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发现的问题:难道诸葛亮不如水镜先生司马徽?儿子看三国,发现水镜先生一听便知徐庶母亲手书召人必为伪书.而诸葛亮先知道此事,却提也没提,原书徐庶之言是:“庶本欲事刘豫州,奈老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5 04:40:17
儿子发现的问题:难道诸葛亮不如水镜先生司马徽?儿子看三国,发现水镜先生一听便知徐庶母亲手书召人必为伪书.而诸葛亮先知道此事,却提也没提,原书徐庶之言是:“庶本欲事刘豫州,奈老母
儿子发现的问题:难道诸葛亮不如水镜先生司马徽?
儿子看三国,发现水镜先生一听便知徐庶母亲手书召人必为伪书.而诸葛亮先知道此事,却提也没提,原书徐庶之言是:“庶本欲事刘豫州,奈老母为曹操所囚,驰书来召,只得舍之而往.临行时,将公荐与玄德.玄德即日将来奉谒,望公勿推阻,即展平生之大才以辅之,幸甚!”并且后一回有: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 、颍川石广元 、汝南孟公威 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按说这么明显诸葛亮应该一眼看穿徐母手书真伪,不知道为何三国中未说出来.反正后来让水镜先生一语道破,莫非是作者失误,抑或是说明诸葛亮不想出山气度过小?令人费解,请有识之士谈谈.
不过你主意是为了说为描写“司马徽再荐名士”这一内容,但如此一来何不把原作中***:孔明问其来意.庶曰:“庶本欲事刘豫州,奈老母为曹操所囚,驰书来召,只得舍之而往.临行时,将公荐与玄德.玄德即日将来奉谒,望公勿推阻,即展平生之大才以辅之,幸甚!”***把"驰书来召"四字去掉岂不妥当?如按你意此四字更成一大败笔了.
儿子发现的问题:难道诸葛亮不如水镜先生司马徽?儿子看三国,发现水镜先生一听便知徐庶母亲手书召人必为伪书.而诸葛亮先知道此事,却提也没提,原书徐庶之言是:“庶本欲事刘豫州,奈老母
我试言之
是否可以理解为作者(指罗贯中)写作的目的不同,都是表现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的需要.
前者,“且说徐庶既别玄德,感其留恋之情,恐孔明不肯出山辅之,遂乘马直至卧龙冈下,入草庐见孔明.孔明问其来意.庶曰:“庶本欲事刘豫州,奈老母为曹操所囚,驰书来召,只得舍之而往.临行时,将公荐与玄德.玄德即日将来奉谒,望公勿推阻,即展平生之大才以辅之,幸甚!”孔明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庶羞惭而退,上马趱程,赴许昌见母.”
作者写作这一段的目的并非为了突出上述的那一句,而是为了表现徐庶对刘备的忠诚与尽心竭力,不但“回马荐诸葛”在前,还“恐孔明不肯出山辅之,遂乘马直至卧龙冈下”,所关注的上述那句我想纯属罗贯中一笔带过,只是推动情节而已.而对诸葛亮,作者此时还不急于从正面表现他的智慧,而是隐居的淡泊名利,为什么这样说?看上文,徐庶临走前把诸葛亮介绍给了刘备,照理诸葛亮该感谢至少没理由生气,但看诸葛亮“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语气很重,你难道把我当做祭祀用的牲畜吗!而徐庶也“羞惭而退”,是以证明前言.
后者,“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视之,乃司马徽也.玄德大喜,请入后堂高坐,拜问曰:“备自别仙颜,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徽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似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徽曰:“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惊问其故,徽曰:“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玄德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比之.”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众皆愕然.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玄德叹曰:“真隐居贤士也!”
作者写作这一段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描写“司马徽再荐名士”这一内容
首先,司马徽为什么会来找刘备?要知道司马徽是隐居的贤士,闲云野鹤惯了的.原因交代了,是因为司马徽“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司马徽是诸葛亮的老师,徐庶和诸葛亮是好友,一定程度上和司马徽应该也是师徒关系或者至少很熟识了.所以这些都是推动剧情必写的,罗贯中不得不写,包括后面刘备自然要回答,什么什么原因,徐庶被叫去了,而为了交代故事情节,罗贯中也把这个情节顺便让司马徽作为讲述人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也就是“徐庶是被骗去的”这么一个情节.
而司马徽此处真正出现的作用,并非上述,上述只是承上启下而已,真正作用是我开头说的“司马徽再荐名士”,也就是后文,所以随即引出刘备说徐庶推荐的诸葛亮怎么样啊?然后司马徽又对诸葛亮进行一番夸赞,也就更加坚定了刘备后面“三顾茅庐”的行动,推动故事的情节的发生.
这是我的看法
补充说一句,令郎读书如此细心,真是难得,只是这里可能是曲解了作者的意思.我也很喜欢“三国”,所以希望以后有这方面的问题,能试着和我探讨,我也很愿意解答或者受教
愚直之言,不知可以为然否?
怎么说呢……要是按我说法可能这也并不是重点,无非描述这么一个事实罢了,确实是“徐母”“驰书来召”,要说败笔,没那么夸张……呵呵,或者你可以和罗贯中老人家商量商量,让他去掉?哈哈!
说败笔就夸张了,我觉得还是坚持我的上述观点,这是第一种假设吧
第二种,作者败笔也不无可能……但我觉得就上述而言应该算是无心之过了,罗贯中书中确有硬伤,例如张飞,字益德,演义误为“翼德”,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还有你说的“诸葛亮不想出山气度过小”……看不太懂,我想作者不会如此抹黑诸葛亮吧,且此为演义
若按正史说,徐庶曾有一段时间和诸葛亮同事刘备的,但当阳之战中,徐母被曹军略去了,所以徐庶不得不投靠曹操,这才去的曹营.当然,这是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