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孝敬感人的现代故事 500字以上看清楚,500字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2:06:59
求孝敬感人的现代故事500字以上看清楚,500字以上.求孝敬感人的现代故事500字以上看清楚,500字以上.求孝敬感人的现代故事500字以上看清楚,500字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听我爸爸说过

求孝敬感人的现代故事 500字以上看清楚,500字以上.
求孝敬感人的现代故事 500字以上
看清楚,500字以上.

求孝敬感人的现代故事 500字以上看清楚,500字以上.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听我爸爸说过一个孝敬父母的事例.
  那个人大概跟我爸年纪差不多,在一个什么乡还是县的当干部,老家在乡下,离工作单位很远.骑自行车要半天到一天的工夫.
  这个人每周周末都会骑自行车回老家,不管刮风下雨.回了老家就往炕头上一坐,点根烟,听他老母亲唠叨、说话.老太太七八十岁了,口齿也不太清楚,而且关心的都是些小农琐事,还有家里的狗跑出去了,昨天摘了筐黄瓜卖了,家里鸡不下蛋等等.他就那么听着,偶尔应两声.
  跟那人在城里的工作和他的阅历相比,这些事情毫无意义,如果放在美国人身上,肯定会恼了.但那人一点都不烦,尽管他也不喜欢听.他就是坐在炕头上,听他妈唠叨半天,就为陪着他妈.因为他知道他妈想他,喜欢经常能看见他;他妈也知道他儿子理解他.
  就这样,年复一年.那人用最简单的方法尽自己的孝心.娘儿俩往炕头上一坐,就开始聊.一个说,一个听,简单而悠闲.这比任何华丽词藻所堆积出来的孝道都感人,因为它能静静的沁到人们的心里去.
  她一直在做学生———尹惠玲(女,53岁,西安市革命公园退休职工)
  今年53岁的尹惠玲,30年如一日照顾婆婆.退休之后,本身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但为了照顾老人,还是在做好儿媳妇的同时,努力的去学习再学习,当个年龄最大、涉猎最杂的好“学生”.只要与老人生活相关的,她都认真听认真记,多方查询了解有关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科学的生活常识,老人的饭菜更是时常翻新……由于她体贴入微的照料,年过10
  8岁的婆婆陈凤英老人现在依然身体硬朗,五代同堂的大家庭亲密而和睦,成为社区街坊的佳话.
  家中三代都夸她———赵满玲(女,43岁,阎良区荆山路小学教师)
  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十佳好媳妇”的赵满玲,今年又被评为“十佳孝顺儿女”,笑脸之后是操劳照顾一家三代的辛苦.婆婆早年患病在床,为方便照顾,她将公婆接到学校宿舍和自己一起住,课间周末,尽量抽空陪伴.不但照顾老人,家中的三个小叔也要她照顾,三弟媳妇身患绝症,家中的洗衣做饭、照看孩子,就都由她来接过……这个多次被评为学校、区级优秀教师的好园丁,在家里,三代都夸她.
  丈夫在外甭操心公婆———张新利(女,44岁,蓝田县蓝天关镇新寨村四组村民)
  1983年,张新利嫁到新寨村杨家,家庭情况不好,丈夫想多赚点钱又不敢外出打工:公公患有脑血栓病,婆婆又双目失明.“你走吧,我一定把公婆照顾好.”丈夫这一出去就是半年甚至一年,屋里屋外就她一人忙活,她给完全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喂饭、洗衣、擦身、按摩、端屎端尿,直到公公安详去世,送葬那天,邻里兄长为她披红全村人无不称赞.对双目失明的婆婆,她从此更细心照料,为老人买来收音机、秦腔录音带,晚上和老人睡在一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梁丽莉(女,45岁,灞桥区灞桥街办敬老院工作人员)
  梁丽莉的孝顺儿女称号,是众多老人一起推荐的,她是很多老人共同的好儿女.敬老院的老人中90%患有瘫痪、尿失禁、脑血栓后遗症等疾病,80多岁的黄志杰老人,偏瘫多年,经常大便不畅,看到老人痛苦的样子,她多次给老人抠屎,老人不好意思的对她说:闺女,难为你了,这是俺亲儿女都难做到的事啊!在灞桥街办敬老院工作的6年里,敬老院的老人来来往往,每个都把她当成了亲女儿,不仅如此,她还义务赡养了农村五保户和社会孤寡老人13人……
  给儿女做个好榜样———孙翠琴(女,54岁,高陵县通远镇火箭村村民)
  “我这十几年的命,都是儿媳妇给的.”孙翠琴的婆婆这样说.1989年,73岁的婆婆脑血栓落下后遗症,医生断言这个年纪的人最多活两三年.孙翠琴一声不吭,要从病魔手里夺回婆婆:一日三餐,家里的口味完全是婆婆的喜好;怕婆婆得褥疮,她三天两头给老人换洗,邻村的娘家她却难得去一次.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已出嫁的孙女给老人送来了收音机和磁带,在外打工的孙子买回彩电时也要叮嘱:这是给奶奶买的……
  大嫂的儿女唤她“妈妈”———康秀梅(女,48岁,户县甘河镇北板村村民)
  公婆对她满意的挑不出毛病,家里同辈也是伸出大拇指.几年前,大嫂在医院生产时难产去世,留下一个六岁的女儿和嗷嗷待哺的婴儿,此时康秀梅的女儿也在襁褓中未断奶,但她二话没说,将两个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用本该属于女儿的乳汁哺育侄儿,几年后,大哥再婚,但两个孩子却怎么也不肯回去,他们只认康秀梅这一个“妈”,而康秀梅也再一次用母亲的胸怀接纳了他们……
  婆婆好了她却病了———张玲如(女,57岁,西安市东仓门社区工作人员)
  18年前,张玲如的婆婆患脑血栓进了医院,丈夫在外地工作,一双儿女上学读书,医院家里两头跑.婆婆病情稳定回到家后,婆婆的理发、洗头洗脚洗澡换衣,剪指甲修脚,全由她一个人来干,十八年来,一直行动不便的婆婆并没有邋遢的病态,邻居都夸老人家精神头越来越好,85岁的婆婆如今已能基本自理.而她却累的颈椎有了毛病,手腕也常常疼的碗都端不动……
  白发儿子感动继母———马世俭(男,70岁,华山社区退休职工)
  马世俭是这次评选出的孝顺儿女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今年已70岁,头发也有些花白了.父亲去世后,对继母一直很尊敬的他,每天三趟饭、两趟水,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整整送了四年,早晚还要来问候、陪老人聊聊.2001年,马世俭把身体越来越不好的老人接到家中,老人经常头疼昏迷,偶尔清醒时,嘴里说不清,手指着满头白发的孝顺儿子,只是止不住流泪.
  两家老人一起住———王桂华(女,54岁,昆仑一分厂退休职工)
  脾气不好的婆婆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又脑中风造成半瘫,行走艰难.两边跑的王桂华太累了,索性将两个老人都请到自己的家里,一起照顾,老亲家互相聊天也可以解闷.但这样却苦了王桂华,不是母亲头疼,就是婆婆尿失禁,做饭要做双份,帮着婆婆洗头洗澡,还要帮助母亲揉腿脚活血、室内活动……病情好转的老人连自己的家都不愿意回了,“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不走了,跟定你了”.
  残疾儿子医术敬老———张焕茹(男,45岁,西安市长安东大卫生所工作)
  张焕茹是参加十佳孝顺儿女表彰大会时,惟一一位需要人搀扶的.“这样的儿子怎么孝顺父母啊?”很多人见了他就会这样想.确实,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的他,因不能从体力上照顾父母而惭愧.父亲瘫痪后,一次从炕上翻落下来,他使尽全身力气也没能把父亲扶上炕,父子抱头痛哭.但他一身医术,从1974年起便在村合作医疗站工作,所以经常给父母针灸、按摩、熬汤药,希望为父母减轻痛苦.村里的老人看病,不收诊断费、挂号费、注射费、敷药费,1995年,300多名老人联名送来“存赤子心、献敬老情”的牌匾…