.进入17世纪“大员”又改写成台湾.其时荷兰侵略者在该地所筑的热兰遮(Zeelandia)城,华人即称之为台湾城.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全岛后,“台湾”所指扩大至今台南市一带.清初建立台湾府,从此台湾一名所指地域扩大为包括整个岛屿(《复旦学报》增刊1980年历史地理专辑).周维衍在《台湾历史地理中几个问题》一文中说:“‘大员’可能是闽南人民根据土著番族的称谓译成的,所指地区是台南市及其附近安平一带.这地方的海湾就称‘大员湾’或简称‘大员’.”清徐怀祖《台湾随笔》:“台湾于古无考,惟明季莆田周婴著《远游编》,载东番记一篇称台湾为台员.”周说“一般人都认为台湾的名称由此而来.其实,真正得名应该是陈第所记的‘大员’,从‘大员’、 ‘大员湾’转化成台湾” (1978年10月号《历史研究》).郑友渻说:“明代称‘台员’或‘台湾’.叫‘台湾’这个名字是明代万历间(1573 1620年)才开始的.有的称它为‘鸡笼’,那是因为基隆港外有个基隆屿,岛屿形如鸡笼浮水,取此得名.台湾地方语言近似闽南话,闽南话中的‘员’与‘湾’同音.”(《台湾一名的由来》载《南方日报》1984年3月18日).陈正祥说台湾“很可能由‘大湾’转变而成”,又说“当初在台湾西南部沿海有一支名称与台湾二字同音的先住民存在,故外来者即以其族名称其地”(《台湾地志》上册1959年台北出版).此外,成书早于《东番记》的《日本一鉴》的作者郑舜功,他在该书《穷河话梅》和《桴海图经》两册中,都把台湾称作“大惠”.
吴壮达则认为:“大惠”与《东番记》的“大员”所指是同一对象,并与后来在其它文献中出现的“台员”和“大湾”两名所指也都相同.“台湾”一名,早期或称“大惠”,或称“大员”,或称“大湾”,都是对同一地理对象的名称从闽南方音转化.其所以用字不同,当是由于初时本无通行写法,只是各文作者依照各自不同的闻见或传言,参与己意写成,才有上述各种不同的差异.他从安平古海湾“大湾”的陆化论证“台湾”一名由来于“大湾”.而“台湾”名称是在荷兰人侵占台湾后于1630年在“大湾”、的西岸建成热兰遮堡(FortZeelandia),据康熙《台湾县志》所筑城堡“制若崇台”,“台湾”的“台”与“湾”两字联称的含义才成立.其后又在“大湾”东岸另建普罗文萨堡(Fort Provintia).直到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后,改热兰遮为安平,普罗文萨为承天府.从此以后, “台湾”一名才被人们采用为“大湾”的代替.道光重刻本康熙《台湾县志》亦云:“荷兰设市于此,筑砖城,制若崇台,其海滨沙环水曲曰湾,又泊舟处概谓之湾,此台湾所由名也.”英国人托玛斯·休兹(Thomas Hughes)即把“台湾”一词译成terracedbay(高台处之海湾).邵秦不同意“台湾”名称来源于荷兰人在台湾海湾处“修城筑台”的说法,认为“台湾名称闽音称谓大员、台员、大湾等,在荷兰人侵占前早已存在.”又说“在修台筑城之前,荷兰人也随着中国人称安平为‘大员”’.也不同意“台湾”之称是由来源于大海湾的“大湾”一名转化而来的.她认为陈第《东番记》并未记成大湾而写成大员.周婴在《远游编》中的东番一篇将台湾记成“台员”,而“大员”和“台员”在字义上不能表示出大的海湾之意.她同意“台湾”是由来于原安平地方有一个土著台窝湾族,以其族名称其地.据调查确认台南城东的大湾庄为台窝湾族原住地.“大湾”即“台窝湾”的同音异字.(见日人伊能嘉矩《台湾蕃政志》及《台湾文化志》、币原坦《台湾名称论》,译文见《台湾省通志馆馆刊》李苍降译1948年版;台湾学者高贤治《台湾三百年史》,台湾众文图书公司1978年版),邵认为:由台窝湾民族的发音转化而来的说法,是目前唯一能够解释中国文献及荷兰文献的根据.荷兰文献“对安平一带有时写成Tayovoan(台窝湾),有时写成Tyovon(梯窝湾)、Teijoan(大员)、Toyouan(台员)等.中荷两国的两种不同民族语言对该地称呼基本一致的记载,雄辩地证明了关于台湾名称最早来源的出处,即与台湾西南安平一带土著台窝族名称有关”.(《“台湾”名称由来考略》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2期)
关于“台湾”名称的由来,目前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近几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积极研究探讨这个问题,或许不久将来能揭开这个谜.
雅园玉道
www.yayuanyudao.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 23:58:53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danilo在2005-1-12 20:15:48的发言:
都是雅园藏书的内容.
你不会是说gxj_1020 照着书一字字打的吧?打死你我也不信呢!除非雅园给他工资让他干这活~
以下是引用sy在2005-1-12 20:42:14的发言:
你不会是说gxj_1020 照着书一字字打的吧?打死你我也不信呢!除非雅园给他工资让他干这活~
以下是引用gxj_1020在2005-1-12 20:46:08的发言:
脸红什么?DAO版说这些内容是藏书上的呀,应该不是电子版吧?
以下是引用sy在2005-1-12 20:56:17的发言:
脸红什么?DAO版说这些内容是藏书上的呀,应该不是电子版吧?
当然不是电子版的,不过一字字的打我也没这个能耐啦
这些文章是从书上扫描下来,然后通过软件辨识的.我只是负责校对和排版,然后上传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